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喆
摘要: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各種新聞形式也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下廣播新聞作為一種傳統的媒體形式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因而實現廣播新聞的穩定良好發展也就十分必要,也是廣播新聞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就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發展進行分析,從而使廣播新聞的發展取得更好地成果,實現廣播新聞的持續穩定發展,進而促使整個媒體行業實現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新聞;發展
引言
在廣播新聞制作及傳播過程中,廣播新聞采編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及內容,對廣播新聞的傳播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需要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掌握合理的技巧。在當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廣播新聞采編有新的要求,需要采編工作人員有效創新采編技巧,更好地進行廣播新聞采編,使其更符合融媒體時代的特點,為制作及傳播新聞提供更好的支持與基礎。
1新媒體背景下廣播新聞的變化
在目前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新聞雖然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但是新媒體的出現對廣播新聞的發展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實現廣播新聞發生較大程度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廣播新聞具有更快的傳播速度。對于廣播新聞而言,其相比于報紙及電視等傳統媒體表現出的優勢就是新聞信息傳播方面具有更快的速度,尤其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通過對新媒體技術進行應用,新聞信息傳播表現出新形態,可使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并且在實際傳播過程中可使時間及空間均得到大量節約,使得信息傳播具有更快速度,并且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其次,廣播新聞具有更先進的傳播形態。所謂新媒體就是在利用信息技術及網絡及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衛星、網絡及無線電等途徑將新聞信息及娛樂服務提供給用戶的一種新型傳播形態。在這一傳播形態中,用戶能夠利用電腦及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隨時隨地進行新聞信息的觀看,接收新的新聞信息。對于傳統廣播新聞,智能利用電子音頻技術,將有關新聞信息相信號覆蓋區域內受眾進行傳播,在新媒體背景下可將數字網絡技術應用到廣播新聞中,使其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并且也能夠增強傳播效果,延長傳播距離。最后,廣播新聞的信息獲取更便捷。在以往的廣播新聞傳播中,用戶所使用的主要接收媒介就是收音機,并且所接收的信號要在覆蓋區域內,因而受眾接收新聞信息也就比較受限,而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用戶可通過手機及電腦等進行信息接收,并且也能夠進行信息發布,可使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
2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發展的途徑
2.1轉變廣播新聞節目傳播觀念
為了使廣播新聞節目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促使其適應新媒體的發展進程,傳統廣播新聞工作者應轉變節目傳播與運營的觀念、拓寬節目傳播的途徑。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肅清該行業內的發展亂象,帶領新聞人走出節目制作的舒適圈,做精品內容在當前時代的背景下顯得十分重要。廣播電臺對于內容的指向性應作出戰略調整,應對聽眾的節目喜好做出民意調查,做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節目,來提高聽眾收聽節目的樂趣。比如交通廣播與文藝類廣播是當前廣播節目收聽率相對較高的兩類節目,可吸引“有車族”和年輕一代對于節目的支持,數據表示2018年我國車載廣播用戶為4.01億,平均日播放時間為104分鐘,成為當前廣播新聞電臺的發展的新方向。
2.2創新新聞采編多元模式
在融媒體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開展廣播新聞采編工作,還需要注重對新聞采編模式進行創新,實現新聞采編多元化模式。具體來說,需要在新聞采編中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當注意充分調查分析廣播媒體的受眾情況,了解人們感興趣的新聞類型及新聞形式,根據受眾的實際需求進行新聞采集及編輯,同時需要加強對新聞采集及編輯質量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制作比較受歡迎的廣播新聞節目,使廣播新聞采編的作用得到更好的體現。另外,在目前融媒體時代不斷深入發展的形勢下,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當積極轉變以往的新聞采編模式,及時快速地處理已經掌握的一些新聞素材,與人們的閱讀習慣及收聽習慣相結合,實現科學合理的新聞編輯,使傳統媒體編輯與新媒體互動有效結合,從而使廣播新聞受眾的需求得到滿足,實現更理想的新聞傳播。其次,對我國傳統廣播新聞而言,主要就是利用收音機傳播新聞信息,受眾群體以汽車駕駛員為主,因此在廣播新聞發展中車載廣播成為了重要的載體。在當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可利用手機平臺發布及傳播廣播新聞,因此采編人員在進行新聞采編時應當與智能手機傳播特點相結合,注意對現代化網絡語言的合理應用,這樣才能使新聞采編內容更符合現代人的品位,也就能夠更好吸引受眾,使廣播新聞傳播產生更理想的效果,更好地實現廣播新聞采編的理想目標。
2.3創新廣播新聞采編內容
首先,廣播新聞采編要在創新節目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自我調整。新媒體在傳達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同時也擁有更多的受眾,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新媒體作為黨和國家輿論宣傳的新陣地作出了新貢獻。傳統媒體由于受到自身劣勢以及新媒體沖擊的雙重因素影響,并不能夠進行及時傳播,影響了傳統媒體的地位。因此,廣播新聞行業要注重轉型的力量,在創新節目的基礎上對自身工作進行相應改進,相關管理層應懂得“放手”,讓年輕的、更適合新時代發展的新聞采編人員進行新聞采編,對形勢做出準確判斷,促進廣播新聞行業的發展。其次,傳統廣播新聞的轉型還要繼承傳統優勢,對新聞采集進行嚴格篩選,保證新聞節目質量,發揮質量優勢,保證長遠發展。對于新聞內容,編輯一定要用心,將廣播內容深度化,爭取在全新的平臺上不僅在形式上還要在內容挖掘上給予受眾新鮮感。由于廣播接收信息是以聲音為主。
2.4深入聽眾需求加深與聽眾的互動
廣播新聞節目具有聽眾高互動性的特點,節目一般會借助聽眾與電臺主持之間互動的趣味性吸引聽眾收聽節目。因此傳統新聞節目運營者可借助新媒體平臺與受眾互動的優勢,加強與節目聽眾的聯系,其中利用新媒體平臺設置節目評分和評論機制,根據聽眾在新媒體平臺上的留言,獲取聽眾所需的節目定位信息,并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形式,建立節目忠實聽眾的粉絲群等,傾聽粉絲對于新聞傳播角度的不同見解,并安排當期節目編導與聽眾做更為深入的觀點探討,從而增強聽眾黏性,發揮聽眾互動性對節目推廣的重要作用。
結語
在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新聞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因而實現廣播新聞的更理想發展也就十分必要。因此,廣播新聞工作人員需要清楚認識新媒體背景下廣播新聞發生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選擇有效途徑及方式促使廣播新聞得以更好地發展,使其更好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及要求,取得更滿意的發展成果。
參考文獻:
[1]?林彥余.新媒體環境中廣播新聞的發展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1):255-256.
[2]?秦雅琪,程瑜.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20(01):62-63.
[3]?崔成哲.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發展探析[J].科技傳播,2019,11(11):21-22.
[4]?余岱杉.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業務的應對及創新策略淺談[J].新聞前哨,2019(10).
[5]?熊波.新媒體時代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3.
[6]?申啟武.全媒體時代的廣播發展趨勢[J].中國廣播,2012(2):36-38.
(作者單位:濟南雅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