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玲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單位面臨的管理風險、經營風險和廉政風險也日益增加,內部財務審計是為單位提供監督、評價服務的,它會很好的為單位查漏補缺,降低風險最大限度保持競爭優勢,并協同其他內部管理部門構建單位的廉潔機制。
關健詞:內部財務審計? 財務管理? 內控管理? 其他管理
內部財務審計是指由單位內部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管理制度對本單位及所屬獨立核算的部門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合法、合規、相關內控制度的健全、有效,以及財務信息的真實、正確進行審查和評價的獨立的經濟監督、評價活動。
由定義可知內部財務審計的在單位管理中的作用是對單位財務等工作進行審查核實,做出評價,并根據單位的發展目標,改進完善各項會計管理基礎工作,切實保證財務信息質量,同時將審計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內控制度與經濟效益審計范疇,為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等宏觀管理服務。
一、內部財務審計對單位財務管理的作用
(一)確保單位財務信息的質量
對會計信息缺乏強有力的監督,不僅會使財務人員放松警惕,也會使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對會計信息進行偽造、篡改,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或質量較低。為了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就需要內部財務審計實施監督職能,對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規范、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等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通過與其他部門聯動,對惡意損害會計信息質量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使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可靠,確保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健全單位財務管理體系的完善
內部財務審計在工作中,會發現單位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制度問題,以及各種制度執行過程中各環節和流程存在的潛在問題,并運用取得的各種數據結合實際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用事實和數據,促使單位對管理制度、環節流程進行相關的改革和調整,使管理制度變得更加完善,進一步健全單位的財務管理體系,最終為單位整體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三)增加財務數據在單位管理的重要性
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完善性進行審計檢查是內部財務審計的重要工作,通過審查可以為單位提供相應的科學決策,從而使單位的財務風險降至最低化。利用審核后的財務資料形成審計報告,為領導決策和財務管理提供科學有效的財務數據,可使領導對單位的整體財務狀況一目了然,加強領導對財務工作的重視,更快、更好地推動財務工作的開展。
(四)增強財務人員的參與管理意識
財務工作是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財務人員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內部財務審計通過平時定期和不定期的對財務信息進行的監督檢查,促使財務人員不斷交流、學習,避免因自身失誤導致財務信息失真,自身保持高水平高素質,由被動型向能動、自主型轉變,由傳統手工操作向規范化、網絡化轉變,自覺參與單位的相關管理,當好決策者的參謀。
二、內部財務審計對單位內控管理的作用
(一)監督單位內控流程的有效性
有效的管理和業務流程,貫起整個單位的經營管理,是單位實現戰略目標的有力保障,內部財務審計必須將工作立足于單位各項工作的流程,在此過程中,內部財務審計必須“超越賬本,深入業務”,一方面可以“順藤摸瓜”,使財務審計工作更加脈絡清晰;另一方面,可以使問題解決方法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著重對單位的預算、收支、采購、資產管理、合同管理、建設項目等管理進行重點的監督和檢查,確保單位所有經濟活動的審批 、決策、執行都按現有的內部控制規定的程序和標準嚴格、精準執行,為單位的整體工作目標保駕護航。
(二)發現問題糾正弊端健全內控管理
內部財務審計人員一般首先從查帳入手,但決不是單純查帳,而是要結合查賬中發現的情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可能有問題的業務,包括業務流程環節和有關制度、措施,從中發現單位的經營管理效果、財產物資及其他內部資源的開發利用、新技術、新的收入增長點等各個方面有無可以改進之處,同時防微杜漸,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違法、違章的苗頭,對于現階段風險大以后利益也大的業務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糾正在風險面前明哲保身,不求進取的種種弊端,健全單位的內控管理。
(三)解決問題出謀劃策做好內部咨詢
由于內部部門間溝通、結構性配置、新技術等種種原因,原本合理的內控制度、流程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內部財務審計人員在同各環節工作人員交流時發現了這些已經存在的問題,運用內部監督的方法,收集證據,弄清問題的真相,將各環節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提出的因某種束縛而未能實施的好想法、好建議,形成內部財務審計的建議報告,向單位領導層報告,出謀劃策,提出有效的、建設性的建議,找到解決方案促使其變為現實,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三、內部財務審計對單位其他管理的作用
(一)在經營管理中減少損失控制支出提高效益
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欺詐、舞弊行為,保護企業財產完整,是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基本職責。通過對單位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和流程進行審查和監督,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各種錯誤、欺詐或其他原因導致的收益流失現象,防微杜漸,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違法、違章的苗頭,確保單位的經濟利益不僅能夠全面實現進而為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二)在風險管理中關注風險管理機制提出防范建議
在市場經濟下,只要有經營活動就會有經營風險存在,競爭越激烈,單位面臨的風險就越大,管理者就必須對其進行防范和管控,就要求單位審計部門結合已知財務、內控信息,運用風險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對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評價和報告,提出防范風險的建議,為管理層在了解風險的基礎上,制定風險政策,指導單位有效地使用內部和外部資源最大限度提高單位經營效益,使審計部門的目標從傳統的"查錯糾弊"到"為組織增加價值"。
(三)在廉政建設中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文化氛圍
風清氣正的文化氛圍,首先必須嚴明各項組織、工作紀律,并成為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習慣來自覺遵循。為嚴明紀律,審計部門必須同單位其他部門一起建立健全防控機制,緊盯權力資源集中、廉政風險較高的重點部門、關鍵崗位等,開展各種定項、專項審計,同其他部門配合落實“常態監督+定點監督+專項監督”“定期監督+跟蹤監督+抽查監督”等機制,真正做到按紀律工作,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同各相關部門實行聯動、無縫銜接,構建不敢腐、不能腐的有效機制。
參考文獻
[1]李歐,淺談會計.財務管理與審計的關系[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04;60-61.
[2]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2010版.
[3]財政部會計司,《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講座》2013版.孫明增,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機關的四大著力點.《光明日報》.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