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芬 尤軍


摘 要:本節60分鐘的青少年網球體能專項訓練課,介紹每個站點的組合動作方法和練習方法,三個大組合、每個組合12個站點的流水線實施模式,網球專項體能訓練中結合循環訓練法、功能性運動和高強度間歇訓練法的另一種模式,以強化青少年網球運動中的力量和爆發力。
關鍵詞:青少年;網球+體能;站點組合;力量+爆發力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9-00-02
網球專項體能訓練,更多的是復合型的全身功能性訓練動作,讓身體各環節形成一個有效的動力鏈,使整個機體協調起來,確保在做動作時達到軀體穩定、合理發力的效果。本節課是以力量和爆發力為主的復合型體能訓練,參考塞爾維亞多站點組合的流水線訓練模式,結合循環訓練法、功能性運動和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在整個快速60分鐘的練習過程中,結合功能性器材和網球技術動作特點,進行持續與劇烈、短促與恢復交替進行的運動,進行基于網球動態元素的力量和爆發力訓練。
一、第一組合站點練習
第一組合站點練習的12個動作,多數都是在不穩定狀態下的組合動作訓練,如彈力床、平衡盤、平衡板、瑞士球,還有輔以壺鈴、啞鈴、藥球的力量練習(表1)。
二、第二組合站點練習
第二組合站點練習的12個動作,多數動作不同于第一組合動作,且多數動作是在第一組合動作基礎上的替換或難度進階(表2)。
三、第三組合站點練習
第三組合站點練習的12個動作,多數動作不同于第二組合動作,而且多數動作是在第二組合動作基礎上難度有進階也有退階,確保動作完成質量到位(表3)。
四、站點練習的組織與器材
所謂多站點組合的流水線訓練模式,是每人一個站點,在每個站點上30秒連續做規定的動作,一共有12個站點,12個站點連續完成為一組,共做三組,每個動作與動作之間轉換20秒,組與組間歇1分鐘。即每個練習者同時進行練習,同時輪換動作,同時間歇休息,一共完成36個動作,每個動作30秒。
三組、12個站點的練習,每組練習的位置和使用的器材不變,主要涉及的器材有彈力床1張、平衡盤2個、壺鈴2個、瑞士球2個、平衡板1個、啞鈴2個、墊子2張、彈力帶1條、藥球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