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羅心
摘 要:寓言故事是文學中的一種特殊的體裁,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極為常見。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在寓言類文本授課時,普遍講述寓言類文本的字面含義,對于寓言類文本背后所彰顯的深刻人生哲理卻很少拓展,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充分發(fā)揮寓言類文本極強的教育意義。通過寓言類文本教學,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寓言故事所表達的人生哲理是學習寓言的目的,課標對于寓言類文本的教學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找到寓言類文本教學的有效路徑,成為教師們亟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關鍵詞:寓言類文本 教學 著力點
寓言是一種文學的體裁,它往往通過一些諷喻性的故事來表達一些人生的道理,故事性只是寓言的一個外在的表現(xiàn)。寓言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表達方式,言簡意賅地表現(xiàn)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由于其獨特的教育性,使得其在語文的教材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只有對寓言類文本教學的深入研究,才能探尋到寓言類文本教學的有效著力點,讓寓言類文本的教學更豐富、更有意義。
1 寓言教學的特點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寓言類文本的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進行有效的寓言類文本的教學,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最終效果。因此,了解寓言教學的特點對于進行高效地寓言教學非常重要。寓言教學的特點基本上有以下幾點:
1.1 寓言類文本諷刺性和教育性強
寓言類文本真正的價值就是其諷刺性和教育意義。寓言故事本來就是一種區(qū)別于其他文體的一種體裁。它的出現(xiàn)本來就是為了通過一些諷刺性的故事給人們以啟迪。而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語文教材中,也是為了啟迪學生,讓他們通過有趣的形式了解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這樣學生們對于它的接受程度遠遠高于教師和家長無謂的說教。
1.2 寓言類文本具有哲理性
寓言故事是我國幾千年智慧的結晶,其中包含著很多古人的智慧,往往一個簡單而又短小的一個故事,其中包含著很強的哲理性。寓言類文本的內涵極其豐富,因為它的趣味性,能充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故事雖短,但是在故事之外仍然有很多的言外之意需要去慢慢體會,體會其中的人生哲理。
1.3 寓言故事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xiàn)力
寓言故事雖然是一個結構簡單的小故事,但是其中往往運用很多的修辭手法,常涉及到比喻、夸張、象征、擬人等修辭的運用,恰恰是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寓言文本中的主人公極富表現(xiàn)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不應該僅僅對于故事的含義進行了解,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們對于其中修辭手法的應用予以關注,這對于他們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2 寓言類文本的教學有效路徑
2.1 從基礎抓起
在進行寓言類文本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們而言,最首要的問題就是對于生詞的掃除。熟悉文本內容,排除生詞干擾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寓言類文本的教學包含著很多的方面知識,例如修飾手法,人生哲理等等。為了保證寓言類文本的教學可以順利開展,教師應該首先著眼于基礎知識的積累,排除學生們的生詞,打牢語用基礎,為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只有把學生的基礎夯實牢固,才能夠在今后的教學訓練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寓言類文本教育,使學生可以更深層次地了解寓言類文本中的人生哲理,進而將所學到的哲理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做到靈活應用。
2.2 教學與實際相結合
文學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寓言類文本也不例外,其也大多來自于實際生活,再將其進行文學化的修飾,編制成故事流傳。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于寓言類文本的諸多極有深度的哲理認知不足,直接教學的話,學生們會出現(xiàn)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現(xiàn)象,教學的效率會大打折扣。在實際教學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可以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們可以更快地理解文本中蘊含的道理,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樣對學生來說,可接受的程度也更大一些。
2.3 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背景下,教師不能再進行填鴨式、師講生聽的慣有模式了。這樣古板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們掌握知識是不利的。如何讓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呢?讓學生參與進來,親身體會,才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感同身受。寓言故事的情景往往比較豐富,教師也應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例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們擔任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課堂上將語言故事中的情景再現(xiàn),讓學生們親自體會寓言故事中主人公所經歷的一切,讓他們感受寓言故事中的真實情感。
2.4 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與總結
在進行寓言類文本的教學時,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多的應該著眼于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yǎng),讓學生積極思維,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寓言類文本的教學,從短期來看是要達到學生感悟其中人生哲理的目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進行發(fā)散性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們獨立思考與總結的能力。因此,寓言類文本的教學應該更多地著力于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上。在學習完一個寓言故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們獨立思考與其蘊含哲理相類似的寓言故事,并與大家分享。
3 結語
總之,進行寓言類文本的教學,首先要了解寓言類文本的特點,根據其特點進行針對性與高效性地教學。從“基礎抓起”、“教學與實際相結合”、“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和“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下功夫,讓它們成為寓言類文本教學的有效路徑。通過以上幾點的強化,學生們可通過學習寓言故事,領略到寓言故事的獨特魅力,理解其背后的人生哲理。在學完之后,鼓勵學生積極反思及總結,這樣才能使寓言類文本教學更有深度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衛(wèi)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寓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 課外語文,2017(24):89-90.
[2] 曹偉偉.小學語文寓言教學策略的研究[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