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
摘 要:提臀、分腿和推手是支撐跳躍山羊分腿騰越的三個關鍵技術動作,通過在山羊的前、側、后三面放置塑料充氣棒,在既安全又新奇的情況下,巧破山羊分腿騰躍的“三道關”,為順利完成山羊分腿騰躍的完整動作奠定專項基礎。
關鍵詞:放置;充氣棒;巧破;三道關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9-00-01
“山羊分腿騰躍”是小學階段支撐跳躍的重要教材之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水平三“課程內容”中明確提出:學生要基本掌握體操類運動項目的簡單技術動作組合,如“山羊”等器械體操動作;并要對學生完成“山羊分腿騰躍”動作情況進行評價。小學階段的“山羊分腿騰躍”主要動作有:助跑、雙腳起跳,支撐后的提臀、分腿和推手、落地等動作,其中提臀、分腿和推手是完成“山羊分腿騰躍”三個關鍵技術動作,也是掌握“山羊分腿騰躍”的“三道關”。巧妙利用充氣棒能幫助學生突破這“三道關”,為掌握山羊分腿騰躍動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第一關:提臀不高的問題及破解
提臀是分腿騰躍(跳山羊)的關鍵動作之一,要求練習者雙手臂支撐、頂肩、提臀屈髖,提臀的高度是順利騰躍山羊的第一要素。初學者往往出現起跳無力、不能主動提臀或者提臀高度不足的情況。
破關妙招——前置充氣棒,促提臀
把充氣棒縱向粘貼在山羊面的中間,前端朝起跳者方向露出5~8厘米,形成一個障礙。練習時要求學生主動屈髖提臀,身體不能碰到充氣棒,并且膝蓋高于充氣棒,從而促使學生起跳后立即提臀屈髖,有效解決學生沒有提臀而身體直接靠向山羊的錯誤動作,為山羊分腿騰躍動作贏得充分的起跳高度。
二、第二關:分腿不開的問題及破解
分腿時要求在提臀動作的基礎上充分展髖、打開雙腿,寬于山羊橫面,從而能夠順利越過山羊。初學者容易出現分腿角度不充分、分腿不直等問題,甚至會撞擊到山羊,造成傷害。
破關妙招——斜置充氣棒,促分腿
把充氣棒斜放,粘貼在山羊面兩側,形成“八”字形,增加山羊的寬度,要求分腿騰躍時不能觸碰充氣棒。可以設置角度和寬度不一的“八”字形充氣棒,根據練習的深入和學生能力的高低進行分層,不斷對“八”字形狀進行調整,適合每個學生的不同要求,為山羊分腿騰躍動作做好寬度保證。
三、第三關:推手不快的問題及破解
推手動作是支撐跳躍的動作難點,是指起跳后兩手觸器械至推離器械的階段。因此,快速有力的推手能獲得較大的反作用力,使人體順利越過器械。初學者一般不容易做出快速有力推手動作,有些學生還會因為起跳無力,騰躍距離短而臀部剮蹭到山羊。
破關妙招——后置充氣棒,促推手
在山羊面上向后放置充氣棒,一端向后越過山羊方向5~8厘米,要求跳山羊時有意識推手,不能碰到充氣棒,從而促使學生快速推手向前上方躍起一定的遠度,避免起跳無力,以及沒有及時推手造成臀部坐在手臂或山羊上的危險情況。
分腿騰躍跳山羊是一項需要技術和膽量的體操項目,在教學中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做有心人,定能克服困難,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安全可靠的充氣棒做輔助器材,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解決了教學重點,提高了學練效率,為學生安全、有效地掌握分腿騰躍跳山羊動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