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明
摘 要:鄉村振興是當前我國民族復興的重要舉措。我國需要落實鄉村振興的戰略,一方面,應當加強對農村人居環境的建設,改善農村面貌,使環境更加適宜居住。在保住青山綠水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提升農村收入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減小貧富差距。青山綠水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要求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當進行資源保護,讓農業的生產更加綠色化、科學化。另一方面,提升融資水平,擴大整個農村的產業規模,使人民的收入得到提升,社會更加穩定,鄉村更加繁榮,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關鍵詞:鄉村振興;經濟;發展
一、引言
目前,各地的建設蓬勃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農村的人居環境水平還是比較差的,有待改善。由于農民的觀念制約,有些地方人居問題甚至比原來更加嚴重,這就直接影響到了農村社會的發展。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黨中央一直聚焦于三農問題,把農村的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主要為了使農村實現城鎮化和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現階段,主要強調要提升農民的居住條件,使整個農村的面貌得以改變。一方面,加強基礎設施的修建工作,使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逐步減小;另一方面,通過生態環境的建設,使鄉村更加宜居,使新農村建設得以全方位、廣泛地開展。
二、鄉村振興戰略分析
鄉村振興建設必須實事求是,根據實際的環境情況和固有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發展。鄉村發展要體現出當地的特色,應該根據實際的形式,找準優勢探索一種適合自身發展的農村建設戰略模式。這樣才能夠使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加有效的開展。首先,應該通過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鄉村的人居發展建設。在國外,對于這類的建設開展比較早,有相關的經驗,我們要大膽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借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要加強向其他農村建設經驗學習,使自身的發展水平能夠真正提高,同時需要從經濟學對農村的生態進行相關的分析,將經濟的發展上升到生態經濟的層面才能夠使社會和諧發展,讓我們的生態危機得到緩解,提升社會的保障水平,同時讓保障的范圍更加擴大,讓村民以較好的狀態提升生產率。讓更多的人能夠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優惠與支持,使他們能夠以更充足的資金與更好的面貌進行農村建設,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還應當加強資金的管理和污染的防治,使這部分資金能夠得到節約,促進低碳化發展,使整個環境質量能夠得到提升,這樣就有利于農村管理長效穩定發展,但是,有些地區環境建設沒有得到完善,政府對其的支持較少,在一些區域發展并不夠均勻。另外,也可以通過增加就業崗位,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減輕,同時,對于剩余的勞動力也要進行安撫,讓一些失業的人可以找到工作,同時加強對他們的培訓,使已經在崗的工人和農民能夠以更高的水平與技術狀態進行相關的生產
活動。
三、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
目前,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較大,就可能造成一些人的消極心態,因此,我們必須采用相應的手段來使貧富差距減小,加快鄉村的發展,使落后地區的農民能夠提升收入,把科技力量投入農業生產當中,同時通過加強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使人居的環境建設水平提升,經濟效益提升,農民的收入得到提升,使我們的鄉村更加的美麗富有,同時,計劃的制定過程中應當由村民來參與和監督,使發展計劃能夠符合他們的利益,實現共同的富裕。這有利于保護農民的正當利益,使其得到應得的收入。
四、農村經濟發展措施分析
(一)確立試點,敢于創新
按照全面部署,使鄉村能夠融入工業化,發展衛星城鎮,把周邊的30余個村作為城市副中心的試點建設村莊。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對鄉村展開建設,把行政村根據實際的功能進行劃分。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讓其在建設方面有充足的資源與資金,加大市場調節的力度,使其發展能夠更加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
(二)注重綠化,生態先行
在鄉村振興建設中,把生態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走科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決關閉水泥廠、采石場等重污染和過度開采資源型企業,整合制衣等污染水資源的企業,放棄一時的利益,換來長遠的受益。
建設鄉村振興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一環,因此必須重視農村建設,這樣就能使整個環境治理的水平得到提升,同時上級加強對其的重視,能夠讓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更多的管理與監督,把具體的工作情況進行上報,做到長效管理和日常管理,使整個的工作不流于表面,能夠真正落到實處,使村莊的環境建設能夠真正被重視起來,真正地提升管理水平。加強精神文化的建設,使人民在物質條件豐富的時候,能夠多追求精神方面的富裕,對于家鄉的民間文化和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要進行宣傳,同時要結合傳統美德,對于身邊的一些道德模范進行表彰,讓正能量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陳兆清,徐昕.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經濟的探索與建議——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
(05):1—4,19.
[2]謝鵬進,劉旭錕,羅旭輝,翁伯琦.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8,(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