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闡述《建筑的七盞明燈》中建筑的七大原則:犧牲明燈、真理明燈、權力明燈、美的明燈、生命明燈、記憶明燈和順從明燈,閱讀約翰·拉斯金的建筑美學思想。并論述其思想對當代中國的建筑設計發展意義。
關鍵詞:歷史背景環境;約翰·拉斯金;建筑美學
1.人物及時代背景簡介:
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的思想是 “工藝美術運動”的思想理論基礎。拉斯金的思想成就與他當時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19世紀的英國率先實現了工業化,技術的充分發展給人們帶來益處的同時產生不安——機械生產逐步替代傳統手工業,而科技的發展并未給工人帶來相應的安全保障,勞動環境惡劣、工傷事故等事件頻發。
因而拉斯金的思想理論對于機械化生產秉持既不安又并非完全反對的態度,認為“藝術要密切聯系大眾生活,倡導為人民的藝術設計”的主張。這種美學的觀念與他的社會觀相一致。而這些正是當時英國社會大環境特別是由經濟層面所引發的社會思潮的體現。
2.約翰·拉斯金的建筑美學思想:
在《建筑的七盞明燈》中,拉斯金對于建筑學有如下描述:首先,把人們平常接觸到的建筑物區分為“建筑”和“建造之物”,他認為一切的建筑都必須建立在建造之物的基礎之上。拉斯金把建筑的完成者分為兩類人:石匠和雕塑家,石匠對應于當代的結構工程師,雕塑家對應于當代的建筑師。下面結合《建筑的七盞明燈》的內容,講解了拉斯金關于建筑美學的七個原則。
第一盞明燈:犧牲明燈。拉斯金強調在建筑創作中一定要投入我們自己的情感,并且用虔誠的態度做出更多的付出。因為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人的精力的不斷增加便是對建筑美的增加。即使很多細節部位只有專業的人士才能欣賞,也要對那些部分進行更多的推敲和琢磨,只有細節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拉斯金認為一個優秀建筑的生成是建筑師和業主共同合作的成果。他提議一種值得思考的取舍思路:當經費不足,無法達到滿足的材料或者建造技藝時,如果用次一等的方式來替代,一定要用次一等的方式里最好的。
第二盞明燈:真理明燈。拉斯金理解的“真理”,對應到建筑學中就是一種客觀和絕對的建筑美學規則。拉斯金以“想象”和繪畫藝術舉例說明,他覺得“想象”和繪畫藝術不是“騙人的”,并指出人們很多時候口述表達不出想要的預期效果,進而會用繪畫來表達,所以繪畫也是一種交流工具。
第三盞明燈:權力明燈。拉斯金認為有兩類建筑會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類是非常珍貴精美的,常常給人一絲愛意和敬慕的感覺;另一類是嚴肅的,并且帶有神秘感、莊嚴感,就像帶有某種神秘力量,讓我們在回憶時感受到敬畏。他認為那些依靠材料的價值、裝飾的堆砌、機械結構的精巧使人們留下記憶的建筑會漸漸地被人遺忘。而建筑的威嚴感取決于塊體形狀的重量或者尺度,而不是其他纖細的形象。
第四盞明燈:美的明燈。拉斯金講到建筑美時,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他認為所有的美麗線條都是來自于自然中最常見線條。藝術模仿的應該是生物體的外部,因為這是造物主愿意讓人們看到的美的地方,而不能去模仿生物體的體內組織,因為這是藏在生物體內的,是造物主刻意隱藏的。
第五盞明燈:生命明燈。拉斯金認為生命有拓展和延伸的能力,它使被賦予精神特征的一切事物具有生命力。人們的想象力就是使建筑生命得以延續的土壤,讓枯燥無味的建筑充滿了生機。手工業為建筑的生命提供了途徑,人們在手工業的過程中全心投入,將自己無價的情感和精神注入到作品中,就賦予了工藝品特殊的價值。
