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君
摘要:近年來,在電力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通過組織和策劃電網調度,能夠控制電網的高效運行。在此過程之中危險點往往具備不可控性,作為工作人員應當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從而確保電網系統的高質量運行。
關鍵詞:電網調度;故障預防;措施分析
0引言
電網調度中心必須要確保科學有效的應用調度信息管理系統,借助于智能防誤技術的合理利用,對電網調度運行予以智能化管控,避免出現誤操作,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智能防誤技術主要包含了申請服務器、系統服務器以及調度員工作站三者構成,不但能夠促進電網調度運行效率有效提高,還可以盡可能減少調度運行中的誤操作。
1電網調度運行工作中的危險點
任何工作都無法避免危險點的存在。危險點主要指的是在任何工作的場所發生,對于工作人員人身安全構成一定威脅的行為。由于在電網調度運行的過程中危險點十分復雜且多變,與此同時,具有隱蔽性強這一特點。因此,工作人員應當采取高效的技術手段,從而實現電網調度運行工作中危險點的預防控制。作為電力企業應當總結以前的實際經驗,深入探討電網調度運行工作過程中發生事故的原因以及對于人生安全性的影響程度不斷研究,不斷探討。應用先進的技術理念以及科學手段,最終實現電網調度運行工作過程中危險點的預防控制工作。作為電力單位應當從工作環境、技術手段、企業內部控制以及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只有這樣才能夠分析電網調度運行過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進行排除。進一步確保電網調度運行工作的合理有效性。在此過程之中,也應當落實電力企業工作的各項標準,從根本上杜絕危險事故的發生。
2電網調度運行指揮平臺概述
電網調度運行指揮平臺是以SOA 架構為基礎,將調度指令與實時消息作為基礎核心,把調度運行業務流程與消息推送技術充分融合在一起,以此來更好地滿足電網調度實時運行指揮多層面需要的技術平臺。將非結構化數據處理技術、應用于服務器與瀏覽器之間的數據壓縮技術以及數據庫集群存儲服務技術等充分融合起來,不僅有利于網絡帶寬的節省,還便于調度對象運行人員借助此平臺,更加順暢地開展業務調度;另外,在管理模式上,所采用的是登錄權限與調度系統運行人員受令資格動態綁定模式。電網調度運行指揮平臺不僅能實現廠站端與省調端之間的指令發布、信息交互,還能對事件的發生時間、主要責任人等內容給予準確記錄,為后期調取、查閱提供切實方便。
3電網調度的故障預防措施
3.1?? 損失控制對策
針對電網調度運行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危險點,應當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損失控制對策。采取損失控制對策并不意味著主動放棄電網調度運行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風險,而是通過制定相對應的方案,采取安全性的措施,盡可能降低在電網調度運行工作中產生損失的可能性,進而達到風險降低這一目的。損失控制主要針對電網調度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個階段。在電網調度過程中進行事前控制,主要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電力調度過程中產生損失的概率。通過管理工作人員的行為,明確電網調度中出現的操作失誤以及相關工作事項,并且制定與之相對應的防控措施,進一步降低電網調度運行過程中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而對電網調度進行事中以及事后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工作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從電網調度運行工作這一角度來看,及時控制由于工作人員的個人失誤或是操作失誤導致的調度事故,盡可能降低不必要的風險損失。在交接班時也有可能出現調度事故,調度人員在對工作進行交接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夠詳細的交代事故處理情況以及事故發生原因,這就導致接崗的工作人員并不了解電網調度的具體情況,容易由于調度失誤導致故障進一步升級,因此,作為工作人員在調度過程中,應當主動核對交接班記錄,確保電網調度正常運行。
3.2?? 在電氣裝置防誤操作中的應用
電力系統實際運行過程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電氣裝置,如果實際操作出現失誤很容易引發故障問題,進而讓整個電力系統難以穩定運行。電氣裝置操作是電網調度運行的重要一環,電氣裝置誤操作也屬于調度運行管理過程中的重難點。因此合理應用智能防誤技術,可以充分發揮出這一技術對電氣裝置誤操作防范和及時校準核對的優勢,有效防止大部分電氣裝置誤操作的發生,從而保證電氣裝置能夠實現安全穩定運行。智能防誤技術能夠對電氣裝置操作實施校準與核對,一般是把電網系統內的電氣裝置作為節點,同時把各個電子裝置以拓撲結構聯系起來,組成電網系統模型,但在進行拓撲分析時必須要尤其注意連線模式與運行方式的選擇。另外,依靠智能防誤技術還可以建立模型圖,能夠直接對模型圖進行相應操作,可以參考模型圖得到的數據來分析模型內不同電氣裝置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準確參數設置,對這些數據信息展開深入分析,科學評估電氣裝置是否會出現運行故障,有效促進其運行穩定性的提升,進而達到避免誤操作的目的。
3.3?? 對故障核心信息進行快速收集
在故障發生之后,廠站會將故障信息發送給調度員,而此信息對于調度員而言,是其能否高效處理故障的重要保障。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負荷、電壓及頻率的實際變化情況。(2)自動裝置、安全穩定裝置、繼電保護的實際運行狀況。(3)現場的天氣情況。(4)故障發生過程中所出現的異常現象。(4)一次設備檢查情況。(5)斷路器的動作情況。(6)運行方式的實際變化情況。如果未能及時、準確地匯報信息,將會影響到調度員的分析、判斷工作,進而對故障的正確快速處置造成嚴重影響。常規的故障信息收集方法主要有以下不足:(1)借助 SCADA 系統,能夠對斷路器的動作實況以及負荷變化、電壓變化、頻率變化進行查看,但 SCADA 系統較難區分遙測數據跳變與斷路器傳動試驗,為了能夠使所得到的信息更為準確,仍需廠站運行人員在測控裝置、后臺機的場地,對斷路器位置進行檢查,以此來明確信息是否正確。(2)無論是繼電保護系統,還是實用性更為突出的故障信息管理系統,都可以根據現實需要,把繼電保護動作的實際狀況,以一種主動、實時性的方式傳送至調度中心,但是這僅為調度員故障處理架構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在信息準確性方面,需要現場人員到保護小室對此內容加以確認。(3)借助調度電話收集故障信息,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現場人員對調度員所需故障信息存在了解不夠深入,較難及時且全面地向其傳送相關信息;此外,由于故障處理不全面、不及時,需要進行多次核實,如此一來,投入的人力與時間就會增多,從而降低信息收集的效率。
4結語
在日常電網調度運行的工作中,不僅僅應當注重工作流程的推薦,與此同時,也應當做好與之相對應的防控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電網運行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妍彥,楊曉東,張有兵,徐登輝,黃曉明,潘紅武.信息系統對微電網能量. 調度經濟性的影響量化方法 [J]. 電力自動化設備,2020,40(04):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