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凱?魏東
摘要:故障牽引教學法的基本思想是在任職教育航空裝備保障外場實踐課程的教學中,用故障作為主線,逐步引導出部(附)件的功能、結構和維護,并最終落腳在裝備維護實踐上。實施過程包括以下環節:提出故障現象,牽引功能;分析故障原因,牽引結構;排除故障方法,牽引維護。在實施過程中,教員要把握好“故障”的度,要注意引導的方法,學員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
關鍵詞:故障牽引;教學法;實踐課程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ault taection teaching method in out-field teaching
YANG Xiaokai,WEI Do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viation Maintenance NCO Academy,Xinyang,Henan,464000)
Abstract: The basic idea of the fault traction teaching method is to use fault as the main line in the teaching of aviation equipment support field practice cours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dually guide th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practic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posing fault phenomenon, traction function; analyze the fault cause and traction structure;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traction maintena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teacher should grasp the fault degre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the method, students should play a subjective and active cooperation.
Key words: fault traction,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course
外場教學是培養學員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學員熟悉裝備、熟悉保障、熟悉部隊的主要途徑,更是滿足學員崗位任職需求的關鍵要素。所以外場教學必須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外場維護課是一門針對性很強的實踐性課程,對于學員鞏固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適應部隊維護工作需要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外場維護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過不斷探索與總結,初步形成一種適合于外場維護課特點的教學方法——故障牽引教學法。
一、故障牽引教學法的基本思想
外場維護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外場維護課的學習,使學員掌握飛機維護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維護作風,以滿足航空兵部隊機務工作的需要[1]。在外場維護課中引入故障牽引教學法,就是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故障牽引教學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外場維護課的教學中,用故障作為主線,逐步引導出部(附)件的功能、結構和維護,并最終落腳在維護上。使學員在實習過程中結合飛機構造和原理的有關知識,加深對維護技術標準的理解,提高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創新能力。
在故障牽引教學法中,故障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通過提出故障現象引導出部(附)件的功能,通過分析故障原因引導出部(附)件的結構,通過排除故障方法引導出部(附)件的維護,把部(附)件的“功能”、“結構”和“維護”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學員能夠融會貫通,不僅僅只簡單的停留在維護的基本技能上,而且能夠運用所學的構造和原理的有關知識,不但明白“如何維護”,還要明白“為什么要這樣維護”和“怎樣維護更有效”[2]。
通過故障牽引教學,還能夠初步培養學員的故障意識,使其具有初步的發現故障、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以適應部隊外場維護工作的實際需要。
二、故障牽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實施過程是教學方法中十分重要的環節。故障牽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包括以下環節:提出故障現象——牽引“功能”;分析故障原因——牽引“結構”;排除故障方法——牽引“維護”。
1.提出故障現象——牽引“功能”
在教學過程中,教員首先向學員提出和本課所學科目相關部(附)件的故障現象,舉出由于這一故障而導致飛行事故的實例,進一步說明故障發生的危害及嚴重后果,從而引導學員深刻認識這一部(附)件的功能,明確它在飛機系統中的作用。使學員認識到維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并引起學員學習本課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分析故障原因——牽引“結構”
在這一環節中,教員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員結合所學的專業理論課(飛機結構和原理、發動機結構和原理)的有關知識,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進行獨立思考,分析故障產生的可能原因。在學員經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后,教員最后給出故障產生的實際原因,使學員深入熟悉本課所涉及的飛機部(附)件的結構,進一步明確它的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為做好維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排除故障方法——牽引“維護”
在深入了解了飛機部(附)件結構的基礎上,教員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從而開展教學,使學員掌握維護這一部(機)件的方法。首先,教員進行講解示范,重點講解三個方面的內容:(1)操作的方法和步驟(2)檢查的程序和標準(3)維護工作中的注意事項。然后,學員在教員的指導下開始實習,動手實踐,親身體會操作的方法、步驟。最后,教員針對學員的實習情況進行講評,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后應努力的方向。
這是故障牽引教學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充分體現出了以教學為中心,學員為主體[3],教員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三、實施故障牽引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教員要把握好故障的深度
故障牽引,顧名思義,故障只是起牽引作用,而不是講解故障。因此,教員在實施這一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掌握好“故障”這個度,故障只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用故障牽引出功能、結構和維護,其最終落腳點是維護,功能和結構都是為維護服務的,維護才是講課的重點,不要本末倒置。
2.教員要注意引導的方法
教員在實施這一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的方法。(1)引導要及時。在第一個環節,提出故障現象后,學員可能對發生故障的實例和危害比較感興趣,而不會聯想到部(附)件的功能上,這時,教員要及時進行引導,把學員的注意力引導到功能上[4];(2)要給學員提供思考的時間。教員通過舉實例、提問題等方式進行引導后,要給學員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員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展開積極的思考,通過獨立思考或相互討論獲取答案。
參考文獻:
[1] 崔德立,以開放性視野引領實戰化條件下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裝甲兵技術學院學報 2014(12):14.
[2]龐學亮,裝備構造課的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大學教育 2013(9):136.
[3]張永鋒,基于士官認知規律的裝備構造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14):105.
[4]李罡,“3+1”教學法在航空裝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2):101.
[5]劉建勛,特色主導下的航空機務士官教育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 2017(31):160.
作者簡介:楊小凱(1984- ),男,河南許昌人,空軍工程大學航空機務士官學校飛機維護教研室副主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航空維修工程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