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榮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對我國企業的影響不斷加深,我國國有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國有企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也在不斷改革、創新。國有企業在我國的市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國有企業的轉型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處在不同經濟發展時期國有企業的管理具有不同的創新的特征、特點,在不同經濟環境下也有不同的轉型動力機制。鑒于此,本文就轉型時期我國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特征與動力機制展開分析。
關鍵詞:國有企業? 轉型? 創新
一、 我國國有企業管理創新動力機制分析
(一)國有企業轉型早期體制內市場化管理創新動力機制
在實行改革政策以前,我國所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為國有企業的誕生打下了堅實基礎,并明確界定了國有企業的管理機制以及發展任務。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想獲得更進一步發展,必須改革自身的體制機制,實現管理方式創新,同時,在展開上述工作的時候,國有企業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就是調查并掌握此階段的經濟體制的特征。在創新轉型初始階段,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有企業涉及到了礦山、交通以及工業等各個領域,可以稱得上推動我國微觀經濟發展的根基,并且當時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依據都是政府部分下達的指令,政府掌握著全部的主導權,因此其雖然名為企業,但是并不具備企業屬性。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間,計劃經濟體制已經出現了一定的缺口,市場調節對國有企業發展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國有企業的利潤留成增加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國有企業的積極性。從1984年到1991年,這段時間屬于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協同發展的新時期。在這一階段,正在摸索進行著一條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兼容的發展模式道路。在這一時期非公有制經濟隨之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造成政府部門逐漸認識到了國有企業傳統經營模式存在的缺陷,其管理思想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也給國有企業的轉型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轉型中期市場化管理的創新動力機制分析
從1992年到2001年,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目標確立,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并給予了市場更多自主權,這也給國有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同時,一些政策的支持也為國有企業的轉型、創新提供動力,民營企業也得到了參與外貿交易的權利,可以參與的領域也越多也多,進口關稅快速下降,這些扶持政策不僅為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與動力,也使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加激烈,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展開創新改革,為了適應社會市場變化,國有企業必須不斷優化自身,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此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三)轉型深化期管理創新的深化動力機制分析
截止到21世紀初期,現在我國絕大部門國有企業都已經完成了現代企業制度構建,很多企業已經完成了上市,并通過重組兼并、轉型改革等方式完成了自身內部世紀結構的有效調整,推動自身快速融合到了市場經濟里面。這時國有企業其設備設施、技術能力以及經營管理方式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優化,使其競爭力得到了非常大的增強。
二、轉型時期各個階段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及特征
(一)轉型早期體制內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及特征
在早期轉型發展階段,國有企業的主要改革方向是提升自身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活力以及推動商品經濟發展,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以戰略發展目標為基礎優化改革管理系統。
(二)轉型中期市場化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及特征
自從1992年以后,我國的經濟體制也隨之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并逐漸邁入了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一階段,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創新目標從體制轉向了市場化管理,更多還是努力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同時,隨著外貿與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企也慢慢喪失了自身的市場主導地位。
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必須要轉變發展觀念,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但是還有很多企業沒有跳出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這對其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想使自身的生命力與活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國企必須樹立正確的市場競爭觀念。
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要想勝出,就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因此,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想獲得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培養具備突出性特點的特色蟾片,以此來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為自身的持續發展夯實根基。
很多國企的創新改革速度難以跟上市場發展腳步。正常來講,會對國企發展造成束縛的元素主要有市場掌握度、品牌效應以及生產成本等。所以,要想獲得更進一步發展,國有企業應該按照現代化管理觀念進行管理體系與方法創新推廣,以此來實現制度化發展目標,從而使自身的經營管理效率與產品服務質量得到更大程度的增強。同時,在進行管理的時候,應該將權力適度下放,簡化審批程序,從而使辦事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這樣才可以為自身的轉型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轉型深化期管理創新的深化特征
在這一發展階段,有很大一部分國企的內部重組工作已經塵埃落定,甚至有一些企業已經實現了上市,這說明國企發展改革接下來的主要發展目標已經變成了集約化經營以及整體戰略管理創新。
首先企業應該樹立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以此來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更大的指導促進作用,進而從更為長遠的角度幫助企業展開發展規劃創新。
應用當代企業創新管理理論。受到以往的管理模式的影響,創新管理理念不被領導者所接受,或是不能夠得到員工的支持,這些原因使創新管理理論流于形式。
重視國有企業資源整合和創新。企業進行兼并或重組,進行國有企業的資源整合,對改革深化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這種背景下,國企應該完成集約化經營建設目標。然而,現在還有部分國企并沒有積極適應時代的嶄新要求,沒有順利實現自我的轉型,也無法積極適應變化莫測的市場變化趨勢。無論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實力,還是為了能夠將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國有企業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重組,切實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生產部門,縮減投入資金。這樣才不會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企業也可以借此機會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為了讓國有企業具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企業的領導者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具有實際作用的管理體系,這樣才能夠讓企業自身具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企業的管理者切忌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管理模式,這樣會導致很多無用工作環節的產生,有限的工作時間會因此被浪費。只有具備了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企業的各項工作的才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同時,在制定管理計劃的時候需要將其中的內容進行細化,根據每個部門的特點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計劃,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具有更加完善的發展體系。
三、結束語
本文對我們國家的國企從轉型早期、中期到深化階段的改革創新進行了詳細介紹,發現國有企業對我國發展有著有效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在新常態背景下,要想更好實現轉型發展目標,國企必須要展開管理創新。因此本文研究具有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