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峰
新學期開始了,一位給孩子辦理轉園的家長說:“現在條件好了,誰都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城市的幼兒園還是不一樣,一級有一級的水平?!彼脑捯鹆宋业乃伎?,現在農村的家長都想把孩子送到縣城的幼兒園,而縣城的家長都想把孩子送到城市的幼兒園。這一現象的根源何在,農村學前教育該如何發展?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多次深入到鄉鎮和農村幼兒園中進行調研。
我所在的陽信縣的教育發展,尤其是學前教育始終走在全市前列,不過依然存在一定問題。目前,陽信縣在園幼兒達18581人,擁有幼兒園173所,其中不乏規范化程度高、保教質量高、社會聲譽好的幼兒園,但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村級”幼兒園。雖然這些幼兒園為附近幼兒就近入園提供了方便,但其教育教學質量也令人擔憂,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任重而道遠。
農村學前教育資源亟須優化提升
全面教育理念落實不到位。在部分農村幼兒園中,“小學化”的教育理念依舊占據主導地位,所實施的教育在時間上超前化、在內容上學科化、在方式上成人化。這種異化的教育違背了幼兒成長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師資力量依然短缺,教師隊伍素質偏低。陽信縣經過多年的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短缺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距離“一所幼兒園配備園長、副園長和保健醫各一名,班級配備兩教一?!钡臉藴蔬€有不小的距離。此外,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素質普遍偏低,他們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了解不足,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因而未能掌握幼兒教育的特點與規律。同時,教師隊伍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專業院校畢業的教師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但總體占比較低,部分教師缺乏專業知識,教育觀念需要轉變。此外,一些鄉村幼兒園中代課老師占40%,他們的待遇偏低,工資發放不及時,因而對教育工作抱有消極態度。
優質教育資源未能有效利用。陽信縣在2015年春季完成了鄉鎮中心幼兒園的新建工程,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玩教具均配備齊全,但由于師資水平的限制,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教育價值。例如鋪設懸浮地板和草坪的戶外操場大多只用來做操、跑步,未能用以開展豐富多彩、充滿童趣的游戲活動。
家園社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一方面要加大幼兒園硬件設施建設投入,可根據幼兒園人數和占地面積等指標給予適當的補助;另一方面要加大鄉鎮教師隊伍建設投入,政府應完善幼兒園教師招聘機制,真正落實好鄉鎮幼兒教師名額分配工作。
組織專業培訓,提升師資水平。農村幼兒教師缺少繼續學習和深造的機會,而教師需要學習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需要開闊眼界、拓展思維。教育部門應定期組織專業培訓,開發內容豐富的培訓課程,例如教學法、專業知識、幼兒園班級管理和教師職業規劃等切中教師工作痛點的課程內容;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教育研討會,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開設專業培訓網絡平臺,為農村幼兒教師提高學科知識素養提供平臺支持。
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建設農村特色課程體系。農村資源具有鮮明的自然生態性和鄉土人文性,是開展農村學前教育的獨特資源。農村幼兒園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因地制宜開發利用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與社會資源,建設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幼兒園課程體系。
重視家長的教育地位,促進家園合作。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但農村幼兒家長往往沒有明確的教育意識,其教育行為具有很強的隨意性。首先,幼兒園應制定家園合作計劃,明確家園活動開展的時間、內容和形式。其次,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幼兒教師應當與家長充分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基本情況。對留守兒童要及時掌握情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用耐心和愛心溫暖孩子的心靈。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