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爍
摘要:近年來,地鐵行業設備系統技術在我國發展迅猛,并不斷提高了設備系統的綜合化水平和自動化水平。通過在地鐵行業應用先進設計理念,而不斷創新了設備維修維護方式。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究,以期促進地鐵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地鐵設備系統;運營管理模式
特殊性和復雜性是地鐵運行環境所具備的特點,但目前運用到軌道交通上的自動化程度相比于樓宇及工業,還相對滯后。因此說在地鐵行業,自動化技術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力與空間。就地鐵設備系統而言,大型綜合監控及管理系統是其發展方向。軌道交通提高綜合自動化程度,車站會逐步走上無人化管理之路,并能夠實現車站數據信息的共享。而且操作簡單,建設和運營成本被節省,各項優勢都能夠凸顯出來。軌道交通行業為充分發揮地鐵設備綜合自動化優勢,促進維修維護設備系統成本的降低,應積極整合分設備系統運營管理體系,實施集中管理,基于整合實現減員增效,真正實現維護設備運行成本的降低。設備運營管理體制具備科學性、現代化程度以及高度集中化,對目前分散管理運營體系進行替代將是必然發展趨勢。
1.????? 國內地鐵設備系統發展狀況
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和信號以及供電和通信等,是目前國內地鐵設備系統基本的劃分狀況。車站環境與設備監視系統(BAS)具備監控車站通風空調系統等功能。探討運營管理模式,需要以地鐵設備系統組成方式為出發點。中心層和車站層及設備層是地鐵設備系統組成因素,而通信中心系統和自動售檢票中心系統等是中心層系統涵蓋的內容,這些中心系統的運行具備獨立性,利于維護,為設備實現穩定與可靠運行提供了保證。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為自動售檢票車站監控系統、車站 AFC 系統、通訊系統與有線及無線廣播系統等)是車站層系統涵蓋的具體內容。首先,分散管理是目前國內地鐵設備運營管理模式,也就是由一支隊伍負責維修維護管理一條線路,每個設備系統和各專業間的維護都具備獨立性,處于互不干涉狀態。這樣看來設備系統綜合自動化現狀,設備運行管理模式,兩者出現極不匹配狀態,嚴重的浪費資源信息和人力。其次,各設備系統間運行也不是完全獨立的,軟件與硬件具有較多接口,這樣實施分專業運營管理設備系統會帶來很多的麻煩,無法劃分清楚接口界限職責,致使維修維護設備很難做到及時到位,從而影響到設備安全運營,甚至威脅到地鐵服務質量。
2.????? 目前地鐵設備維修維護模式
以設備系統分層狀況為依據,結合地鐵設備未來自動化發展方向,分析設備運營管理,使當前分散化管理的局面得到徹底扭轉,實現集中化管理將是必然趨勢。在設備系統運營管理中,專業概念淡化,以設備三個層級為依據,重新整合設備系統,從而把維修維護最優配置確定。
設備層:設備層專業概念取消,依據專業特點,結合分布情況,以幾大板塊來分解設備層設備,在過渡初期以若干大的板塊對其進行劃分。隨著人員數量的不斷增加,努力提高人員素質素質,提升工作標準化水平。同時,根據具體需要逐漸合并與重組板塊,最終形成的模式是人員管理的范圍縮小,人員管理專業與內容的擴大,確定人員管理區域,應急響應時間極大的被縮短。這樣徹底改變了專業區域化管理模式,節約了資源,極大縮短了急響應時間,為責任化管理提供便利。設備狀態由具體的人負責,維修維護設備質量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頭。
中心層:為更好的提升維護地鐵設備質量,組建中心管理團隊,維護各專業設備系統。服務器是此管理團隊負責完成的任務,并同時負責維護下級設備傳輸數據狀況,維護數據信息與存儲等,總之,就是對中心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車站層:建議以維護和維修來劃分車站層級設備系統工作,專門團隊負責實施完成維護車站層設備工作,設備層級維修維護人員負責完成維修及應急處理車站層級設備工作。
3.????? 加強地鐵行業設備維修維護的幾點建議
3.1?? 培養多元化管理人才
實施集中化管理模式,對設備層級人員上要求標準更加嚴格,要求其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對各個專業維修維護方法都必須掌握。因此在培養人才上,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第一階段,首先專業合并2-3個專業(基于詳細的分析研究來選擇專業,在人員、技術以及資源上,盡量實現分配最佳化)確定為一組,以1帶1的形式開展學習,上崗方式實行競聘模式。堅持培訓合格才能夠上崗的原則,不達標的人員堅決杜絕上崗,維修維護團隊必須保證整體素質具備較高的水平,在所有人員都具備較高能力前提下,縮小所管轄區域,將應急響應所配置的人員數量減少,使人員工作量能達到滿負荷。第二階段,如果2-3個專業維修維護運行真正的實現了成熟,與另外一組2-3個專業合成一組,實行1帶1互帶方式,上崗方式實行競聘模式。同時,還要堅持培訓合格上崗原則,對于不具備勝任能力人員堅決淘汰。在完成第二輪互帶培訓后,人員維修維護水平達到了4-6個專業。依次類推,促進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使管理區域逐漸縮小,將集中化管理優勢突出出來。
3.2?? 實行包干維修維護模式
縮小人員管理范圍,是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優點。在逐步縮小管理范圍下,管轄專業卻在增多,這樣實行包干管理設備分區域模式就更為適用。設備系統以區域向具體人進行劃分,每人對固定設備區域進行負責,區域責任人維護效果直接決定設備的故障率發生,便于對員工維修維護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建立包干制度需要完善的監督體系作為支撐,從而為最大化的發揮包干責任優勢保駕護航。
3.3?? 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
實施集中化管理模式,人員負責區域縮小了范圍,但提高了應急響應速度,區域內一人對多個專業負責,人員數量一定。不僅要求相關人員具備較高素質,同時,應急響應機制具備完善狀態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緊急故障一旦出現在某個區域多專業設備中,就能夠保證人員及時的響應,因此集中化管理模式離不開合理的跨區域支援方案的支持與配合。
結語:先進的設備系統與先進設備管理理念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兩者完美的結合,是最大化發揮系統運行優勢的前提,也是促進設備系統更好的服務于軌道交通事業的根本所在,是立足便捷、可靠、經濟高度,服務于每位乘客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鐵路設備維修問題與對策探討[J]. 喬天彪.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4)
[2]??? 高速鐵路信號工程建設問題分析與探討 [J]. 陳利東. 中國鐵路.2015(05)
[3]??? 軌道交通設備維修維護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 [J]. 趙軍. 設備監理.2013(05)
[4]??? 淺談地鐵信號運營維護管理[J]. 王紅光. 科技風.2010(15)
[5]??? 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特征分析[J]. 邵偉中,吳強.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