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主打價格優惠、“買一得多”的“聯合會員”在網上遍地開花,成為互聯網企業“拉新”的新玩法,各大平臺紛紛入局加入“團戰”。不同平臺會員以打包形式進行發售,是平臺間打通消費場景,升級用戶體驗的全新嘗試。但各平臺熱衷“聯姻”的背后,也隱藏著新用戶增長乏力、獲客成本升高的焦慮。
從理論上講,不同平臺聯姻操作,推出“買一得多”的“聯合會員”模式,可以共享消費者資源,提升“拉新”效率,拓展“拉新”空間和市場空間。消費者則可以共享各平臺的服務資源,暢玩多元消費場景,獲得價格優惠,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然而,不少消費者在乘興購買了“打包會員”之后,卻在實際體驗過程中沒有享受到期待中的“打包”實惠,出現了掃興的反應,吐槽連連。會員可以“打包”,權益不能打折。各平臺應該珍惜、善待購買“打包會員”的消費者,拿出足夠誠意,守住法律底線,規范營銷行為,摒棄侵權問題,充分釋放“打包”的價值和優勢,為消費者創造誠信、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