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敏超 陳莉 王曉


摘 要:校園足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摸索,證明校園足球在注重足球運動普及功能的同時,更要注重足球運動的育人功能,從其根本內涵出發,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推進學校體育的改革。本文通過校園足球課程特色的打造和校園足球活動環境的普及,將足球運動滲透到德、智、美、勞四育教育中,充分挖掘足球運動的內在和外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足球、了解足球、愛上足球,進而推動校園足球健康發展。
關鍵詞:足球課程;足球環境;四育;足球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9-00-02
青少年校園足球在全國已經風靡了十多年,各省市區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的如火如荼。然而,大多數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僅局限在競技層面上,一味追求比賽成績,受益的學生是極少數,缺乏開展校園足球所需的教育意義和功能價值。于是需要我們探討與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做到人人參與,將唯競技化轉變成普及化?如何充分挖掘課程資源,有效整合足球課程?如何形成校園足球文化,將足球運動滲透到四育教育中?
一、打造“1+2”校園足球課程特色
以體育課堂為主陣地,以校本課程為補充,充分整合課程資源,打造“1+2”校園足球課程特色,奠定校園足球基礎。
(一)制定單元,深入課堂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理念,結合各個水平段學生的身心規律、生理特征及技能水平,每學期為各個水平段學生制定16~20課時的單元教學計劃(表1)。
2.豐富課程,培養興趣
為了進一步提高和鞏固學生的足球技能,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每學期依靠16~20課時的足球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將豐富足球課程,開設必修課程,每個年級每周一節足球專項課以及選修課程體藝“2+1”時間的足球校本課程(表2)。
二、營造“普及性”校園足球活動環境
重視校園足球運動環境,將普及校園足球聯賽和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廣泛動員、人人參與,助推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
(一)以校園足球聯賽為平臺,普及校園足球運動
學校的足球聯賽是在校園足球的長期實踐過程中,通過競技體育的形式進行普及與推廣,逐漸形成人人參與校園足球聯賽的局面,跟以往少數人參與多數人做看客的情況完全不同,要求全體師生都要參與到校園足球聯賽中,只是各司其職,分工不同而已。我們通過班級小組選拔賽、班級循環賽、冠軍積分賽、校園明星賽等一系列賽事,形成了春秋兩季歷時三個月的校園聯賽體系。整個賽事從方案的制定、賽事的組織、隊員的組隊與訓練、啦啦隊員的組建、后勤工作的保障、家長志愿者的分工,再到隊名、隊服、隊標、隊旗以及宣傳海報的創作,最后從獎杯、獎項的設計,頒獎環節的創設,整個賽事都圍繞足球的元素進行,整個賽事也離不開全體師生及家長的參與,真正做到廣泛動員、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以校園足球聯賽為平臺,以人人參與為基礎,整體推進學校體育改革,進而起到育人的價值。
(二)以足球嘉年華活動為助推器,推進校園足球發展
足球嘉年華活動以游園的形式,結合愛心義賣進行開展。嘉年華活動由各種足球游戲和足球元素的物品組成,可以通過參加足球游戲的形式自愿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這樣既能給學生帶來一種樂趣又能形成一種挑戰,不是簡簡單單有錢就能買到想要的物品,而是把獻愛心跟校園足球有機融合(表3)。
三、培養“四育”校園足球文化習慣
以足球為載體,通過參與校園足球的各種聯賽、活動、課程,將德、智、美、勞四育教育有機融入到校園足球中,讓學生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留下四育教育的腳印,進而形成四育校園足球文化的好習慣。
(一)以足球為載體,德育滲透
足球運動作為一個載體,可以將德育教育有機滲透到校園足球運動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足球比賽中身體對抗頻繁而激烈,常常因為動作過大而造成相互摩擦和爭吵,因此教師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分析原因、指出緣由,正確引導學生懂得碰撞、推拉本身就是足球比賽的一部分,以培養學生一種寬容、忍讓的優良品質;我們都知道足球是圓的,其最大魅力在于比賽的偶然性較大,經常出現場上局勢占優但比分膠著的情況,很考驗學生的心態,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勝負,從自身原因出發,尋找不足之處,形成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態;交流是足球運動的一部分,比賽中時常出現很多流暢的配合、精彩的搶斷、無謂的失誤,這些常常需要通過交流才能更好地完成或者避免,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溝通與交流,懂得足球是一項團隊項目,要有團隊協作的集體榮譽感。
(二)以足球為載體,智育滲透
足球運動滲透在不同學科文化中,例如語文課上學生可以作為班級足球專題小記者進行新聞采訪、報道撰寫、賽事征文,將足球運動和語文有機融合;數學課上教師可以利用足球場地、足球、門框等實物直觀學習周長、面積、圖形、體積等數學知識;英語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與足球運動有關的英文單詞和歌曲,并了解國外足球運動的發展與歷史。學校的學科教學與足球運動緊密相連,學生對學科教學更加感興趣,對足球運動的知識和文化更加了解,兩者相輔相成,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快樂。
(三)以足球為載體,美育滲透
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不怎么擅長足球運動的學生可以拿起手中的畫筆,用繪畫的方式描繪出屬于自己對足球的熱愛和創意,如設計足球小報、黑板報、宣傳語,創作班級隊服、隊標、隊旗,描繪足球場上那些有趣的畫面,都源于美術對足球的激發作用。隨著畫筆在紙上飛來舞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足球作品孕育而生。
(四)以足球為載體,勞育滲透
勞育在足球運動中的滲透十分普遍,例如上一節足球課需要收放器材,教師完全可以不用親力親為,而是教授給學生課前如何擺放器材,課后怎樣回收器材,讓學生養成收放器材的好習慣;上一節足球課也不缺乏出汗、摔倒等情況,身上的足球裝備一節足球課下來肯定很臟,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清洗自己的衣物,讓學生養成勤洗衣物的好習慣;每年學校的足球損耗量也很多,白白丟棄十分可惜,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廢棄足球制作一些與足球課有關的器材,如標志盤、足球托等器材,讓學生養成廢物利用的好習慣。
四、小結
校園足球是一套完整的育人工程,我們將以足球為載體,給學生提供一系列足球課程、活動、聯賽平臺,讓足球的腳印走遍校園的每個角落。以豐富的足球課程奠定足球基礎,以多樣的足球活動提升足球水平,最終讓每個學生在參與校園足球的過程中都有所發揮、有所收獲,真正做到課堂、活動、文化、育人齊頭并進,進而推動校園足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海燕.中國校園足球發展的“河南模式”[J].體育教學,2019,39(7):10-12.
[2]李軍,任劍.小學校園足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江蘇教育,2018(79):29-32.
[3]趙一峰,嚴亮亮.小學校園足球“提高”前提下的普及策略——以杭州市求知小學為例[J].體育教學,2018,3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