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丹
摘 要:在社會經濟結構不斷變化下,我國提高了對經濟轉型的高度重視,而金融體系對企業研發創新的激勵可以說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對金融體系結構與企業創新績效、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結構調整與企業創新績效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得出了相應啟示。
關鍵詞:金融科技? 金融結構? 企業研發創新
新時期,我國經濟結構在不斷發生變化,從以往的數量增長正在向創新質量增長發生轉型,而企業研發創新則屬于一項具有波動性,并且無法確定的經濟活動,此類經濟活動需要大量的金融資本作為基礎。從目前我國信貸金融體系看,主要是政府引導和銀行主導相結合的方式,以銀行類金融機構配給實現金融資源的分配方式,促進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但隨著大環境的變化,現有金融體系結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創新發展需求。因此,有必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調整金融結構,促進企業技術研發進一步發展。
一、金融體系結構與企業創新績效
(一)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的影響
有關學者認為,銀行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作為信用中介,能夠較好的促進資本與創新型企業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這有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進一步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并優化,對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在我國,也有一些學者從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出發,深入分析了銀行融資收益與技術發展的聯系,認為在實現銀行與企業共同效益上,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對解放企業融資限制以及技術創新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從銀行業壟斷程度、信貸規模和強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導致信貸資本過于注重本息收益成效,對企業研發創新結果不夠關注,此種差異,使得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創新發展。
(二)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的影響
在市場主導的金融體系下,將資本投資者和企業融資需求者通過公開市場平臺的作用,實現了相互聯系,此種方式在信息搜集以及融資兩方面的成本控制上起到了明顯作用,有效豐富了企業融資路徑,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實現分散投資者風險的目的。如果從企業創新融資規模和周期角度分析看,對于規模較大、周期長的融資項目,在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作用下可以得到明顯解決,可以促使投資者為謀求較大預期收益,為企業創新研發提供較為長期的資本支持。也有人認為金融市場對資金的配置效率更高,由于市場入門沒有過高的要求,所以會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到市場環境中,增加了流動性,同時也有利于為投資者辨識企業創新價值做出貢獻,所以對企業研發創新行為的激勵效應較為充分。
(三)兩種金融體系對企業研發創新的影響路徑
通過上文兩種金融體系對企業研發創新的影響分析,不難發現,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主要是利用信用中介,通過分配信貸資源進而影響企業創新,此種方式主要目的是本息收回;而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利用的是信息中介平臺,促使社會投資可以與企業融資需求進行合理結合,對企業創新過程會產生直接影響,其主要目的是獲取創新收益。
二者都是通過限制融資影響企業創新績效,在收益方面,銀行限定了最高收益,占據了主導地位,可以高效的對信息實施篩選,并進行科學決策,實施有效的風險管控,但從根本上講,銀行與企業之間并沒有充分達成“利益共同體”,因此,從長期情況看,銀行投資機構僅僅是在加大了對研發中前期結果的重視度;相比之下,在市場主導的信息化平臺下,使得企業與投資者形成“利益共同體”,所以加大了對企業創新績效的關注度,因此,可以總結為目前金融環境下,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和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都可以提升企業創新績效,其中市場主導型更優于銀行主導型。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結構調整與企業創新績效
(一)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對企業創新的門檻效應
提升企業創新績效,需要建立與技術創新相符的金融結構作為基礎,這也是最為關鍵的部分。金融結構對創新發展的影響在較長時期內是不會發生改變的,可以說金融結構具有較強的功能穩定性。從國外政府看,其調整金融結構的重要依據就是結合經濟發展的周期階段以及外部環境,而銀行、市場主導具有較強激的勵效果,因此,不存在最優經濟結構。從我國金融環境實際情況看,主要包含了企業信貸配給和市場進退門檻過高、無效的信息溝通、難得識別金融資本的融資需求,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研發創新。
(二)金融科技有利于促進金融體系結構對企業創新績效的激勵作用
金融科技的發展可以更好的為金融創新構建生態環境,在金融科技不斷發展下,打破了以往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智能信息化、數據網絡化的金融生態體系不僅可以對企業交易成本、信息交流帶去重要影響,還可以有效拓展融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對人才的培養力度,這對金融結構優化調整和技術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在金融科技中的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先進積水的運用,促進了各類金融機構逐步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在此種中介平臺下,使得企業融資需求以及投資者的資本進行了適配,有效降低了信息溝通成本,加強了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此外,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利于提升創新績效,豐富融資手段、拓展新產品銷售渠道,較好的實現了企業跨區域合作,為企業貿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三、金融體系結構優化調整和企業創新績效提高的啟示
首先,相比于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市場主導在推動企業創新績效提升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如果一味的追求金融市場的調整,將會制約金融功能的發揮,導致銀行也能發揮較強且持續的創新激勵效應。因此,金融供給側的改革依據要從地區經濟情況以及金融生態環境出發,在整體上進行金融結構的合理安排,同時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適當的進行階段性動態調整。
其次,銀行較為注重企業研發創新的中前期,而金融市場的激勵效應在中后期更顯著,因此,企業在制定創新戰略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融資模式,有效提升資本利用效率,進而提高企業創新效率。
最后,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可以進一步提高金融體系結構功能發揮,為此,企業提高對金融科技的發展重視度。與此同時,政府要適當放權,減少行政審批以及金融服務企業的限制,并嚴懲違法違規金融行為,嚴控系統性金融風險。促使金融從虛轉實,進一步實現金融市場化、自由化的發展。
四、結語束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分析銀行主導型和市場主導型兩種不同金融體系結構對企業創新流程績效的影響,雖然銀行、市場二者主導型金融體系都可以提升企業創新績效,其中市場主導型更優于銀行主導型。并且,金融科技的發展強化了不同金融體系結構對企業研發創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彩云,姜楠.財政分權與企業研發創新:影響及機制分析[J].宏觀質量研究,2019,71(03):199-200.
[2]侯世英,宋良榮.財政激勵、融資激勵與企業研發創新[J].中國流通經濟,2019,33(07):185-194.
[3]熊凌云,鄧文柔,劉菡.高管知識結構、技術團隊非穩定性與企業研發創新[J].會計之友,2019,15(10):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