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巖土工程地質災害作為嚴重威脅人們財產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關鍵因素,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在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發生幾率不斷加大的基礎上,要求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必須結合更加先進的科學方法,提出有效的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預控
引言
巖土工程項目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施工質量一直以來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同時巖土工程也是土木工程實踐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巖土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問題,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在實踐中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那么勢必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巖土工程的建設質量?,F階段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速度越來越快,建筑行業在其中的整體發展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所以對于巖土工程項目而言,必須要意識到地質災害問題在其中的重要性,提高對地質災害的處理力度。
1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主要分類與危害
1.1巖土工程地質災害主要分類
巖土工程引起的地質自然災害也可分為二類:一是由許多自然災害造成的原因;二是人為災害造成的。自然災害,不能由于社會需要、現代人的努力和其他相關措施就不能發生。人為因素,與人們的行為密切相關。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發生幾率逐漸增加,損失也會逐漸增加。目前,主要的地質災害包括泥石流、巖流、瞬時崩塌和地面變形,是相互關聯的,在其一種重要因素的巨大影響下,這些災害中的很容易導致另一個或多個災害的發生。因此,有效地實施巖土工程的各種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并給予足夠的重視。
1.2主要危害
巖土工程引起的多方面自然災害,具有重大的突發性災害性質。若發生,往往會嚴重威脅人們的安全及周圍的生活環境和居民的生活財產。同時,由于巖土工程施工中地質災害的泛濫和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各種施工項目的整體質量和進度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企業需要對現有的施工計劃進行定期調整,甚至重新開始規劃,這將導致整體成本的顯著增加。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生各種災害,必須重視和改進各種災害的預防和控制。
2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2.1滑坡防治技術
在巖土工程中,滑坡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地質災害。針對這一問題,需要相關人員能深入和全面的了解這一災害。相關人員需要以預防為主,遵從防治結合的原則,認真分析和研究出現滑坡的原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調查克制,解決滑坡問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控制好地下水和地表水,這樣能將水對坡體的威脅大大降低。通常情況下,如果不存在人為因素的話,那么出現滑坡的主要原因就是含水量大。如果可以將水對邊坡產生的作用消除,那么就能避免滑坡問題的發生。具體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法:第一,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控制好整個滑坡區域外圍的地表水,防止這些水流入到滑坡區域內,可以在邊界處秀患處一個截水溝,截流地表水;第二,在滑坡區域內修建排水溝,盡可能排除與曲內的地表水,防止這些水威脅到邊坡;第三,采用支撐盲溝、垂直孔排水、水品鉆孔疏干等方式,逐漸排出地下水。具體應用等方式需要施工人員能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防治措施。其次,充分了解邊坡的實際情況,改善其巖土力學強度。施工人員需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逐漸改善和優化邊坡巖土體所具有的力學強度,借此提高整個巖土體的抗滑能力,盡可能減少滑動力。
2.2崩塌防治技術
崩塌本身災難來臨迅速,威脅較大。對崩塌防治,需對對應巖土仔細檢查,看巖土是否不穩,若發現確實不穩定,應對巖土加固處理,避免巖土發生滑落,減少土體產生裂縫幾率。相較于滑坡防治,對崩塌防治難度較低,治理簡單。但是,就陡峻邊坡崩塌治理而言,其裂縫和沿途結構組合及地質情況具有不確定性,無法以人為方式很好的預控制,受卸荷裂隙區擴張、擴展影響較大,裂縫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需對危險性巖土進行清理,之后采取錨桿加掛網噴護錨固方式實現對土體的加固保護,避免崩塌發生。
2.3泥石流防治技術
我國部分地方非常容易出現泥石流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制定好恰當的避繞措施。如果無法避開這些地區,那么就需要采用以下幾種防治措施:第一,排導。在經常出現泥石流的區域,需要在其下游修建出排導溝,借此更好的阻擋泥石流,使其能慢慢改道;第二,攔擋。在經常出現泥石流的區域中,可以在溝道的上方修筑出攔砂壩,這樣才可以攔截下泥石流中的固體物質,最大程度減少泥石流所帶來的危害;第三,儲淤。相關人員可以在泥石流的下方修建停淤場,借此合理控制泥石流的流量,避免泥石流影響到下游人們的安全以及建筑。
3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預控策略
3.1動態監測
為降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發生對生命財產造成的嚴重威脅,采取合理的地質災害預控措施提升地質工程的穩定性,是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要舉措。施行災害預防概念工作,規避地質風險是控制地質災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對于城鎮多、人口密集的河流上游區域內,如果存在復雜地質、有滑坡和崩塌現象的高山和峽谷地區,要采取合理的風險規避手段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動態監測上游河段內雨量、水文,及時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在雨量大的時候如果存在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將附近的居民轉移到安全的地區內,降低生命財產損失。
3.2工程預控
以滑坡預控而言,對于小型的土質滑坡就可以運用工程防治,采取前緣支撐攔截、滑坡后緣排水的工程,從整體上提升巖土工程地質的強度,增強地基的穩定性。這種方式有利于提升巖土工程的強度達到預控的真正效果。對于地質情況復雜的地區,尤其是軟土地基很容易就會發生地質災害,為增強地基的穩定性采取合理的手段穩定地基,實現對巖土工程的合理預控和防治,讓其達到理想的巖土工程預控效果。
3.3生物預控
生物預控措施是指運用生物條件改善自然環境降低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的一個過程,改善自然環境保護生態的平衡與穩定屬于經濟性非常強的防治技術,可以降低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的投入成本,并且有很好的生態效果。對于很多地質災害頻發的地區,基本上都是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工程建設破壞形成的地區,在這樣的地區內植樹造林,保護原本的生態環境,合理放牧,禁止過渡開墾、放牧等,減少對生態環境平衡造成破壞,從理念上吻合我國當前提倡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在建筑施工上也需要樹立起可持續發展觀念,減少人為活動對自然生態造成的影響,合理開采自然資源,避免過度破壞毀壞生態平衡,造成更嚴重的生態破壞。
結語
巖土工程在中國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然有許多問題。針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研究,應詳細分析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制定更有效的預防措施,并應結合新的技術以提高總體預防水平。
參考文獻:
[1]?薛勁鋒.探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與防治[J].西部資源,2019(04):93-94.
[2]?鐘輝.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與防治[J].世界有色金屬,2019(06):244-245.
[3]?闕東明.淺談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與防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5):93-94.
[4]?宋睿智.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2):68-70.
[5]?廖何森,崔茂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對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5):223-224.
[6]?王雷.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8(3):175-175.
作者簡介:劉滿,1982年4月出生,男,漢族,甘肅蘭州人,研究方向:巖土工程。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68023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