第六盞明燈:記憶明燈。人類戰勝遺忘有兩種武器,一是詩歌,二是建筑,后者在某種程度上包含前者。拉斯金認為人們對待建筑的方式有兩種:其一,“使得當代建筑成為歷史”,以民居為例,要讓民居更耐久,可以在空白的石頭刻上建造者的名字,使得這座民居有紀念碑的意義;其二,將建筑作為寶貴的遺產加以保護。建筑本身應具有堅固性,因為它將記載悠久的歷史。但是拉斯金也強調,古建筑的輝煌之處就在于它身上歲月的痕跡。若對建筑進行不恰當的翻新修復,則是邪惡的、虛偽的。
第七盞明燈:順從明燈。拉斯金認為歷史上已有的建筑基本形式已經過前人的反復推敲,可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而不是憑空進行顛覆性的創新和改變。他認為建筑師應該學會社會普遍接受的風格,首先確定哪些建筑被大眾認為具有高度權威,并用心學習它們的營造方式和比例法則,然后再對不同的裝飾和用途進行分類。
3.拉斯金的建筑美學思想對中國的啟示:
百年之后,回顧與反思約翰·拉斯金的建筑美學思想,其必將對中國當代設計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啟示。本文借由分析《建筑的七盞明燈》,結合現階段的中國建筑發展的實際情況,從中發掘一些對我們中國當代建筑設計有意義的部分。
在犧牲明燈中,拉斯金認為建筑師應有責任心及犧牲的態度。但是現階段中國的建筑設計大都是量化產品,毫無設計可言。因此應樹立正確的建筑價值觀,創造有價值的建筑設計,并通過詳盡的前期調研,對癥下藥。
真理明燈、權力明燈和美的明燈都是關于建筑美學的討論。拉斯金的美學觀點深受如畫的影響,追求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英國的如畫式美學跟中國的園林美學如出一轍,在當代中國,園林的美部分得以保存,但是能否繼續延續發揚則需人們不懈的努力。
生命明燈中,拉斯金 “強調藝術與工業的結合”。在現代設計產品中加入傳統手工藝的技法可以使得產品更加具有文化內涵。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產業的融合還能夠延續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并實現更高的經濟利益。
記憶明燈是拉斯金對于古建筑的態度。廢墟如畫,拉斯金的如畫思想很多就是來源于廢墟。他對待古建筑的態度就是現在所說的修舊如舊,倡導修復出來的古建筑一定要能看出原先的部分和修補的部分。這一點與維奧萊特·勒·杜克倡導為了創新而修復的態度完全不同。這些理念放到我國來看都是很適用的,通過判斷建筑遺產的價值何在再決定選用何種對待方式。
順從明燈是拉斯金希望我們要從前人做的建筑中學習。其實就是以史明鑒,在學習中創新。在當代中國的實際設計項目中,我們對待每一塊場地,都需要考慮周邊原有的風貌肌理,將其創新再應用。
4.結語:
理論與思想大都不是憑空產生,而是有跡可循的,在充分了解時代背景環境的各個方面之后,會對于理論的演變與發展得以更好地解讀,這比單純的認識理論本身要更加透徹,也更具有歷史連貫性與思辨性。我們學習歷史就是努力追尋古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的思考方式,并從中挖掘有意義的部分對我們當今的設計提供一些借鑒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英)約翰·拉斯金.建筑的七盞明燈[M].張粼等譯.山東畫報出社,2012.
[2]?胡慧,白皓,曾超.約翰·拉斯金建筑美學思想分析[J].建筑與文化,2018(10):55-56.
[3]?金雯葉,郭友南.約翰·拉斯金設計理論思想對中國設計的啟示[J].設計,2018(22):101-103.
[4]?約翰·迪克遜·亨特,潘玥,薛天,江嘉瑋.詩如畫,如畫與約翰·拉斯金[J].時代建筑,2017(06):74-81.
[5]?虞菲.以史明鑒——從19世紀英法歷史背景看拉斯金和勒·杜克理論思想的異同[J].建筑與文化,2017(02):83-84.
作者簡介:陳燕燕,1992年8月出生,女,漢族,廣西北海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