徐世雄
摘要:黨支部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社會基層單位的政治核心。企業所處地位重要,企業黨建標準要求更高、更嚴。要堅持改革創新的精神,著力構建企業黨支部工作科學體系,推動企業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關鍵詞: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黨建
一、加強黨支部建設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建黨原則,包含中央、地方、基層三大嚴密的組織體系,其中,黨的基層組織即黨支部是確保黨治國安邦、管黨治黨的基礎,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組織保證。
在社會各個領域中都有黨支部的身影,雖然處在其中的黨支部的工作方法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是黨在基層社會中的戰斗堡壘,肩負著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使命。
黨員是黨支部的肌體細胞,黨支部是黨員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基本載體。長期以來,大批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為黨注入了新鮮血液,黨員通過加入黨組織參與黨內組織生活,接受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黨支部堅強有力,對提升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著重要意義。
二、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是提高黨支部建設的關鍵所在。首先,共產黨員要講政治,必須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其次,堅持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的組織生活基本制度。最后,加強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營造和諧氣氛,增強黨員榮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在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同時,不斷提升黨員對黨支部的認同度。
三、肩負起新時代黨支部的歷史使命
抓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使每名黨員參加黨的組織活動,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黨支部要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宣傳要入腦入心,使黨的宣傳活動適合基層社會的實際情況;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首先要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緊密圍繞黨和國家決策部署開展教育,進一步增強黨員落實中央部署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引導廣大群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做好“四個自我”,將群眾需求作為黨支部工作的原動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四、創新支部工作機制,為企業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要充分發揮制度的科學、長效、規范作用,不斷健全完善企業支部工作制度,為企業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工作責任機制。建立企業黨支部工作責任制,明確企業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的職責和責任內容,特別是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企業黨支部和每位黨員根據各自崗位職責,對工作目標任務、擬辦實事好事等公開向上級黨組織和黨員群眾作出承諾,并切實抓好落實。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著眼于實現企業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建立企業黨支部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細化考核評價內容,逐項量化,實行百分制考核,努力把黨建工作的“軟指標”變成“硬任務”,推動企業黨支部工作實現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三是建立教育培訓機制。針對企業黨支部書記和委員流動性較大、變動較頻繁的實際,企業黨委要定期舉辦企業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就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企業黨支部的職責任務、黨支部工作方法等開展教育培訓,一般應保證每年輪訓一次,支部書記、委員調整后要及時進行培訓或輔導;適時組織企業黨支部工作論壇、經驗交流、現場觀摩等活動,以問題為導向,用典型引路,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四是建立表彰激勵機制。積極開展評先推優活動,采取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每年評選先進黨支部、紅旗黨支部、優秀黨支部書記等先進集體和個人,采取流動紅旗(獎牌)等形式,大張旗鼓地表彰先進;同時,評比表彰情況作為對企業黨支部、黨務干部業績評定的依據,作為推薦提拔使用的依據,有效激發企業黨支部建功立業、爭創一流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推動企業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五、強化企業內部職工隊伍建設
對于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而言,其承擔著提高企業內部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重任;肩負著為企業現代化發展和企業文化建設輸送“四有”職工的重要責任。國有企業黨支部標準化建設要緊緊圍繞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工作,在企業內部全面貫徹落實思政工作責任制度,從而不斷提升企業內部職工的工作態度、思想覺悟、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自身的發展運營提供一批高質高效的人才梯隊。具體而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抓好黨支部對職工的思政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工作,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措施、有成效。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三觀,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精神,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第二,積極推廣并深入推進“學習型企業”這一職工培訓模式。通過定期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職工技術培訓、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知識競賽等活動,全面提升企業內部職工的整體素質。第三,注重宣傳工作。圍繞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技術創新、體制改革、質量安全等內容,做好宣傳工作,在企業內部營造“高效率、高質量、有活力”的文化氛圍。第四,做好群團工作建設。一方面,要從法律層面保障內部群團具備的權利,支持群團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要強化對群團工作的監督,每半年或每季度聽取群團組織負責人的述職報告,加強基層黨組織對內部群團組織的引導能力和協調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海峰.黨的政治建設與中國政治發展[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9,13(05):90-102.
[2]劉亞洲.建設新時期標準化黨支部方法初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12):128-129.
[3]李百翔.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初探[J].農業發展與金融,2018(04):104-106.
[4]田建濤:關于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的探討和研究[J].中國電業,2017(24).
[5]潘曉麗,黃萍.國企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的實踐與研究[J].企業文明,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