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琰
摘要:傳統手工藝藝術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間藝術的載體與表現方式。在創意產業不斷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中,文創設計逐漸嶄露頭角,為民族手工藝的發展帶來了沖擊,同時也提供了機遇,文化創意設計與傳統手工藝設計之間存在時代差異,卻又彼此聯系。本文將從文創設計的概念意義入手,廣西傳統手工藝為例,闡述其傳統手工藝的類型與特色,并思考文創設計與廣西傳統手工藝的融合方式,使民間藝術與現代藝術融合發展。
關鍵詞:文創設計:廣西傳統手工藝;文化創意;融合
一.文創設計的概念與意義
(一)文創設計的概念
文創這一概念是現代化社會多元發展的產物,他以“文化”為基礎,將不同元素結合,以創新為形式,整合學科知識,并再造構建而成的一種文化設計。其不同的文化創意設計都有各自的內涵與特點,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拓展了文化市場。對于文創設計而言,最重要的是創意設計,只有將不同的元素與創意結合,文化才能使其蓬勃發展。文創設計將如何擁有自身代表性的內涵與特色,又應如何傳遞民族文化,是當今文創設計領域中值得探討與研究的話題。
(二)文創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文創設計是依靠設計者的靈感與想象力,將藝術作品通過不同的表現方式實現更好的傳承,若將這些寶貴的藝術單純投入到無意義的工廠生產鏈中,則會使其作品失去原本的魅力,最終導致內涵與傳統技藝的消失。文化創意設計的主旨在于文化與創造力,所以他也需要民間藝術來表現其美學特點。在豐富文化內涵同時,文化創意設計的意義也在于將智慧與生活之美相結合,實現時代生活與傳統藝術之間的相互依存,既是歷史的沉淀,又是藝術的創新。
二.廣西傳統手工藝的類型與特色
(一)廣西傳統手工藝的類型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由于我國的多民族特性而呈現出品種豐富且歷史悠久的特點,不同地域的傳統工藝美術受到其當地文化與風俗的影響,產生獨特的審美特性。其中,廣西傳統“壯族織錦技藝”及“侗族木構建筑技藝”則被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匯聚了我國11個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的代表之一。廣西傳統手工藝的類型則也包括了儺面具制作、木雕,染纈等多方面的藝術手工藝產品,例如毛南族花竹編織,山瑤族反面刺繡,侗族銀飾手工藝等,這些傳統工藝類型是我國文化傳承中的瑰寶,也值得人們的不斷挖掘與研究。
(二)廣西傳統手工藝的特色
廣西傳統手工藝藝術的特征,主要可分為三種方向:
1.從文化特征來看,其傳統手工藝圖案的表現主要在于表意以及意象的創作手法,造型多為“象生”表現,形象寫實逼真,以物象傳神。它不僅是文化為視角的藝術產品,更是廣西人民價值觀與精神體系的內在表現。例如毛南族的儺面具造型,就擁有栩栩如生,靈活自然的特征,是典型的“象生”傳統手工藝。
2.從實用特征來看,則主要考慮到傳統手工藝產品的功能需要,其工藝作品的造物目的首先是實用性,為人所用,并在其基礎上以求造型美觀,立意深刻。
3.生態特征來看,廣西傳統手工藝的內容通常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密切關聯,其元素來源于日月星辰,山間河流,人與動物等這種生態理念,這種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是原始而又科學的。而其主要表現方式體現在繪圖的內容,天然的色彩染料以及單純強烈的顏色對比當中,這種健康的生態觀也同樣適用于提倡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現代社會生活。
三.我國文創設計融合傳統手工藝的現狀與問題
(一)文創設計融合傳統手工藝的現狀
隨著工業文明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鏈對傳統手工藝的沖擊極大,導致傳統手工藝技術不斷流失。最終趨于崩潰。例如在春節期間,百姓對春節的積極性大大減少,注重的更多是春節的假期以及生意場上的寒暄,傳統藝術與文化逐漸遺忘在人們的記憶當中。加之老工匠將無法找到合適的手工藝傳承人,現代年輕人對民間傳統手工藝的了解甚少,導致我國傳統手工藝缺乏足夠的商業運作,慢慢淡出群眾的視線。
(二)文創設計融合傳統手工藝中存在的問題
文創設計在我國目前已呈現出設計多樣的狀態,但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很多文創公司為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將傳統手工藝技術用電腦制作與工業生產代替,使得傳統手工藝術失去原本的人情味。
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知識產權與產品版權的保護意識薄弱,文創設計無法有效地保護原創傳統手工藝的版權,許多珍貴的傳統手工藝作品被不良人士無端盜用,且傳統手工藝大師無法追究其責任,導致我國文創設計質量參差不齊,且失去文化傳承與傳統手工藝藝術的審美與歷史普及。
四.文創設計與廣西傳統手工藝融合的方式
(一)廣西傳統手工藝元素的導入
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多樣且種類繁多,其不同特征的手工藝也是有不同元素連接起來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體系。因此,我國文創設計可將民間藝術的文化元素整合提煉出來,融入到及相關產品當中,將傳統手工藝元素作為符號基礎,并加以靈活運用。例如,毛南族儺面具的相聲面具臉譜作為一種人類自然狀態的圖騰表現,文創設計,可通過了解不同面具所表達的內涵,運用到不同的設計產品中。將三界公面具運用到節慶祝福吉祥等創意設計中,表達人們的起伏心理。既展現出廣西傳統手工藝的內在魅力,用能夠靈活運用文化元素設計展現文創設計的文創設計產品的獨特理念。
(二)廣西傳統手工藝與文創理念品牌的融合
“工藝”既是“百工之藝”,又是科學技術生產的代名詞,是技術加工的一種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寫道:人與動物的最根本區別,在于人類能夠通過勞動適應自然,改造自然,而人類也同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傳統手工藝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建立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平等生態關系,人的任何活動都無法離開自然。而文創理念品牌也在近年來產生“以人為本”,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文創品牌可以此為切入點,將廣西傳統手工藝與品牌理念相結合。
再者,文創設計公司可通過網絡平臺調查以及實地考察等方式,挖掘優秀的傳統手工藝人,并將其作品打造成品牌形象,深入的立體的將其投放到市場環境中。并通過專業的管理運作與保護,開發推廣廣西民間傳統手工藝的歷史。文創設計公司可以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切入點,加強文化傳承,成為非遺產品開發與保護的核心力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洪流當中,如何對待傳統手工藝技術是當代社會中重要的挑戰與考驗。而廣西傳統手工藝通過一代代手藝人民間學者等形式,傳承雖從未間斷過,但仍在創意產業興起的大背景下苦苦探尋。因此,廣西傳統手工藝應結合當代文創設計,以品牌項目的方式重新進入到大眾視野,實現手工傳統手工技藝與現代文創設計的融合,開辟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丁代代.民族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對策探析——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例[J].農家參謀,2020(17):297.
[2]?徐云.民族文創產品的設計與推廣研究——以廣東連南千年瑤寨南崗排為例[J].四川戲劇,2020(04):54-57.
[3]?范周.從“泛娛樂”到“新文創” “新文創”到底新在哪里——文創產業路在何方?[J].人民論壇,2018(22):125-127.
[4]?陳澤愷.“帶得走的文化”——文創產品的定義分類與“3C共鳴原理”[J].現代交際,2017(02):103-105.
[5]?宋建明.當“文創設計”研究型教育遭遇“協同創新”語境 基于“藝術+科技+經濟學科”研與教的思考[J].新美術,2013,34(11):10-20.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廣西民族手工藝與現代設計融合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8FMZ004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