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新

摘?要: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后,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在武漢。從新冠疫情中看高考,地理學科視角下的新冠疫情又蘊含著怎樣的地理知識,下面,我就以新冠疫情為背景材料,梳理高考中可能涉及的地理考點,希望能讓考生對疫情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從地理視角更好地認識世界。
關鍵詞:疫情;高考;地理知識
一、明確高考命題思路
高考地理命題思路是以地理環境與疫情蔓延為載體、以疫情的傳播和防治為突破口,以疫情反思人地關系為統領,展現地理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在考查形式上選擇題和綜合題均有可能出現,主要形式仍然會以地理環境與疫情蔓延為背景,以區域地圖、交通線路分布示意圖及文字材料等信息呈現解題要素,用綜合思維反思我們目前的人地關系,只有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影響疫情傳播的因素
1.疫情本身特性:從新型冠狀病毒看,傳播能力強,潛伏期和無(輕)癥狀感染患者也具有傳播能力。
2.天氣條件:氣溫、降水、濕度、風向等天氣條件對新冠病毒的傳播擴散有一定影響。此次新型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風向或許會對疫情的擴散產生一定影響。
3.人口流動、人口素質、人口密度、人口年齡結構都會影響疫情傳播。一般人口流動越大,人口受教育文化水平越低,人口密度越大,病毒的傳播速度越快。
4.交通條件:現代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這樣就加速了人口的流動,本次疫情正好趕上春運,各地封城、斷路,主要就是切斷交通方式對疫病的擴散。
5.醫療條件:醫護人員的多少、醫療物資、防疫物資、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疫情的蔓延速度。
6.國家政策:國家政策、政府執行力、重視程度、社會組織能力對疫情防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應對疫情,我國政府反應迅速,執行力強。“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一次次獲得國際社會的稱贊。全國各地火速開啟‘一級響應,動員民眾團結一心,舉國應對此次疫情,使疫情防控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三、火神山醫院的區位選址
在城市功能區的布局中,傳染病醫院的區位選址很重要。那么火神山醫院區位選址的合理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通過對以下的圖文資料分析可以得出結論。
武漢市是我國重要的工業、科教基地和綜合性交通樞紐。2020年2月3日,在國家統一調度下,由多方施工單位參與、7000余名建設者歷經10天晝夜奮戰建成的火神山醫院(采用模塊化建設、建筑面積達3.39萬平方米)投入使用,創造了令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下圖為武漢市火神山醫院位置示意圖。
武漢市火神山醫院選址的合理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建設要求:①院區占地面積大,位于郊區,地價低,可利用土地面積大。②地形開闊平坦、地質穩定。③臨近主干道,交通便利,便于運輸建筑材料。
醫療要求:④交通便利,方便救治患者及醫疔物資的運輸。⑤靠近武漢城市,輻射疫區。
環境影響:⑥位于最小風頻上風向,減少疫情傳播的可能性。⑦郊區遠離市中心、居民區等人口密集區,與周圍地區有一定的綠化帶、湖泊等緩沖隔離帶。⑧靠近湖泊,風景優美,利于康復。
四、地理信息技術與疫情防控
以疫情防控為背景,高考中可能涉及考查地理信息系統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揭示疫情時空格局與空間傳播規律;
②判斷疫情擴散風險并進行及時預警預報;
③基于人口流動大數據對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病例進行追蹤;
④根據GIS的疫情信息建立應急物流管理系統、醫療物資救助系統等;
⑤疫情過后,根據數據有效開展復工復產工作,或分析疫情對社會生產結構的影響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五、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疫情的傳播不僅影響著人體健康,還會對社會經濟諸領域產生影響,專家表示,從短期來看,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都在本次疫情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流密集型的線下服務行業沖擊明顯。疫情期間,首當其沖受到沖擊的,是人流密集型的線下服務行業,如餐飲、旅游、文娛、交運、教育培訓等。
2.消費類商品中衛生防護用品銷售增長極為明顯。居家隔離期間,大眾對日用生活消費品的需求猛增。特別是口罩、防護服、消毒產品、醫療器械、醫藥用品需求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有助于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持續處于擴張狀態。
3.線上產業受益。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游戲產業、網絡直播平臺、在線視頻等流媒體網站行業流量激增,并持續走高,遇到空前的發展機遇。
六、疫情防控與環境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兩方面都深受影響,并且相互產生作用,疫情可能對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哪些影響?首先,在消費排放方面,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使用量激增,隨之直接產生大量的醫療垃圾,對垃圾分類、處理和相關的生態環境保護提出嚴格的需求。其次,在生產排放方面,為了應對疫情防控的需要,防護用品等生產企業正在恢復和擴大生產,這部分企業的污染排放可能會增加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導致生態破壞,再次,在資源利用方面,疫情發生之后,隨著復工復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如果生產和消費雙雙出現快速增長,可能會加劇資源供需的矛盾,引發資源短缺。因此,疫情的防控涉及可持續發展的的原則和具體路徑,應注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生態觀、發展觀。
參考文獻:
[1]楊佰智. 高考試題中蘊含的地理思想[J].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2015(5):38-44.
[2]鄭文佳. 高考地理試題中地理知識素養體現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