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
摘 要:在我國國有經濟中,地方國有企業占有相當比重,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起著重要作用。與央企普遍規模大、財力雄厚、具備完善的內部運營機制不同,地方國企規模不一,內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現行經濟形勢下地方國企生存壓力大,許多地方國企經營困難,甚至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因此,我國地方國企就更應該注重內部組織管理,練好內功,提升內部運營效率,才能更好迎接外部挑戰。而優化企業內部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它有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重大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的科學化管理。
關鍵詞:地方國有企業? 財務內部控制? 優化策略
一、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作用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擁有所有權或控制權的企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國有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嚴格關系著企業的運營狀況,如企業的內部資源分配、生產采購和戰略計劃等,可為企業有效規避財務風險,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而對我國國有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為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和各崗位的職責分工起著重要作用,能幫助形成企業內部各崗位的協調統一,實現企業效率最大化。財務內控可使企業的會計工作更加規范,確保企業的會計法規制度落實到位,避免管理層貿然干預會計工作,及時發現內部財務的失誤,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財務內控制度還可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可以極大地降低因領導個人判斷失誤而使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同時,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還可以有效預防和防止腐敗。
二、地方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現狀及不足
(一)公司制運營體制不完善
許多地方國企的公司制改制不徹底,有些企業缺乏成熟的董事會決策運營機構,股東、董事會、經營層及各高管間的職能劃分不清晰,股東和法人的約束機制不完善,公司管理權力的分配不合理,造成企業的財務內控受到阻礙。許多國有企業還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雖然國有企業的特性決定了它具有多元化的發展目標,而經濟效益只是其中一個,但企業對不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處理不好,容易引發財務危機。許多地方國企在成本預算和后期控制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企業對財務內控工作不夠重視
地方國企財務內控之所以沒有得到大的發展,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企業及管理層對其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對財務內控的功能作用不夠了解,認為它只是規范企業經營的一種手段,形式化現象嚴重。此外,企業員工的財務內控意識淡薄也是一大問題,財務內控有時往往只停留在企業管理層的層面,而沒有下放到全員參與,導致員工參與度不高。
(三)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內控制度是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前提和保障。沒有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很多工作都會流于形式或者效率低下,缺乏統一協調性。從目前許多地方國企的情況來看,財務內控制度只是在領導的指導下建立的,建立也只是照抄模板,而沒有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加上沒有強有力的約束,制度難以有效運行。
(四)企業資金利用率低
很多國有企業都存在資金利用率低下的問題。資金利用率低,必然導致運行的高成本,從而增加企業運營的總成本。首先,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不到位,調用資金的效率低;其次,國有企業對資金使用的環節沒有嚴格把控,比如在投資一個項目前沒有完全考察項目的風險,存在盲目投資,導致資金收不回來;最后,很多企業都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尤其是對于那些賬齡長的應收賬款,企業沒有及時處理,收回來的可能性極低,還讓他掛在賬上,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大問題的出現。
(五)缺乏財務內控專業人才
地方國企由于體制機制原因,導致優秀的財務會計人才進不來、留不住,不少現有財務人員又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知識更新慢,企業的定期培訓少且針對性不足,造成企業財務人員無法快速適應內部控制制度對財經知識、電算化等方面的要求。
三、地方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優化策略
(一)改制創新,強化基礎
地方國有企業應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充分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完善的市場化公司制運營體制,強化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職責,建立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和流程,為財務內控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創造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人才,強化認知
在財務內部控制中,專業的財務人員直接決定著財務內控工作的成敗,所以要著重增強財務人員的財務內部控制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通過提高財務內控人員的專業水平來提高公司整體的財務內控水平。企業可在內部加強財務內控的宣傳提升人員意識,還可定期組織培訓,培訓內容可以是財務內控方面的法律法規,也可以是結合公司實際的內控制度講解。此外,企業還可從外招聘財務內控的專門人才。
(三)構建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在當前經濟形勢變幻莫測的情形下,企業要懂得如何規避風險。規避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構建內部財務風險防控體系,實現財務內部控制。地方國有企業可以單獨設置財務風險管理部門,針對企業的有關項目,搜集外部有效資料,結合本企業的歷史數據和自身實例,對總體風險分析評估,尤其注意潛在風險的識別,很多企業的失敗都源于潛在風險的爆發。
(四)提升資金管理水平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所以在平時企業就應該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強化財務內部控制。首先企業要建立嚴格的資金使用審批制度,所有資金必須嚴格按照資金申請使用的流程進行,督促使用部門做好資金預算,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其次就是資金使用的記錄,每一筆資金的進出都要做好記錄,有據可查,以免在出現意外情況時找不到問題根源。
(五)建立健全財務內控審計監督體系
為保證財務內部控制有效運行,企業可實行財務內控審計監督制度。每個國有企業都應該有獨立的審計部門和一批優秀的審計人才。審計監督負責人和財務內部控制負責人是不相容職務,需交給不同的人負責,以保證審計的獨立性。企業可對財務管理實行信息化監督,通過大數據來看財務管理工作是否異常。
(六)建立預警信息系統
國有企業可在財務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創建預警內控系統。在正確的范圍內,成本費用嚴格依照預算值來設置預警值,每月超出這個標準,系統就會預警,一旦超過了季度值系統會自動將報銷行為暫時關閉,并上報給管理層。預警信息系統可自動對一些硬性的指標進行監測,一旦超出就會給管理層警示,信息系統可以幫助企業的財務內控更加完善。
四、結束語
現代企業經營越來越朝著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因此管理人員要及時轉變管理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使企業擁有不斷競爭的活力。加強地方國有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可有效提升地方國企的內部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使企業整體優勢更加明顯。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其他工作的基礎,所以,地方國企應當端正態度,認識到財務內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財務內控體系、培養財務內控人才,提高自身財務內控水平。
參考文獻
[1]俞然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及財務管理創新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9):277.
[2]周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中國商論,2017,(3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