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a LEE


倫敦工藝周是英國一年一度的手工藝盛事,它展現了手工藝人的作品與創意,展示當代“工匠精神”。倫敦手工藝周將想象力、獨特個性、激情和技巧結合在一起,完美地了呈現出最好的藝術作品。每年來自世界各地公認的工匠藝術家和新興工匠、創意設計師、品牌和畫廊匯集于此,展示出卓越的工藝技巧。藝術、手工藝、設計、時尚和奢侈品牌在倫敦工藝周上,通過工作坊、快閃店和展覽的形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來自世界上最美麗工匠背后的故事。
倫敦工藝周是對創造力和手工藝欣賞復興的回應,發揮手工和創造性思維的優勢,獨特技能和真正才能的作用。世界的創意之都將魅力與潮流尖端融合在一起傳承當代商業及文化。通過藝術鑒賞運用人們的視覺、聽覺、感覺等,結合工藝知識與生活經歷對倫敦工藝周產生文化的意識。
倫敦工藝周反映了全球趨勢,越來越多眼光敏銳的人在世界蓬勃發展中的手工藝中尋找美麗獨特的精品。工藝品在標志性文化遺產和當代品牌以及獨立制造商之間架起了橋梁,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每年以城市為背景,為期一周的倫敦工藝周活動聚焦于藝術家和工匠,慶祝創意人才的黃金時代。

真實性是倫敦工藝周的核心,旨在吸引廣泛的觀眾群。他們對想象力、獨特個性、熱情和技巧的欣賞。倫敦范圍內策劃的活動使訪客可以創建自己的行程,與制造商會面并獲得獨家機會參觀展覽、演示和講習班,包括紡織、陶瓷、造紙、服裝、織造、刺繡、美術、女帽匠等。這些作品既是實用的,又充滿藝術感。
消費者不僅要體驗“手工藝品”,包括作為靜態物品或作為品牌主導的“時尚”,“奢侈品設計”或“藝術品”,而且還必須了解其制作的全部背景。為什么這些手工藝品是如此特別?這些知識可以使他們進一步了解藝術品的制作過程并近距離觀察工匠的非凡技能。
英國在理解外國工匠及其生活方式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更能與工匠們產生共鳴。這種不斷發展的交流和制作能力吸引了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的興趣和力量,并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向前發展。同時這種不斷發展的文化理解浪潮也對規模較小的工匠和手工藝品品牌以及奢侈品集團產生了巨大影響。
蓋伊·索爾特認為奢侈品消費者的成熟度和知識水平越來越高,要求也越來越高,品牌識別“法眼曲線”是整個奢侈品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互聯網無處不在的推動下,二十一世紀消費者的知識和對真正手工藝的尊重大幅度下降。最近幾年從一小部分基本上是貴族客戶那里帶動對獨特工匠的精神支持,他們有時間去理解,光顧和期待這些藝術作品。另一種情況是由于工匠們期望走向大眾市場,產品數量正在增加,意味著隨著質量的波動,人們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也隨之下降,從而吸引了另一些消費者。
培訓新人才仍然是一個問題,例如長期整體培訓的計劃,仍是英國手工藝界需要增強的。發展重點應放在建立結構上,以確保企業保持生存能力,并支持企業內部培訓能力,從而對企業自身進行投資。它是一項指導計劃,將工匠與商業指南配對,以使小型企業和個人能夠了解更廣泛的市場動態。培訓人才和傳遞悠久的知識遺產被倫敦工藝周看作是一個進步的步驟,既可以教育人才又可以使精明的客戶和創作者受益。
LL:是什么激發了您建立倫敦工藝周的?
GS:一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沒有真正卓越工藝的‘時刻,而像時裝周這樣的設計師平臺已經有很多年了,但倫敦工藝周仍然是唯一的創意中心,有著深厚的創作底蘊和廣闊的展現平臺。二是我想檢驗一個長期存在我內心的夢想,建立一個全新的工藝平臺。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渴望獲得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這種體驗融合了藝術、奢侈品、手工藝等,最重要的是通過倫敦工藝周平臺賦予還未知名的工匠展示他們作品的機會。工匠們可能多年付盡許多的努力但仍不能達到知名度,這平臺就像顛覆了創意人才的冰山一角, 突出工匠們精心作品。
LL:如今,從您的角度來看,消費者期望他們購買的大多數產品都具有可持續性和環保功能,有哪些手工業和奢侈品行業更激進參與可持續性發展?
GS:即使到現在,大多數人還是口頭上說可持續發展。我對大多數真正以手工藝為基礎的奢侈品或獨立藝術家制造商感到自豪,可持續性通常是由于慢工精細工作,純手工藝和自然的材料加上天生堅持而持久地扎根制作手工藝品,這種工藝才可以持久并且可以修復。
LL:您對工藝應用技術提高其創造力有何看法?
GS:這是必不可少的,技術與工藝本身一樣古老:使用工具工作的人類可以追溯到我們的祖先第一次磨破一塊火石的時候,它展示匠人把技術賦予生命的奇妙過程。
LL:工藝品牌如何激發新一代青年對手工藝充滿激情?
GS:我不確定他們是否需要,但大多數新一代青年都對工藝充滿激情,并且確實被他們的長輩甚至某些品牌所影響。真正的工匠天賦,手工藝和永恒性正變得越來越受追捧和尊重。
LL:今年的計劃重點是什么?
GS:我很難從250多個活動中挑選出特別的。因為它們都有不同的亮點。我們特意安排多樣化節目,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一些特別的東西讓他們親手體驗創造的樂趣,享受不同體驗,了解手藝人背后的故事,讓藝術愛好者大飽眼福。
LL:從您的角度來看,當今奢侈品、工藝品行業的增長動力是什么,它們是如何演變的?
GS: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成熟度和知識的增長才是成功的動力;忽略它,后果自負。更糟糕的是不要愚弄或偷工減料,最終這是會被發現的。我在2005年上海舉行的第一屆《金融時報》奢侈品峰會上提出了這一理論,當時我提出了“法眼曲線”理論。人們可以看到真正的區別及其真實價值, 精致的細節讓人嘆為觀止。
LL:在個人層面上,是什么激勵你?您自己的靈感來源是什么?
GS:創造力、產品制作、創造事物。并利用它來凝聚人心, 圍繞共同價值觀與美的欣賞。在我看來如今合時宜,通過“匠人精神”和出色的工藝發揮著更加強大的作用,可以使人們和社區聚集在一起,使人們更加珍惜其珍貴價值, 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LL:英國手工藝手工業的前途如何?
GS:英國手工藝前途超級明亮。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是英國奢侈品的啦啦隊長,與許多事情不同的是,我對手工藝的未來預測永遠不會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