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書
摘?要:新課標一直在強調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統水墨畫作為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其作為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藝術瑰寶,也是千年文明所造就的藝術精化。本文針對兒童水墨畫教學現狀,結合美術新課標的有關要求,從學生的興趣、習慣方面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做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兒童水墨畫教學;教學現狀;興趣習慣
作為小學美術老師,如何讓兒童基本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進而喜歡中國畫,熱愛中國畫,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中國畫用具和表現的特殊性,容易讓學生很快產生興趣;但也是因為用具和表現方法的問題,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如果教學方法再不得當,也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本文就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水墨畫教學做了一些嘗試。
一、小學美術課程中傳統水墨畫教學現狀
傳統水墨畫作為一種傳統的筆墨藝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實施傳統單調性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簡單地強調學生畫的像不像,會影響學生天性的發揮,從而導致傳統水墨畫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因為水墨與毛筆等屬于較難掌握的工具,對于很多習慣運用鉛筆、鋼筆的小學生來說,無法有效控制毛筆,所以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以至于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傳統水墨畫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水墨畫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預習包括對教材內容的了解 ,教學資料及用具的準備,還有對作品作者及其藝術特點的了解。預習的過程體現了動手動腦的結合,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也體現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做好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就高,學習也就變的輕松。例如在學習《彩墨游戲》一課時,就重點讓學生查找有關宣紙和毛筆以及墨的知識。課堂上通過學生的介紹和交流,讓學生對中國畫的用具就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不但讓教學變的輕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了如何去學習,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
(二)游戲教學,生成情趣
教師在實際傳統水墨畫教學中,示范引領,將傳統水墨畫教學和游戲進行有效結合,以此不斷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水墨畫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小學生好奇心較重,且活潑好動。傳統水墨畫的工具、材料以及形式等,都屬于學生實際生活不常接觸的新奇事物。因此,很多學生對傳統水墨畫學習都有著較高的好奇心與新鮮感的。所以,教師在傳統水墨畫初期教學中,可以利用游戲教學,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筆墨紙水這幾者之間的關系。還通過玩“水”和“墨”的游戲,幫助學生有效了解傳統水墨畫的內涵。
比如在《水墨動物》這一課學習過程中,利用一些經典的水墨畫故事,如播放水墨畫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加深學生對于水墨畫的理解,有效推進水墨畫的教學。
三、巧學技法,靈活運用
因為中國畫表現材料的特性,表現技法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習中國畫不能一點都不給學生教,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法,那樣畫出的中國畫將缺少中國畫的韻味,導致和兒童水粉畫、彩色筆畫沒有多大區別。比如在教授中國畫技法濃破淡、淡破濃、色破墨、墨破色等技法時,老師先演示了濃破淡、淡破濃的方法,接著讓學生思考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并上臺演示。通過師生共同探討,最終得出了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針對一些難度較高的技法要求,要適當降低難度,比如中國畫中提到的墨分五色的要求,就不能對學生要求過高,只要學生的作業中能體現兩三個墨色層次就應該加以鼓勵了。
四、教學環節和內容的設計要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各種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齊白石筆下的蔬果》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在引導欣賞一些畫家的作品時,給學生講一些畫家的關于書畫創作的趣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欣賞齊白石的蝦、蟹、蔬果時,就給學生講齊白石老爺爺為了畫好蝦就親自養了一些蝦經常進行觀察,所以他畫的蝦特別生動。有時侯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用別的材料和中國畫的材料相結合進行創作,比如用油畫棒結合毛筆、墨汁在宣紙上作畫,讓學生感受作畫材料的多樣性,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事實證明,學習的內容只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效率就會高,學生的創造性也會相應得到提高。這正如美術新課標中所提到的,“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水墨畫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學生一般對自己熟悉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因此我讓學生多畫繪畫日記,多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去搜集素材。因為“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讓學生畫自己的生活,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生的作品才會更具活力。比如畫蔬果,不止學習各種水果、蔬菜的畫法,然后還要組成有趣水果盤;營養搭配好的蔬菜;學習畫魚加上水草、鵝卵石等。在搜集素材時有時并不需要畫的很完整,有時看見一棵,一座房,桌上的擺設等都可以作為表現的對象,而且工具也沒有限制,可以用鉛筆、鋼筆、彩筆、油畫棒……,表現手法上可以是線描,也可以勾線涂色等都不用限制。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又豐富了學生的表現力,為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中國畫,因為工具比較繁雜,收拾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比如擺放用具的習慣,要求學生把學習用具擺放到右手邊;還有蘸水的習慣,一般是根據需要來蘸水,不能隨便涮筆,以免很快弄臟水;還有不能隨便甩筆,多余的水可以用衛生紙或廢宣紙吸;再有收拾整理的習慣,要給學生必要的示范和指導。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學就會顯得輕松自如。
總之,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實施傳統水墨畫教學,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并在推進小學美術教學發展的同時,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發展。還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趣味韻之國畫——淺談小學美術國畫教學[J].石瑋.才智.2019(29)
[2]探究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水墨改畫教學方式[J].張露.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