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羲




項目名稱丨世茂天津·浪花藝術館
建筑設計丨北京日清建筑設計
設計總負責丨宋照方
設計團隊丨吳曙光、潘培成、徐濤、張宸得、董梁臣、屠雨萱
日清設計的全新作品世茂 . 浪花藝術館位于天津東部沿海的濱海新區,整個灣區的規劃“以點、線、面為基本邏輯,構建人、海、天之間的當代城市空間序列”。建筑以浪花為意象,切入“水”的主題,從海浪場景中抽取“水滴和浪花”的概念,形式海上鏡像。浪花作為原型生成建筑的整體特征,形成了建筑和自然之間的對話體系,大海與土地的交融之處,建筑具備了新的符號意義。整個展示區設計包括三大功能板塊:浪花藝術館、戶外陽光劇場和公共活動區域,每個區域都和周邊休閑沙灘相連接,建筑從沙丘和礁石層面分離出來,一種懸浮的空間結構把看海的體驗貫穿于一條完整的空間步調之中。



奧雷·舍人事務所(Büro Ole Scheeren)于9月宣布了中興通訊(ZTE)新總部大樓設計方案—“深圳潮”。一個飄浮于地表的“有機體”與周圍環境相呼應,并與當地社群融為一體。在 “浪潮”的概念下,一段“波浪”從建筑對角線的方向切入,穿越各個樓層、直抵屋頂,形成光源與空氣的內循環,讓游走在空間中的人們自然相遇。中興通訊新總部大樓極具革新精神,其懸浮主體下的廣場將水濱區域與建筑群相互聯結,進而把公共空間歸還給城市。
“極星”(Polestar)空間于今夏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正式開業。作為一個歐洲設計研發、中國制造、全球銷售的電動汽車品牌,“極星” 以先鋒創新精神、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品質生活開啟全新探索之旅。極星空間以博物館、畫廊、圖書館和教堂為設計靈感,是一處集品牌展示、產品品鑒、數字互動、無憂購車等功能于一身的創新零售空間,為使用者帶來純粹、前衛、高性能的駕駛體驗。在VR、AR技術的加持下,步入空間的人們可直觀地感受到產品細節的魅力。

為向扎哈·哈迪德以及她留下的不朽遺產致敬,TASCHEN于今年9月在國內推出她的最新版作品集—ZahaHadid.CompleteWorks1979–Today。藝術圖書出版商TASCHEN從2009年起便與扎哈和她的建筑事務所(ZahaHadidArchitects)緊密合作。作為見證她將“大膽設想變成現實”的珍貴藏本,該書幾乎涵蓋了扎哈從1979年至今的所有作品,同時新增了她逝世后才得以完成的項目和仍處在設計階段的項目,是其所有作品集中最完整的一本,現在可在TASCHEN天貓旗艦店購買。


位于墨西哥瓦哈卡市(Oaxaca,Mexico)的EscondidoOaxaca酒店是一座19世紀的古老住宅。它的12間客房中有4間位于酒店內部,另外8間位于屋外一座更具現代感的混凝土塔樓中,該建筑由著名建筑師AlbertoKalach設計。傳統與當代的相遇給室內設計工作室DecadaMuebles帶來極大的啟發,他們將極簡主義的簡明輪廓與當地精湛的手工藝相融合,并運用到酒店的室內設計中,旨在將永恒感注入傳統的瓦哈卡住宅,讓客人近距離觸摸手作文明的智慧與虔誠。

SòStudio空間事務所的作品大多以溫柔的女性視角出發,這與運動品牌MAIAACTIVE不謀而合,他們一起將全新的“運動游樂場”帶到北京三里屯太古匯,打造了一處讓女性放松自由的FUNCLUB,燃起躍躍欲試的“不嚴肅”運動精神。在SòStudio的操刀設計下,店鋪以大面積奶油黃為主色調,隨心情變換的照明創新極具感染力,不斷點燃女孩們的運動心情。粉色的拱門、自由跳躍的抽象圖形和斑斕的拼色地磚,生動有趣的細節洋溢著夢幻的氣息,讓人迫不及待地擁抱多巴胺帶來的快樂。

CC-Tapis新發布的地毯系列“光譜”(Spectrum)靈感來自銀河系,吸收了復古太空、電競游戲的視覺元素。“光譜”系列中的地毯將羊毛、絲綢、亞麻布、棉布、蘆薈和金屬纖維一起編織,創造出一束束來自外太空的光芒。今年出爐的產品大片中,“光譜”變身“華麗房間”(Spect/Room),以光作為建筑和裝飾元素,重構色彩、家具和空間之間的關系。StudioMILO打造的一系列“房間”場景,凸顯出地毯是不同顏色間相互作用的理想載體。

Salon Alper Derinbogaz設計團隊為伊斯坦布爾的Y?ld?z技術大學設計了預防新冠流行病的辦公空間Ecotone。Ecotone以地理術語命名,用于描述一個生態系統與另一個生態系統相遇的位置。這些辦公室將坐落在紡織學院和校園內的教學樓之間,并提供學習場所。設計師介紹說:“Ecotone提出了一個預防傳染病和可持續辦公建筑的新范例,將外部區域、綠植和需要隔離的辦公區域整合在一起。”該項目旨在開發一個更好的辦公環境,優先考慮個人和團體工作的衛生和安全。


香港設計師王士維一直以具有高度創新的視野和敏銳的商業嗅覺著稱,新書《王士維| 建藝幻想曲》,以豐富的圖片和文字充分展示了其設計特點和理念。全書分為“夢幻山水”“白洞”“百姓宮殿”“幻想曲”四個部分,其中包括影院、住宅和商業店鋪等不同類型的設計作品和設計師王士維撰寫的關于建筑設計理念的文章。在這部“幻想曲”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他的設計世界中充滿瘋狂的色彩和豐富的形態。
“紙張的強度可以與木材相媲美。”設計師張穎(音譯,YingChang)創作的“延展”系列(MalleableStatecollection)是一套紙質家具,包括架子、鏡子、桌子等。設計師將一張張紙用膠水分層,制成可塑性極強的合成材料,可以用來創作各種有機造型。每件作品的輪廓與紙張的獨特屬性相呼應,鏡子底部、凳子框架上精心折疊的條帶細節更是強調了紙的質感。設計師表示,紙是最常見的廢棄材料,如果將其黏結在一起20到30層,它會變得更堅韌,可循環再利用。

在速度催化出的本土家居產業環境中,不同圈層文化間的摩擦與機遇并存。第35屆深圳國際家具展的“設計東西”(DESIGNEW)展覽聯手設計師與工廠型品牌,以截然不同的雙視角回應了這場極具本土特色的創意聯動。策展人蔡烈超、任鴻飛和趙云以“極·致”為主題,與另外11位設計師、8家工廠一起打造了50多件作品。他們表示,設計師與工廠的此次合作打破了獨自生長的產業現狀,設計師可以看到更多落地的可能性,工廠也提升了工藝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