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澤
一、專業概況
(一)專業簡介
生物科學是一項需要實驗基礎,通過生命系統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來研究生命活動規律與發展的一項科學。研究對象由生物科學家根據生物的歷史、形態特征、營養方式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地位等,將生物分為若干界并進行研究。通過對本專業的學習,將能熟練掌握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能力,培養科學思維和理性實驗精神。從而擁有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并能夠在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等方面有所建樹。
我國大多數大學將生物科學專業設立在在生命科學院,與生物技術專業和生物工程專業共同發展。該專業會涉及許多知識,如植物學,動物學,細胞學,微生物學,組織學,生理學等。通過在校期間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在教學與實驗中養成理性、科學的思維,達到可以熟練研究與技術開發的水平。
(二)專業發展前景
生物科學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興邊沿學科,是科技發展進步的勝利果實,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知識背景。培養學生具有許多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在就業時擁有豐富的就業機會和選擇。雖然是新興事物,但是存在即合理,它的存在是科學發展進步的必然表現,將在國家發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生物科學專業的專業性與實踐性要求較強,可以培養在教育行業和研究行業優秀的復合型人才。大學畢業后可以擔任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企事業單位等。目前,很多的從事教育行業和研究行業的人才存在缺口,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
我國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儲存著豐富的生物遺傳資源和動植物及微生物資源,為我國研究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且,我國對生物科學的市場需求也很龐大。行業的發展由社會需求推動,需求越大,行業發展越迅速。該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大量的人才涌入,為科研事業注入了大量的新鮮血液。例如,在醫學界,我們可以通過發展基因工程、干細胞工程,研究組織技術等為腫瘤疾病探究的解決提供一些幫助。在農業上,生物科學的研究有利于培育出更加高產更加優質、口感更好的農作物,可以解決國際糧食問題。
(三)專業技能要求
生物科學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包括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大學物理、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大學生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養、中國近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這些在生物科學專業開設的課程都與生物是息息相關的。
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生物教學論等。
主要專業實驗包括動物學實驗、植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生化與微生物工程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人體及動物生理學實驗、植物生理學實驗、生物技術大實驗、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研究等。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素質;了解計算機及人文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理論和基本實驗操作方法;掌握生物學不同層次的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術;了解國內外生物科學領域的發展;熟知生物學的相關政策;掌握文獻引用、信息查詢等現代科技方法;具有實驗操作、分析實驗、實驗總結、攥寫論文等基本素養,畢業生具有參加各類生物學學術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等素質,對生物學以及相關領域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有具體研究,創造優秀的生物學工作者。
首先在選擇生物科學專業之前,就應對此專業有所了解,如:開設學科、實驗、就業前景、就業方向等方面。大一時,我們應該充分了解該專業,并且對于在大學期間能考取的證件有所認識。大二時,我們應該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實驗基本操作以及專業相關技能等。并可考取普通話、英語四級等證書。大三時,想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就應跟隨老師做各種實驗研究,提高自己學習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并對所有實驗有所總結。對于師范類學生,應提高自己教學技能,并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大四時就要專心備考研究生,盡可能做充分準備。
二、就業前景分析
生物科學就業受地區限制,就北方而言北京,西安,青島等地市場廣闊,人力資源需求比較大,更加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南方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的地區,生物科技相關專業的人員需求比較大。
一些前輩對此也做過了一些調查研究“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社會需求,同時社會需求也是檢驗人才培養效果的標準,人才培養的成果可以從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中體現出來。”“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這句話絕大多數人都聽過。生命科學領域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也的確做出了許多貢獻,不管是人類基因組的進展、還是存在爭議的轉基因技術、還是克隆技術,或者是免疫學的突破,近年來在學術研究的報道上多次出現這類前沿尖端的卓越成果,這些成果都可以作為生命科學領軍21世紀的佐證。”“生命科學近50年的發展遠遠超過了過去500年的發展,生命科學的出現、發展和存在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生命科學在科學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將會體現在人類生存發展中的各個方面。決定一個國家科技能力的重要因素是這個國家科技人力資源的數量以及科技人力資源的質量。”
三、具體職業分析
畢業生可在高、中等學校或者校外的培訓機構從事教學工作,或在科研機構從事研究工作,或在國家各級檢驗檢疫、動植物產品衛生安全與監督、生物技術高新企業、食品、農林企業等單位,從事相關技術與開發、推廣與經營或教學與科研工作。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命科學專業的就業率逐年增加,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工業、醫藥等行業對生命科學專業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就業率的逐年增加,和學生在校期間做好合理的職業規劃密不可分。
一年級應該合理客觀的了解自己,二年級應該確定好自我規劃,畢業以后,選擇考研或者工作,三年級應該有目標、有意識的提高自己,四年級應該實現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
學生在寫簡歷時,應有側重點,部分公司對應屆畢業生的英語有要求。不僅如此,部分大型制藥公司對學生在校期間是否參加實驗、是否發表論文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都有要求。在校期間學生是否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都成為考核標準。生命科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可以從事的工作極為廣泛,待遇優厚。英語較好的學生可以在外企從事研究工作。待遇和工齡及畢業院校都有著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