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林 朱萍 沈瓊艷 黃清清
在新時代背景下,銀行業尤其是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面臨諸多內外部壓力。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同時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是銀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內部審計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
1.????? 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1?? 審計思維固化守舊,服務意識有待加強
農商銀行內部審計人員部門平均年齡偏大,審計思維在新時代背景下未能及時轉變。一是在多年的審計工作下,審計人員存在自我感覺式審計以及慣性思維式審計。二是審計的服務意識尚有欠缺。在以往的支行全面審計中,現場審計占用了絕大多數時間,而現場審計或多或少會影響網點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1.2?? 審計信息化層次低,審計效率有待提高
在銀行經營智能化、經營方式網絡化、業務綜合化全面化的新時代背景下,審計環境發生變化后,現有審計模型不能及時更新優化、審計數據庫覆蓋范圍有限,導致審計系統篩選數據效率低、預警功能退化、審計導向不明朗等現象。
1.3?? 審計結果運用有限,審計整改浮于表面
在審計項目實施中,審計結果運用有限。一是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項目時,容易把目光局限在問題表面,就問題查問題,缺少深挖問題本質的精神。二是對整改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履行流于形式,對審計問題的整改屢查屢犯或邊改邊犯的現象。三是在審計項目結束后,缺少回頭看審計,總結問題成因。對本行的發展前景、風險防范沒有太大價值,對于本行的潛在風險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新時代背景下農商銀行內部審計的優化對策
2.1?? 轉變審計思維,助力業務發展
內部審計應始終定位于為本行的經營決策服務,以本行的中心工作為著力點,主動謀劃自身在本行經營發展中應發揮的作用。
一是不斷提高審前分析效率。在審前分析階段,充分利用計算機手段、科技手段篩選疑點數據,縮小審計范圍,提高審計效率。進入現場審計階段,更多的是和被檢查單位核實取證,壓縮了現場審計的時間,減輕對被檢查單位日常經營或工作的影響。
二是加快提升內審服務意識。近年來,本行內部審計部門越來越注重與審計對象的溝通和融入。建立并完善與審計對象的信息共享和渠道交流機制,與審計對象開展日常的雙向交流。
三是明確把握內審重點事項。審計工作除做好“規定動作”以外,側重于圍繞本行重點工作、重要事項,具體來說,內審部門每年除了全面審計、后續審計及監管部門要求內容“規定動作”外,圍繞風險防控,聚焦重點領域,貼合本行業務發展,選擇重點內容、重要事項、重大風險點開展專項審計。
2.2?? 運用技術手段,提升審計質效
持續加強信息技術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提升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一是加大內部資源整合。一方面充分利用運營、信貸、零售等前臺部門業務操作系統中的數據,整合全行資源,擴充審計系統數據庫,為搭建、優化審計模型擴大數據來源。另一方面,關注內外部各類檢查結果,認真梳理問題庫,在內部審計過程中著重關注此類風險點,提高審計針對性和審計效率。
二是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加強審計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專業化、針對性的審計手段篩選疑點數據,通過開展數據分析,排查問題和風險點,實現非現場審計與現場審計的有機結合。每年一季度是銀行的開門紅攬儲黃金時機,為搶占先機,開門紅期間銀行利率會適時調整,增加在儲蓄存款方面的競爭力。基于此,內部審計部門搭建存款利率優惠執行核查的審計模型,通過模型跑批及時發現客戶存單利率異常的現象,大大提升了審計工作的質效。
三是推動部門聯動監督。由法律合規部、紀檢監察部、審計稽核部相關成員組成合規紀檢審計聯動小組,定時召開會議,及時通報一段時期內部監督工作情況,聚焦在經營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剖析典型案例,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內部監督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資源共享聯動監督。
2.3?? 強化審計標準,推進審計成果
完善內部審計標準,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促進內部審計成果運用。
一是完善內部審計標準。強化各環節質量標準控制,切實做好審前分析、現場審計和項目總結交流工作。具體來說,在審前分析階段,針對內部控制要求及各項業務的風險點搭建對應的審計模型,跑批審計系統,篩選疑點數據;在現場審計階段,規范文本格式,建立規范步驟,形成統一的檢查標準;在審計項目結束后,內審部門定期召開部門總結會議,總結上階段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改進審計檢查內容,優化審計檢查標準。通過加強審前、審中、審后控制,提升審計效率和質量,做好合規風險“壓艙石”。
二是提升審計人員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內部審計人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內部審計部門定期組織學習,重點學習業務新規及新業務,掌握最新業務知識;學習編寫審計模型,拓寬審計思路;鉆研審計方法和技巧,提升審計工作能力。
三是強化審計成果運用。一方面,加強督促審計整改。充分運用績效管理、責任約束等手段,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考評,倒逼支行在審計結束后,積極整改,在以后的業務經營中主動合法合規,防范經營風險。另一方面,加強審計問題提煉總結。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提高預判風險轉化能力。個性問題,加強對基層網點的整改督促;共性問題,通過向本行高級管理層提交管理建議書或風險提示書的形式,及時提出管理制度或業務流程缺陷、經營管理薄弱環節。
結束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農商銀行發展的壓力持續增大,保持穩定的業務發展態勢和良好的風險防控能力是農商銀行當前的首要工作。與此同時,內審部門需要順應農商銀行發展需要轉變傳統的審計思維。內部審計應主動作為,積極應對,緊緊圍繞銀行戰略目標和經營重點,堅持“以監督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增值為目的、以科技為引領”的工作理念,全面加強審計專業能力、科技手段、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提升內部審計工作在銀行的價值貢獻度和影響力,有效地促進組織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各項業務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春香,2015:提升農商銀行內部審計職能的思考[J],會計師, (03),P56-57.
[2]張露茜,2019:對農商銀行內部審計全覆蓋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09),P102.
[3]王紅平,2019-06-18:提升農商銀行內審成效的對策[N],中國農村信用合作報.
[4]姜榮昌,2017:“新常態”下農商行內部審計發展思考[J],江蘇經濟報.
[5]劉華芳,2015:淺談改制后農商銀行內部審計監督機制管理[J],經營管理者,2(07),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