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20年1月1日起,為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各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上海、天津、廣東、安徽、湖南等近30個省份(直轄市)在官網發布具體調整方案。遼寧、河北、江蘇、安徽、廣東等地規定7月底前落實發放,寧夏要求最晚于8月底前將調增的養老金足額發放到退休(職)人員手中。
已出臺方案的各省份此次采取的依然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方式。
“今年減免社保費的力度和規模空前,全年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預計減費1.6萬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減收就占1.5萬億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說。
因此,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無疑將進一步增加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承壓能力,養老金能否確保上調、按時發放,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聶明雋表示,從總體上保證發放是沒有問題的。得益于經濟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積累了比較可觀的“家底”。截至6月底,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4.77萬億元,預計到年底還能保持3.8萬億元以上的結余,此外還有2萬多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整體支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7月14日,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關于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此次養老金調整范圍為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含退職人員)。
根據《通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50元,這是第一項調整標準。在此基礎上,第二項調整標準為退休人員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每滿1年月基本養老金增加1.4元,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記為1年(繳費年限計算到月),同時,按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再增加1.5%。
第三項調整標準向70歲以上老人傾斜。《通知》指出,對2019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至8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23元;對2019年12月31日前年滿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34元。
《通知》還明確規定,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繼續按照規定予以傾斜,認真落實相關解困標準。對于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湘政辦發〔2003〕44號文件和湘勞社政字〔2007〕15號文件規定參保的國有農墾企業和農林企事業場所退休人員待遇調整辦法和標準同上。
(綜合《工人日報》《湖南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