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華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大家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不再僅僅局限于遮風擋雨和保溫取暖。而在人們對居住環境的健康要求下,各種綠色建筑技術得以在很多建筑工程中得到應用。相應地,環保和健康意識也逐漸在建筑領域得到體現。本文從節能和環保兩個方面出發,集中論述了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現狀,并就以上兩個方面的發展策略集思廣益。
關鍵詞:綠色建筑技術;環保;技術現狀
前言:
由于各類建筑施工總是產生各種建筑垃圾和廢氣、廢水。小到角磨機、沖擊鉆,大到各種特種施工設備,作業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噪聲危害。因此,長久以來,建筑行業作為環保領域的“后進生”,也經常受到各級環保部門在政策上的“特殊優待”。然而隨著新興綠色建筑技術和相關衍生材料的出現,這一問題有望出現樂觀變化;例如,很多建筑施工新興的高分子復合陶粒空心磚代替傳統紅方磚堆砌墻體,這種復合陶粒材料不僅質量更輕,可以為施工提供方面,它采用的高分子材料和新穎的空心化設計還可以有效的吸收噪音,避免過多噪聲給其他人造成干擾。因此,本文特別對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的現狀和發展策略進行集中探討。
1、綠色建筑技術的現狀
1.1從業技術和施工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綠色建筑技術也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而水漲船高。但是,由于有經驗的施工和相關技術人才短缺導致很多非綠色建筑專業的施工技術人員“半路出家挑大梁”。我國盡管對于綠色建筑技術的需求非常迫切,然而在事實上,在綠色建筑領域的發展相較于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不論技術、人才方面的儲備還是相關環保施工項目的經驗累積,都遠遠不及。綠色建筑行業技術和施工人才隊伍素質的良莠不齊,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例如,某項目中,由于給水排水系統的設計人員經驗不足,過度追求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大量使用技術還不十分成熟,可靠性還未得到充分認證的變頻供水設備。這一設計缺陷不僅導致整體項目成本超標嚴重,而且由于故障頻發,使得后期的維護成本激增。
1.2產業發展不均衡不充分
目前,不能否認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畸形現象。一方面,產業發展在地域上存在的不均衡不充分是當地居住族群的文化差異導致。而面對這種地域性質的文化差異,急躁的強行移植綠色建筑技術只會事半功倍。只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成分甚至本土民情因地制宜,將新興技術與當地特點相結合,才能做到充分發展。另一方面,綠色建筑的很多技術與傳統建筑流程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對建筑的施工理念不同,畢竟綠色建筑相關技術還未發展到可以兼顧環境保護和傳統工藝流程。這使得很多綠色建筑技術方案難以操作,從而缺乏協調性,導致整體施工進度的延誤。此外,在建筑材料的選擇方面,很多建筑開發商相比于高昂的綠色建筑材料,更青睞于價格低廉的傳統材料,這種基于成本的考量也從市場的角度提醒我們: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除了建筑施工環保效果方面,還應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1.3對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不一
隨著綠色建筑技術和相關建筑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各種應用和宣傳也是百花齊放。比如在建筑裝飾材料市場,曾有調查顯示,在各類乳膠漆的廣告宣傳中,都或多或少強調其產品的天然原料、無異味、易降解、易揮發等環保屬性,但經過抽樣調查,大部分的乳膠漆都含有甲醛、笨、烴聚合物等有毒物質。由于苦于沒有統一的環保評估標準,對于這些建材產品有多少環保屬性,無法做到量化。無獨有偶,不僅在材料方面,在施工工藝方面也存在類似問題,例如很多建筑采用新能源作為電能的替代品。然而這些太陽能、地熱能源供電效能如何,設計壽命如何,壓降波動,蓄電池存儲能力等都缺乏統一標準予以衡量。
2、對于發展綠色建筑技術的策略研究
2.1注重建立人才培育體系
對于如何建立包括設計、施工、后期維護在內的健全綠色建筑技術人才體系。首先,鼓勵各個高職院校增設綠色建筑相關專業,在建筑行業增加與環保、節能有關的課程,設置與節能、環保有關的探究項目和課題。第二點,除了在基礎的人口層面增加人才基數,相關企業和部門做好人才的招聘、選拔和后期培養也是重點之一,對于有天賦、有意愿把精力和汗水投入到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中的人才,還應該為他們搭建提高個人能力、鉆研專業知識、積累工作經驗的平臺。使后進者有師可從,工作有據可依,進而建立一個人才培育的循環。最后一點,在建立人才培育的基礎上,還應通過業務水平考核、組織技術表演賽等形式,形成競爭氣氛,互相鞭策,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健康氛圍。
2.2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合理競爭
早在2005年3月,兩會期間的相關行業代表就向能源部門提出過相關議案,并對綠色建筑技術和要點進行分析。后來國家建設部就綠色建筑技術給出了指導意見,明確了節約能源、水源、土地等資源和建筑施工排放廢水、廢氣、建筑垃圾的要求。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框架。隨著近些年綠色建筑技術的進步和新能源的興起,也需要對相關政策條文進行合理的增減改動。首先,應加大對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力度,對于優秀的環保材料研發企業,應根據項目的進展和市場的反應情況,在資金貸款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其次,還應通過政策傾斜的方式,增加綠色建筑工藝和綠色建筑材料的市場競爭力。例如鼓勵建筑單位和開發單位使用環保材料和環保工藝完成施工,采用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施工的單位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使用環保材料施工的項目,運用后可以根據其環保材料及環保施工工藝的規模,進行稅費減免。
2.3規范行業標準,優化產業結構
為了保證整個綠色建筑行業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還要有一把“刻度尺”來衡量整個綠色建筑施工工藝指標和綠色材料的技術要求。這就需要整個行業和政府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溝通。來推動整個建筑行業在環保節能方面的標準化。為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提供內在動力。通過規定合理的碳排放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敦促其他建筑施工向綠色建筑方面轉型,進而進一步促進整個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
3、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技術的環保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綠色建筑技術作為二十一世紀新興的概念型產業之一。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環保節能意識的提高,更加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終將隨著綠色節能的建筑技術走進千家萬戶。
參考文獻:
[1]?王俊勇.關于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的探討[J].硅谷,2018,(8).11-11,8.
[2]?仇保興.我國綠色節能建筑的發展前景及對策建議[J].廣西城鎮建設,2018,(1).
(作者單位:丹東市民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