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
摘要:做好企業扶貧幫困工作,有助于良好的職工文化的形成。本文就當下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針對新形勢下電力公司黨建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困難地區,切實做好扶貧幫困工作。推動電力公司的文化建設,提高黨建綜合素質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
黨員作為國有企業日常工作中的中堅力量,在公司中起著模范帶頭作用。管理者要深刻認識到黨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行動措施,切實做好扶貧幫困工作。通過對幫扶項目的不斷探究,將黨建工作與幫扶對象相結合,真正做到基層黨建工作與公司形象的雙提升。
一、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工作中的常見問題
目前,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工作一般停留于資金救助,這種方式僅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沒有改變貧困地區的經濟實質,無法做到扶貧幫困工作的可持續化發展。同時,缺乏與相關部門及政府機構的有效溝通,缺乏對扶貧幫困工作的認知,援助資金使用情況不夠透明。
部分電力公司雖然看重幫扶工作,但沒有相關指導經驗,無法切實滿足貧困地區人民的根本需求。使得扶貧脫困工作流于形式,幫扶效果不夠明顯。長此以往,貧困地區人民失去了對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工作的信心,不再跟隨政府領導,導致扶貧幫困工作的效果不明顯[1]。
二、電力公司黨建做好扶貧幫困工作的途徑分析
(一)健全管理體制
一個健全的扶貧體制能夠切實幫助電力公司黨建做好扶貧幫困工作,嚴格按照各部門相關政策,積極落實扶貧幫困工作。培養工作人員認識到扶貧幫困工作的重要性,切實開展相關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項日?;A工作,強化組織領導作用,設置不同的專業工作小組,并配以小組長,分批次有紀律進行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任務,打好扶貧幫困攻堅戰。
將電力公司黨建制度與扶貧幫困工作相融合,加強與地方黨支部的合作,通過志愿服務、教育課堂等方式,深入扶貧幫困工作體系。增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全面掌握各貧困地區的工作安排,確保扶貧幫困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扶貧幫困的監督工作,禁止“吃拿卡要”情況的出現。
(二)定點扶持政策
扶貧脫困工作中,要以困難家庭工作為一切任務的出發點,全面了解各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實行“一對一”定點扶持政策,與幫助對象做好信息交流工作,確保脫貧脫到“點子”上。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或者工作人員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與上級領導進行溝通,領導小組快速做出反應,保證電力公司黨建扶貧脫困工作的有效運行。
針對個別文化知識水平較落后的貧困地區,電力公司可派遣專業管理人員進行長期入駐,或直接委任為地方干部。發揮黨建工作“能吃苦、不怕累”的工作理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項目產業,切實帶領幫扶群眾尋找商機,完成扶貧脫困工作。
(三)創新幫扶項目
加強扶貧脫困工作的思想教育普及,借助教育資源進行智力扶貧,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核心思想,鼓勵幫扶對象進行自主創業。由電力公司與當地合作社進行對接,建立適合當地發展的農作物種植產業鏈,由公司派專人進行實地考察,配合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當地文化特色產業鏈。
開啟以電力公司為支撐基礎,貧困地區農業發展與電商融合的銷售方式,大力發展貧困地區的特色幫扶項目。打造品牌活動,定期進行相關技術指導,發揮電網企業的優勢,推廣貧困地區的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
例如:根據當地習俗特色,大力發展旅游業。由電網系統進行相關宣傳工作,在保留原有民俗風情的基礎上,增加現代化技術的具體應用,通過旅游業帶動當地各個產業發展。
(四)加強人才培養
加強扶貧地區本土人才扶持力度,為本土地區的學生提供相關崗位的實習機會,建立學生學習貸款項目,減輕貧困子女的求學壓力。加強扶貧地區的網絡管理能力,進行知識宣講工作,借助“互聯網+”、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對幫扶對象進行技術水平培養。激發當地人民的脫貧勞動力,創新工作思路,實現公司與幫扶地區的雙贏局面。
電力公司黨建扶貧脫困工作要發揮電力公司的優勢條件,落實相關工作要求的同時,逐漸擴大幫扶面積,加深幫扶力度。建立較為專業的職工培訓基地,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制定員工管理計劃,在一定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培養現代化人才,提高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能力。
(五)推廣農網工程信息化管理
根據不同地區的扶貧脫困工作開展情況,電力公司應研發“農網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發揮電網的優勢,配備相關專業人才,建立完整的信息數據庫。統一整合各地的扶貧脫困工作進度及具體完成效果,定期召開總結大會,邀請成功幫扶人員進行經驗分享。同時針對具體案例進行重點分析,保證數據的及時性、有效性,實現數據的共享應用[2]。
提高工作監管機制,確保扶貧脫困工作的真實性,建立農網工程信息化管理機制。強化各部門之間的交流,主動與各政府部門進行工作對接,完善項目編制常態,提高電力公司黨建扶貧脫困工作效率,實現電力公司黨建扶貧脫困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電力公司黨建做好扶貧幫困工作,不僅能提高當地人均生活水平,更能為電力公司建立一定的文化底蘊,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夯實基礎。針對工作開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電力公司要制定好相關政策,規范相關行為,認真貫徹“以人民為主”的核心思想,高效完成電力公司黨建扶貧幫困工作。
參考文獻:
[1]黨妍.電力公司工會做好扶貧幫困工作的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7(16):129.
[2]李梓瑋,蔣一平,徐興,等.下足“繡花”功 ?電亮扶貧路——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全面推進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綜述[J].農村電工,2019,27(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