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3)張曉燕
腦卒中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其高發群體為老年人,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腦卒中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但由于患者機體機能較弱,因而仍然將產生較大的并發癥,其中吞咽障礙是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為55%左右,且多伴有誤吸或肺炎等癥狀[1]。由于吞咽障礙會導致患者的殘疾率與死亡率升高,因此需要為患者給予科學護理[2]。但由于缺少護理技術,以往僅能夠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經過長期實踐后可知,該種模式無法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3];隨著護理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改善,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經口攝食管理模式,能夠獲得良好效果[4]。本文將探討在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中采用經口攝食管理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依據不同的就診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試驗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范圍是61~89歲,平均(68.54±1.62)歲;對照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齡范圍是62~88歲,平均(69.01±1.43)歲。
1.2 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腦卒中伴吞咽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5];②未患有其他腦卒中并發癥;③獲得家屬的完全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由其他原因導致的吞咽障礙現象;②患有嚴重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③未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

附表 兩組患者的誤吸發生率比較[n(%)]
家屬了解相應的護理管理方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由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實驗進行監督;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進行分析處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線性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即疾病知識講解、口腔護理、科學選擇食物和注意事項告知等。
試驗組給予經口攝食管理:(1)予以體積黏度吞咽測試。對患者行體積黏度吞咽測試,根據結果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選擇布丁狀或糖漿狀食物。對于吞咽安全患者馬上可使其飲水,并進食糖漿樣稠度與布丁狀稠度食物;對未具有吞咽安全患者,需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進食方案。但對于上述患者,不可使其食用高纖維與堅硬食物。(2)管理內容。①協助患者取坐位,將頸部向前屈。若無法坐立則使其取半臥位,將軀干抬高45°,使頭部偏于健側。②每次的攝食量為2~4ml,而后根據進食情況增加至10~20ml,不可多于20ml。③可使用金屬勺喂食,將食物直接放置在患者口腔健側的舌中后部,并輕壓舌頭,使患者多次做吞咽動作,食物完全下咽后繼續喂食。④進食時間應保持在30~40min,速度應緩慢,若出現咳嗽等癥狀應停止喂食,并在充分休息后再喂食。⑤喂食原則為少食多餐,禁止過飽。進食結束后應為患者及時漱口,及時清理食物殘渣。進食后禁止翻身或吸痰等操作,避免食物返流。鼓勵其自主進食,定期與患者溝通,了解其負面情緒類型,并給予其心理支持,使其積極配合護理操作。
1.5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誤吸發生率,主要包括刺激性嗆咳、發音異常、呼吸困難、氣喘、血氧飽和度下降≥3%、發紺與窒息。②兩組患者的肺炎發生情況。③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利用自制評價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包括護理操作、護理態度與責任心、健康教育內容、護理細節專業性等,共100分。>89分記作十分滿意;75~89分記作滿意;57~74分記作基本滿意;<57分記作不滿意。
1.6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患者的誤吸與吸入性肺炎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為計數資料,采用例或例(%)表示,兩組間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非參數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誤吸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的誤吸發生率明顯較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2.2 兩組患者的肺炎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的肺炎發生率為2.2 2%,明顯較低,與對照組的15.56%相比,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在護理操作、護理態度與責任心、健康教育內容、護理細節專業性等護理滿意度方面,試驗組分別為91.11%、95.56%、88.89%、91.11%,各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1.11%、48.89%、46.67%、44.44%,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心腦血管疾病,對患者具有較大的不良威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腦卒中已獲得良好的治療,但由于該疾病多見于老年群體,其機體技能較弱,加之合并諸多基礎疾病,因此在治療過后仍將出現較大的并發癥,其中較為常見的則是吞咽障礙[6]。通過查閱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吞咽障礙會導致氣道關閉功能下降,提高誤吸發生率。此外,吞咽時間過長會明顯升高吞咽感覺閾值,進而增加食物瘀滯的風險性[7]。為此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管理。但由于缺少護理技術,以往常使用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但卻無法獲得良好的護理管理效果。隨著護理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臨床中多采用經口攝食管理模式。經口攝食管理可科學制定食譜,以布丁狀等易進食食物為主,可降低進食難度,利于食物吞咽。體位管理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直接進入胃部;進食量的合理控制可避免窒息等意外事件,并能刺激咽部的反射功能;漱口可防止食物殘留;進食后禁止過度運動可避免食物反流。依據本項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誤吸與吸入性肺炎發生率明顯較低,并且各項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足以說明經口攝食管理能夠提高該病患者的護理安全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作為護理管理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首選模式。但臨床護理人員仍然需要加強對該種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以便能夠使其發揮更佳的護理管理效果,從而能夠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使其恢復健康正常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