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時,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田心坪村95后大學生劉志鵬走進荷花蝦養殖基地,放眼240畝水塘,這位新一代“養蝦大王”算了算營業額,腳步輕快起來。
“我們這里土質差,種地不劃算,但屬于環洞庭湖區,水質好,小龍蝦個頭大、色澤鮮亮、肉質鮮美,準保‘吃貨一吃難忘。”95后大學生劉志鵬一畢業就卷起褲管進水塘,當起“養蝦大王”。
田心坪村曾是望城區喬口鎮眾所周知的“渙散村”,村里有“三多”:村級負債多、上訪告狀多、矛盾糾紛多。2018年年底,田心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流轉2510畝土地,和湖南土流網合作,招募到8位“養蝦大王”,劉志鵬就是其中一位。
剛畢業的大學生能不能行?起初沒多少人愿意跟著劉志鵬干,覺得他太年輕,沒經驗。認準了養蝦的劉志鵬,一門心思琢磨養殖技術。一到周末,他就邀請攝影俱樂部、房車俱樂部的“吃貨”參加喬口荷花蝦宴,搞直播、攝影、做短視頻,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他說:“體驗式休閑游融合鄉村旅游、小龍蝦美食文化,不僅可帶動小龍蝦的銷售,也可幫助周邊村民銷售土雞、土鴨、綠色蔬菜。”
“小年輕”還真干出了“大買賣”。一年下來,劉志鵬從“白凈小生”曬成了“黑小伙兒”,荷花蝦沒有辜負他的付出。2019年,他帶領20戶蝦農實現近200萬元的營業額,凈盈利80萬元,蝦農一年最多增收8萬元。
如今,從水塘取蝦到烹制后出現在夜晚的“吃貨”碗碟中,只需3小時。夜經濟餐桌上,小龍蝦號稱“最好的社交食物”,從“野蠻生長”到在全國率先推出養殖、烹飪、視覺、質量溯源體系等一體化的荷花蝦系列標準規范;從荷蝦共生的種養模式到培育集養、加、銷、研、學、游于一體的荷花蝦全產業鏈。目前,望城區荷花蝦養殖規模近7萬畝,經營主體240家,2000余位農戶參與生產經營,年產可達1200萬斤,綜合產值10億元,參與養殖的農戶平均每戶凈收益超4000元。
(洪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