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巍
摘要:建筑工程項目在基礎施工的過程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較為常見,且應用效果也較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承載力,因此,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行業需要加強對鉆孔灌注樁技術的分析,明確其應用優勢和應用流程,研究技術的優化應用措施,最終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設水平。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鉆孔灌注樁技術;具體應用
一、導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程加快,科學技術的應用力度越來越大,我國建設行業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動力。在進行建筑施工工作時,要應用各種各樣的技術,才能夠完成實際工作,其中就包括鉆孔灌注裝技術,一般來說,灌注樁技術也有很多種類,所需要的技術操作方式也各有不同,其具體應用情況和所在區域也有很大關系,因此要根據實際狀態進行技術類型的選擇工作,也要做好施工細節的檢查工作,從而才能更好地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只有更為完善地進行應用體系的研究工作,才能更好地進行施工實踐工作。
二、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主要作用
(一)使土層結構不易發生變形問題
由于運用混凝土為基本材料所形成的樁體,其基本滲透能力和壓密能力都更好。在進行實施工作時,因為不同地區的地質環境不同,所體現的工程形式也不同。一般來說,可以更好地實現土層結構的穩定性能,也就是不易發生變形問題。在開展灌注樁的施工工作時,要根據施工場地周圍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施工方案的調整工作,從而確保灌注樁較為平衡,才能更好地提升土層結構的穩定性,從而不發生變形問題。
(二)施工成本相對較低
通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不僅可以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解決,而且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地形條件進行不斷的優化,另外,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噪音也較低,因此,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幫助施工單位解決施工成本。最后,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整體的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進而節約工程成本。
2.3具有較好的滲透性能
通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其首要優勢就是具有較好的滲透性能,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可以將樁基和土壤層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此,建筑工程的地基也更加的牢固。另外,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進行施工還可以對注漿進行加壓,也可以提高地基的牢固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滲透性。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安裝鉆孔機與定位
安裝鉆孔機之前,先檢查鉆孔機的基礎,確保安裝足夠穩固,以免施工中發生樁偏心、傾斜或者鉆孔機傾斜的問題。當地基有坡度或者地層較軟時,先用推土機推平,再采用枕木或者鋼板來加固。正確安裝鉆孔機、準確定位中心位置在預防樁位不準中非常重要,當鉆孔機有鉆塔時,先配合鉆機動力與附近的地籠來初步移動鉆桿,再用千斤頂架起機架,準確定位,確保鉆頭、起重滑輪與護筒中心處于同一垂線。鉆機位置偏差控制在2cm以內。將樁位對準后,將鉆機橫梁墊平,拉纜風繩。
(二)灌漿的制作和施工工作
一般來說,在進行混凝土灌漿的配制工作時,加入水的含量要比水泥漿的含量更多。在做好初始液體的澆筑工作之后,進行密封處理,確保和外界環境隔離,進而進行漿料的壓縮工作,之后進行后續工作。在開始灌注裝施工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實際施工狀態和相關技術數據,預測灌注壓力并且進行科學設計。做好漿液的質量掌控工作,提升漿液凝固后的穩定性能。在進行灌注工作時,一定要做好時間計算工作,也要做好灌注施工的監管工作。一般來說,在完成灌注工作半小時內,不要再次倒入漿料,從而確保水泥漿的預應力達到標準,最后進行封閉處理工作。在整體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封閉處理的時間,根據施工實際狀態選擇合適的工作方式。比如施工區域面積較小,那么就可以利用建筑原料進行原始制造工作。在攪拌機中完成水泥攪拌工作之后,再進行樁體的灌注工作。這可以提升水泥漿預應力的支撐力度。在進行后續填充工作時,也要做好鉆孔內部深度的控制工作。
(三)埋設護筒
孔壁坍塌一旦發生就會直接引起鉆孔失敗。鉆孔深度較高時,靜水壓作用引起地下水位以下孔壁土坍塌至孔內,甚至會出現流砂的情況。護筒能增加孔內靜水壓力,防止孔壁坍塌,除了這一作用外,還具有引導鉆頭、固定樁孔位置、保護孔口地面以及隔離地表水等作用。常用的護筒材料包括鋼筋混凝土、鋼以及木等,護筒要不漏水,足夠堅固,內徑要大于鉆孔直徑,通常而言沖抓錐、潛水鉆要大40cm,旋轉鉆要大20cm。材料的選取上多采用鋼護筒。為了確保鉆孔樁剛度足夠,減少變形的發生,要在護筒的上中下部位加焊鋼筋以確保剛度足夠。埋設護筒時,根據標準確保樁位中心與軸線對稱,底部與周圍緊密聯系,控制埋設深度在100-150cm內,頂面超出地面30cm,位置誤差不超過5cm,傾斜度不超過1%。
(四)清孔施工
清孔施工是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過程中的較為重要的流程,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員在進行清孔施工的時候,需要分兩次進行,并且在清孔施工完畢以后,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單獨的驗收,保證清孔施工符合實際的施工要求和設計要求。第一次清孔的時間一般需要控制在40min左右,第二次清孔則在鋼筋籠安放完畢以后。在清孔施工結束以后,施工人員需要馬上進行混凝土的澆灌施工,以此來保證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效果。總而言之,鉆孔灌注樁技術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已經較為成熟,施工人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加強以上各個施工環節的聯系,優化施工流程,保證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到位,最終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五)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
制作鋼筋籠之前,對鋼筋質保材料進行檢查,將復檢工作做到位,待檢查合格后再按照施工規范與設計要求來對鋼筋的制作質量、數量、規格、長度以及直徑等進行驗收。由于鋼筋籠吊放后需要在鉆架底梁上暫時固定,所以需要根據底梁的標高來確定吊環的長度,這就要求檢查底梁標高,對吊環長度進行復核,從而為鋼筋埋入標高提供保障。確保鋼筋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后,進行鋼筋籠的制作。嚴格按照圖紙來制作鋼筋籠,要對截斷、焊接、除銹、彎折以及調直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控制。選擇鋼筋籠的主筋時多采用整根鋼筋,較少將兩根鋼筋焊接后使用。焊接末端不能有彎鉤,確保搭接長度足夠。詳細測量主筋的相關數據,包括間距、直徑以及順直等,嚴格控制誤差。吊放鋼筋籠之前,采用探孔器對鉆孔深度進行探測,確保孔壁無坍塌、無障礙物,確保鋼筋籠得以順利吊放。吊放鋼筋籠時,注意不能與孔壁發生碰撞。當發現吊放受到阻礙時強行加壓下放可能會引起鋼筋籠變形或者坍孔等情況,要停止吊放并分析原因。當發現成孔偏斜引起阻礙時,復鉆糾偏并對成孔質量進行再次驗收,之后再次調放。
(六)灌注水下混凝土
檢測、檢查成孔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確保滿足灌注條件之后開始灌注。嚴格控制首次灌注時間,于8-10min內完成首次灌注,間歇灌注時間控制在30min,控制灌注速度為5-20m/s,灌注混凝土時要做到不能停頓。
四、結束語
總之,鉆孔灌注樁施工要結合該技術操作特點以及現場實際選擇灌注器材,精確測量各種數據,全程監控鉆孔灌注的全過程。根據質量控制標準施工,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補救措施,從而為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葉迎偉.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03):113+118.
[2] ?周凱.關于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四川水泥,2015(12):123.
[3] ?文高飛.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J].中華建設,2019(02):160-161.
(作者單位:遼寧北方環境保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