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總醫(yī)院(518055)王麗
廣東省深圳恒生醫(yī)院(518102)倪英
妊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伴隨著一系列心理、軀體的變化,如胎動及腹部負重感增加等,產婦易產生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1]。而產婦情感層面的負性情緒會誘發(fā)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導致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宮縮乏力等影響分娩,加大其產后出血發(fā)生率[2]。此外,臨床上產婦由于母親角色認同缺乏、心理負擔大等,導致睡眠質量不佳,嚴重影響產婦的產前準備及產后恢復。目前臨床上對產婦主要進行軀體層面的護理,有眾多細節(jié)未加以重視及干預。現將具有科學、系統、全面、有效的細節(jié)化護理運用于產婦中,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2018年3月至我院的5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頭位單胎。②宮頸發(fā)育水平良好。③無嚴重心肺疾病及并發(fā)癥。④無精神障礙、神志清楚。⑤骨盆大小正常。通過不同護理模式分為實驗組24例,對照組26例。其中,實驗組年齡22~40歲,平均(33.22±4.33)歲,孕周36~41周,平均(38.72±5.24)周,初產婦18例,經產婦6例。對照組年齡20~41歲,平均(32.93±4.53)歲,孕周36~42周,平均(38.65±4.96)周,初產婦19例,經產婦7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如:①介紹科室環(huán)境、管床醫(yī)生、護士等,為其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②觀察產婦生命體征變化及胎動、胎心情況。必要時給予心電監(jiān)護及胎心監(jiān)護。③產婦產前給予講解分娩機制、相關分娩時的配合,消除其緊張感。④做好常規(guī)護理及對癥處理。實驗組運用細節(jié)化護理。如下:①認知干預。根據產婦的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措施,告知產婦分娩相關知識及流程,理解能力較強者,護士可以口頭宣教、發(fā)放健康處方為主,涉及配合動作時以身示教,幫助產婦加深理論認知,減輕心理壓力。理解能力較差者組織其至示教室觀看視頻及動畫等方式進行宣教,每日一次,一次20min,護士在播放過程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鼓勵產婦提出問題,耐心解答其問題,減少其恐懼,觀看結束后囑產婦復述今日視頻要點,對未掌握者由護士進行指點,并做成相關的小冊子供產婦溫習。②心理干預。每晚七點播放一首產婦喜歡的輕音樂,如《高山流水》,護士在一旁以旁白者的身份引導產婦進入冥想狀態(tài),即產婦閉上雙眼,在護士的引導下隨著音樂節(jié)奏進行想象身處大自然中,感受鳥語花香、高山流水等,每次30min,每天一次。③正能量支持。每日為產婦朗誦一段《讀者》中激勵性文章,向其傳達正能量,每日一次,一次20min,向產婦解釋其含義,鼓勵其平復自己內心,使自身思維能與語錄達成互動,幫助其快速進入母親角色。④產后護理。根據產婦產后疼痛情況遵醫(yī)囑進行用藥。程度輕者可轉移其注意力,如播放音樂、交談等。指導產婦盡早進行哺乳,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沒有及時泌乳者,指導其用指腹沿著乳腺管走向進行縱行旋轉按摩。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產婦的睡眠質量評分。睡眠質量評分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進行評估,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效率、安眠藥物、期間功能等七項,總分為21分,每項總分3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3]。②兩組產婦的負性情緒。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負性情緒越重[4]。③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利用容積法進行計算。
附表 兩組產婦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附表 兩組產婦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入睡時間 睡眠效率 安眠藥物 日間功能 睡眠時間 睡眠障礙 睡眠質量實驗組 24 干預前 2.74±0.53 2.23±0.64 2.45±0.54 2.33±0.52 2.23±0.44 2.33±0.52 2.24±0.55干預后 1.54±0.25*# 1.43±0.44*# 1.25±0.34*# 1.34±0.43*# 1.33±0.33*# 1.45±0.34*# 1.13±0.44*#對照組 26 干預前 2.34±0.65 2.54±0.24 2.33±0.54 2.24±0.53 2.54±0.75 2.24±0.43 2.34±0.65干預后 2.24±0.43* 2.34±0.54* 1.83±0.34* 2.12±0.25* 1.82±0.44* 1.83±0.54* 1.82±0.64*
1.4 統計學方法 經SPSS18.0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產婦在干預前各睡眠質量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各睡眠質量因子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附表。
2.2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負性情緒評分 兩組產婦干預前S A S 及S D 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SAS評分(50.74±4.15)及SDS評分(5 0.2 5±4.1 4)均較對照組的(58.43±5.14)、(59.03±5.44)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比較 實驗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251.92±18.93)ml,對照組產婦出血量為(307.92±22.71)ml,實驗組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分娩是女性自然的生理進程,但由于產婦過于擔憂分娩痛感、缺乏分娩經驗等原因,會誘發(fā)焦慮、抑郁等情緒及睡眠不佳[5]。同時,妊娠期間激素水平的變化也會抑制大腦皮層的神經激素調節(jié)加重負性情緒、造成產后出血量增多、貧血等,嚴重者可出現大出血,影響孕嬰安全[6]。傳統護理往往注重軀體對癥處理,細節(jié)護理不到位,影響了干預效果。細節(jié)化護理是根據產婦情況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法,從細節(jié)進行干預,更具人性化。因此本研究采取了細節(jié)化護理。
研究顯示,實驗組產婦睡眠質量因子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細節(jié)化護理有助于促進睡眠,原因如下:對產婦進行認知干預,通過對理解能力不同的產婦采取不同的宣教,使其對分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緊張感得到緩解,同時,為產婦進行朗誦正能量語錄加強其順利分娩的信心,促進產婦產生兒茶酚胺類物質,機體處于舒適狀態(tài),從而提高了睡眠質量,利于產后身體恢復。本研究干預后,實驗組產婦的負性情緒較對照組低,說明細節(jié)化護理有助于減輕負性情緒。原因如下: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通過冥想及音樂療法感知產婦內在的焦慮情緒并進行疏導。認知干預又使得產婦掌握分娩過程中的配合,使其對分娩有正確的認知期待,增加醫(yī)患配合度的同時也消除了產婦恐懼心理。產后鼓勵產婦盡早哺乳、按摩等來促進宮縮,因此,產婦產后出血量較少。
綜上所述,細節(jié)化護理有助于產婦改善睡眠,減少其負性情緒,并降低出血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