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根
摘 要: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還要認識到拉動內需是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目標的關鍵。結合這一目標,本文對如何拉動內需的問題展開了分析,提出提高居民收入、消費意愿等刺激消費的措施,然后對內需與外貿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拉動內需? 刺激消費? 外貿出口
中國進出口貿易相對平穩,卻需要重視全球經濟疲軟的態勢,開始重視內需拉動,而并非是依托凈出口增長保持經濟增長。因此,還應對新時代下如何拉動內需的問題展開分析,重新審視內需與外貿的關系,以便為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一、新時代下如何拉動內需分析
(一)提高居民收入
結合當前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主要存在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的問題,想要推動經濟穩定增長,需要通過刺激居民消費使內需得到擴大。為此,首先需要使居民收入得以增加,政府推行減稅政策,先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進行提高,使中低收入群體消費水平得到增加,在減輕居民和企業稅負壓力的同時,使內需得到擴大。此外,將消費資源投入到能夠快速運轉的高產能產業和企業中,避免投入到無效、低效資產中,以便在給居民帶來更多收入的同時,促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為居民消費奠定基礎。
(二)提升消費意愿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國民經濟呈現出增長低迷狀態,容易促使消費者產生“低價品”消費偏好,無法滿足居民消費從數量向品質轉型的要求。為此,政府需要增加在居民醫療、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補貼,以便使相關領域國內消費需求增加,促使居民產生強烈消費傾向。而補貼并非是直接降低商品或服務價格或發放消費資金,而是應當轉化為居民社會保障額度,促使相關經濟主體對宏觀經濟形勢的信心得到增強,以推動經濟的穩定發展。此外,還應出臺政策增加醫療、養老等領域的高品質產品與服務供給,使相關產業鏈得以做長做細,推動領域剛性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三)推行差別稅率
在拉動內需的過程中,還應堅持達到中長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不能為了獲得短期經濟增長率對之前取得的成果進行吞噬。針對需求彈性大和產業關聯程度高的若干大宗商品,還應進一步減少消費稅,使商品價格得到合理調整,促使相關產業產品消費需求得以增加。針對高能耗、高污染領域產品,應通過增加稅收適當提升價格,對低品質、低價格產品應避免推行減稅措施,以便引導居民消費轉型。針對服務行業,同樣應當進行差別定價管理,使服務業需求得到擴大。如針對生育行業,可以對稅費進行適當減免,使相關產業消費需求得以增加。
(四)推動民營改革
在拉動內需的過程中,還應通過推動民營改革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和可持續發展力,使實體經濟得以做大做強,避免國民經濟出現虛脫化的問題,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缺乏內生經濟可持續力。為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在穩健貨幣政策基礎上,可以采用“定向降準”手段將資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促使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得到提高,使企業貸款成本得到降低,通過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增加就業與收入。此外,還應進一步面向民營企業推行降費和財稅體制改革等宏觀經濟政策,使微觀主體活力得到激發,深化市場化改革,以內需來推動勞動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新時代下內需與外貿的關系
(一)平衡發展關系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內需和外貿均為重要動力,不能過分對一方進行夸大或否定,而是需要使二者維持平衡發展關系。結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可知,2019年,中國制造業PMI在49.2-50.5范圍內波動。與此同時,中國進出口總值約達31.54萬億元,較之去年同期增長3.4%。由此可見,依靠外貿已經無法維持未來國民經濟增長,還要通過拉動內需獲得經濟增長點,使內需與外貿向著平衡的方向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內需與外貿并非對立關系,不能單純進行內需拉動,而忽略外貿發展。因為如果單純依靠內需推動經濟增長,將導致國家信息閉塞,技術更新慢,最終因經濟發展緩慢落后于其他國家。因此結合目前國家經濟發展態勢,需要將拉動內需當成是經濟發展主導力量的基礎上,重視外貿的發展,以便使二者同時發揮經濟拉動作用。
(二)合理協調關系
實際上拉動內需,也可以通過發展外貿進行協調,在依托本土需求進行外貿發展的基礎上,促使大國內需的“國家特定優勢”得到充分發揮。2019年中國出口總值約17.32萬億元,增長5%,進口約14.31萬億元,增長僅達1.6%。如果內需疲軟,同時進口減少,很容易造成貿易順差的出現,即便能夠維持經濟增長,也將給貿易對手提供攻擊借口,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而擴大進口,能夠使內需得到強化,在縮減順差的同時,幫助國家更好應對全球經濟挑戰。因為增加進口,可以幫助大國市場擺脫規模效益和充分競爭間的矛盾,使本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到激勵,通過不斷創新獲得更多競爭優勢,促使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得到不斷提升,能夠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未來為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還要以拉動內需為主要方向,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消費意愿等措施刺激居民消費,同時保證政府采取的減稅措施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便引導居民消費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結合國家經濟發展形勢,還應以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主導力量,通過擴大出口驅動內需和推動經濟結構升級,使內需與外貿關系得到科學處理,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賀建達.新經濟形勢下生產型外貿企業發展路徑探析[J].經濟師,2019(01):59-60.
[2]劉合香.新常態下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分析[J].河北地質大學學報,2018,41(0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