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枏
日前,韓國青瓦臺國家安保室室長徐薰一行訪美,韓美官方再次重申“韓美同盟關系牢不可破”“韓美同盟關系比往任何時候都要牢固。”而頗具諷刺的是,幾乎同時,原定在第52屆韓美安保會議結束后舉行的韓美防長聯合記者會被取消,雖然韓國否認取消的原因是因為韓美之間存在意見分歧,但此次會議上,韓美雙方就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事宜上的立場差異早已大白天下。
戰時作戰指揮權是在半島“有事時”指揮軍方作戰的權力。自朝鮮戰爭以來,一直由韓美聯合司令即駐韓美軍司令行使。20世紀90年代后,為了順應朝鮮半島局勢的變化,韓國軍隊開始進行軍事轉型。1994年12月1日,韓國收回除戰時指揮權之外的軍事主權。駐韓美軍由主導轉為支援角色。雙方商定韓國將于本世紀20年代中期收回戰時指揮權。
韓國總統文在寅執政以來,誓言在其任期內盡早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韓國政府作了詳細分階段推進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的計劃,然而,美國官方卻一直以“還未符合條件”為由將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事宜一拖再拖。2020年9月駐韓美軍司令兼韓美聯合司令羅伯特·艾布拉姆斯在談到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的具體條件時罕見表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次韓美安保會議,韓國國防部長徐旭強調,盡快為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營造條件。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則表示,完全滿足作戰指揮權移交條件尚需一定時日。兩國防長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不僅如此,此次安保會議上,埃斯珀再次提及韓國需要承擔更多防衛費的話題,顯然美國已將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與韓國上調防衛費分攤比例掛起鉤來。埃斯珀一方面極力渲染朝鮮的核和導彈威脅,一方面又抱怨防衛費的分擔不能夠對美國納稅人造成不公。加上特朗普多次喊話要裁減駐韓美軍,特朗普政府正不斷加大對韓國的施壓。
實際上,自今年2月以來,韓美防衛費分擔協商已經陷入僵局。面對美國的漫天要價,韓國政壇展開激烈爭論。文在寅政府的立場是,新一輪談判應遵循過去協定的框架,不應加入新條款,即要求韓方承擔美方部署戰略軍備的“作戰支援”費用。而國內保守勢力則主張韓國政府應不惜代價盡快與美方達成協議,以免對韓美同盟產生不利影響。在韓美安保磋商會議共同聲明中,美國也再次以減少駐韓美軍威脅,12年來首次刪除“駐韓美軍維持現有水平”等字句。明明知道美國放話裁減駐韓美軍是“虛張聲勢”,目的是讓韓國負擔更多的防衛費,韓國卻只能虛與委蛇,不置可否。
此外,美國還不斷施壓韓國,擺出一副務必要把韓國拉到遏制中國的軌道上來的架勢。先是讓韓國加入“印太戰略”,再要求韓國參與進排除中國的“經濟繁榮網絡(EPN)”,近期又要求韓國參與到蓬佩奧提出的“清潔網絡構想”中去,其目的就是使華為和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退出全球市場。韓國一方面不滿美國的施壓行徑,而另一方面卻又擔心特朗普做出裁撤駐軍的決定,危及同盟,一時之間陷入兩難的困境。
面對美國的霸凌和施壓,韓國外交無疑遭遇困難。但正如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日前表示,“韓國在70年前選擇了美國,不代表未來韓國還要繼續選擇美國”。現在,韓美同盟的裂痕正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明顯地表現出來。▲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