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書寫作學習的重要性
法律文書是法律的具體應用和體現,是保障有效實施法律的文字載體和重要工具。法律文書語言是一種有別于自然語言的技術語言,要實現法律文書的特定功能,就需要選擇和使用其特定的規則及表述方法,使其所承載的內容能夠正確表達并使用。[1]
二、對本學期文書寫作練習的體會
(一)格式
1.選擇正確的格式模板
基于法律的嚴謹性,法律文書的格式是有統一的格式和樣式的。尤其對于裁判文書,其作為國家機關的公文,統一的格式有利于統一、規范全國各個地方的司法行為。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為了規范裁判文書的格式,發布了全國統一的裁判文書樣式。對于其他文書,最高人民法院的官方網站上,也有統一的格式模板。并且,因法律文書制作具有內容法定性、形式程式性的特點,任意增刪內容事項或改變程式性結構都將會影響法律文書的法律效力。因此,正確選擇合適的統一格式是文書寫作的基礎。
2.法律規范的正確引用
在進行文書寫作時,經常會涉及到對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引用。對于法律規范的引用,應當準確完整地寫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條款序號,且應當用漢字數字著名條文序號,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一條。引用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條文序號應當適用漢字數字,用漢字數字注明條文序號;司法解釋條文序號適用阿拉伯數字的,用阿拉伯數字注明條文序號。另外,在第一次引用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的,應當寫明全稱。引用次數很少的法律或司法解釋不必適用簡稱。然而,對于裁判文書的主文部分,無論其是否是第一次出現,都不應當寫簡稱,不論名稱再長都應列明全稱。
3.同一份法律文書對同一當事人應統一稱謂
對于案件的同一當事人,其可能因不同的法律關系而具有多種身份,因此對于同一當事人可能存在多種法律上的稱呼。例如在之前所做的文書練習中,倍特公司與廖翠平的案件中,廖翠平既是被告也是答辯人,在答辯狀里容易出現對廖翠平同時使用被告、答辯人這兩種稱呼的情形。為實現前后表述的一致性以及避免歧義,應當在一份文書里對同一人使用同一種稱謂。并且,答辯狀里統一使用“答辯人”的稱呼較使用“被告”的稱呼更佳。
(二)法律用語務必準確
法律文書中的法律概念是由相關法律規范予以規定的,對其的使用應當依據相關條文,準確、恰當的使用。例如還是倍特公司與廖翠平的案件,筆者在對其中《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內容進行闡述時,使用了“法定時限”這一概念,這一概念初聽時,似乎運用合理,可并無相關法律規范進行規定,其只是筆者個人提出的概念,并非嚴格的法律用語,不應如此描述。法律概念都是被嚴格規定的,不應隨意以自己主觀予以創造。因此,法律用語務必準確、嚴謹。
(三)內容的寫作
1.事實寫作應具有完備要素
對于事實內容的寫作,并非全然隨意書寫。對于法律文書而言,事實部分的寫作必須滿足相應需要的要素。但不同類型的法律文書,對于事實所應具備的要素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勞動爭議案件的裁判文書,勞動者的入職時間、是否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參加的社會保險的時間和險種等要素是應當予以明確書寫的。
2.無需用詞華麗,簡潔明了即可
法律文書用于要求簡潔,它不像文學寫作,需要使用大量修辭手法已達到打動讀者的目的,更不需要、堆砌大量華麗的辭藻。它只需要忠于事實本質,準確反映事情本身的來龍去脈即可。因此,對于事實的寫作無需用復雜的語句進行描述,簡潔明了地寫清楚即可。
3.理由陳述部分具有邏輯性
具有邏輯性其實是法律文書寫作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文書具有說理論證部分,說理并非將理由機械堆積,而是應當通過主線,以一定的邏輯線予以串聯,以此來形成完整又清晰的說理。
(四)校對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是法律文書,任何正式的文件都應被反復校對以致無誤。尤其對于法律文書的嚴肅性而言,任何多余內容、缺少內容或錯別字,將影響整份文書的效力。因此,在完成法律文書的寫作后,校對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三、如何加強自己法律文書寫作能力
文書的質量會影響當事人或者社會公眾對于案件處理的感知,因此提高文書質量、加強自身法律文書寫作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一)豐富法學理論知識
法律文書實質上是一種法律方面的運用邏輯思維的應用,文書的制作過程實際上就是“依法著文,以文論法”的過程,[2]是法律精神的具體應用與表述,帶有鮮明的專業性。對法律文書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提高與此相關的專業性。即應當具備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熟悉相關內容的法律規定。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法學專業課學習中,以扎實刻苦的態度學習,切勿敷衍。
(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基于“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無論是對案件事實的敘述,還是對理由的闡述論證,都是基于事實,運用與之相適應的法律進行分析,并在文中準確地引用法律條文作為依據。因此要想寫出高質量的法律文書,除了要擁有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還必須掌握與寫作和邏輯相關的知識。究其本質而言,文書還是一種語言表達類型的寫作,與一般文章寫作遵循著基本相同的寫作規范。以此將寫作知識與法學理論有機結合,融會貫通,才能掌握法律文書寫作的精髓。此外,由于法律文書涉及說理論證,這就要求文書的結構體系是完整且具有邏輯性。因此,對于邏輯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也顯得尤為必要。
(三)學習“法言法語”的表達
能力法律用語最講究準確,準確是法律文書語言表達最基本、最本質的要求,這也是法律文書的嚴肅性所決定的。在法律文書寫作中要仔細斟酌、慎重選用詞句,尤其是詞語之間的程度、感情色彩的偏向性。例如,對于事實的寫作通常要求準確即可,不應在其中添加帶有評價性色彩的詞語。
(四)定期甄選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公開的判決書,對其進行評述
法律文書寫作中,最能體現其理論知識和法學各科綜合知識的水平在于對法律事實的歸納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唯有進行大量的練習才能不斷提高。對于法律文書的寫作,單純閉門造車地不斷練習寫作是難以有較大提高,可通過對于高質量文書的評述以達到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最高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無論是理論的闡述還是表達的嚴謹準確,無疑是最佳的評述材料。
參考文獻
[1]蘇涵:《法律文書寫作問題芻議》,載《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6月第2期。
[2]程鳳琴:《法律文書寫作的現狀及思考》,載《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作者簡介:劉玨汕(1999—),女,漢族,江西贛州,本科在讀,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