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萌萌
摘 要:藏品是博物館的基本元素。博物館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科學地保護收藏品,充分發揮藏品的作用,挖掘藏品的價值、內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博物館藏品保護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做好藏品的保護,尤其是預防性保護,這也是博物館管理中首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藏品;保護;預防性
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一直深受各界關注,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和特點,最好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博物館已成為觀眾的重要精神食糧之一,而藏品作為博物館的構成基礎,它在博物館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地方文化、歷史的展現地,其藏品在傳播地方文化、研究地方歷史、教育青少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人力、財力、物力等多面的影響,基層博物館在藏品保護方面的力量相對大型博物館會比較薄弱些,因此,基層博物館藏品的預防性保護更應該得到重視。
一、博物館文物藏品保護現狀
博物館的藏品是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歷史見證物,它們能夠反映自然發展變化的規律,能夠見證人類科學文化的進步。由于文物自身材料的缺陷和埋藏的影響,所以很容易遭受自然腐蝕或其他破壞,有的甚至損壞消失。因此,博物館藏品的保護工作應受到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在一些基層博物館的藏品保護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認為,藏品入庫后,只要沒有被盜,整個藏品保護工作就算完成了。雖然藏品存放在博物館內,從本質上減少了人為破壞的可能性,但藏品仍處于自然環境中,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自然環境中某些條件的影響,從而造成一定的破壞,如空氣污染、蛀蟲和霉菌等。;
二、文物藏品預防性保護措施
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的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現在的藏品保護不再僅僅是被動的搶救、保護和修復,而是轉向為對文物環境預防性控制和防止文物惡化的主動維護。文物預防性保護是指通過有效的環境監測、管理、評估、控制和干預,抑制各種環境因素對館藏文物的危害,將文物存放于“干凈、穩定、安全”的保存環境中,最大程度的防止或延緩珍貴文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發生變化甚至惡化,從而更有效地將文物檔案長期保存。
(一)博物館藏品保存環境
博物館環境主要是指儲藏和展示各種可移動文物整體相對封閉室內的環境,包括展廳、陳列柜、文物倉庫的儲物柜(箱、箱)等空間的溫度、濕度、光線、粉塵微生物等因素。為了有效保障館藏文物的保存環境,積極控制文物倉庫和展廳的各種物理化學環境因素,可采用恒溫恒濕凈化過濾系統。監控設備應安裝在展示柜、儲物柜、膠囊盒等微環境中。博物館的重要功能是保護文物,這就要求文物庫房和儲存設備要保證安全、堅固耐用、經濟實用。博物館要不斷完善文物的儲存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物保護設備的更新,例如增加恒溫恒濕等現代技術設備在博物館藏品保護中的應用等。同時,博物館也應做好藏品日常保護的信息管理工作。隨著計算機等先進技術應用的發展,博物館信息化藏品保護已成為藏品保護措施的必要組成部分,信息化建設的完善也是藏品管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博物館應通過建立和完善館藏信息管理系統,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有效發揮博物館館藏的作用。
(二)藏品的日常維護
藏品日常維護主要是預防為主的保護,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收藏品被損壞。博物館在日常的文物藏品維護工作中應做到避免藏品過于潮濕、過于干燥、避免光照、預防灰塵、防止生銹、防止發霉、預防蟲害、預防震動、防止污染和防止機械損傷等,如果環境沒有控制好,文物進一步受到惡化,就要進一步對其進行補救保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物修復措施,即對文物進行清洗、消毒、加固、金屬器皿除銹、紙張脫酸、書畫裝裱、漆木和竹制品脫水等處理。博物館日常維護是藏品保護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文物保護的關鍵,在藏品日常管理工作中應對出現問題的藏品及時進行維護或修復,確保珍貴文物更長久完整的保存,這就需要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經常進行巡查,早發現及時作出維護。
三、結語
博物館藏品保護效率的提高是各種藏品保護措施共同作用的結果。預防性保護在博物館藏品保護中非常重要,這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斷完善。環境監測和藏品保護監管是預防性保護的核心,兩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監管應以監測數據為基礎,監測應根據監管結果調整重點。根據監測結果,博物館可以了解博物館藏品的保存環境,揚長避短,有重點地進行調控。根據調控結果,可以再次進行重點監控,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因此,應重視館藏預防性保護項目的建設,做到普及、規范、科學。根據每個博物館的實際情況變化,按照不同時期環境變化藏品保護措施也要不斷調整,從根本上促進我國藏品保護工作的開展,發揮博物館藏品的收藏本能。
參考文獻
[1]申桂云.談館藏藏品保管工作中的預防性保護——遼寧省博物館館藏藏品的預防性保護措施[J].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15:218—226.
[2]王健.談博物館藏品的管理、保護與利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6(01).
[3]韋春鳳.淺談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措施[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7):66—67.
[4]劉英英.論中小型博物館藏品的預防性保護——以泉州市博物館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9(12):206—207,234.
[5]馮楠.淺論博物館藏品的預防性保護[J].邊疆考古研究,2017(02):37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