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凌志
針對近來西方一些反華政客和智庫頻繁發表報告宣稱“新疆存在大規模強迫勞動”,以污蔑中國的治疆政策,新疆發展研究中心20日發布《新疆少數民族勞動就業調查報告》,通過深入調查和嚴密論證得出結論:新疆完全不存在所謂“大規模強迫勞動”現象。報告指出,少數民族群眾勞動就業呈現明顯的自愿性、自主性和自由性,新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千方百計幫助少數民族群眾實現充分勞動就業,群眾實現了最大程度的體面勞動。
這份報告提到,調查組實地走訪了新疆伊犁、克拉瑪依、喀什、和田、克孜勒蘇、阿克蘇、石河子,以及北京、天津等地的70多家企業、農村勞動合作社和個體創業點,與800多名企業管理人員、員工、個體戶和少數民族群眾座談訪談,研讀了2016年以來26份政府文件和2005年以來48篇相關學術論文。報告稱,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勞動就業包括在家鄉就地就近就業、疆內就業和內地就業三種途徑。調查組與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座談了解到,近年來,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各項產業快速發展,但仍不能滿足當地群眾就業需求,越來越多城鄉富余勞動力將目光投向了工資收入更高、工作條件更好、生活環境更佳的北疆城市和內地發達省市。報告也提到,在過去一個時期里,新疆少數民族群眾自發性就業存在質量低、收入低、穩定性低“三低”問題,少數民族群眾希望政府發揮積極作用,幫助他們實現勞動就業。
對于群眾高漲的就業熱情,新疆各級政府積極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幫助少數民族群眾實現充分勞動就業。調查組了解到,新疆構建并嚴格實施勞動就業保障法律法規體系,明確了各族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保障措施。政府組織少數民族群眾外出勞動就業始終以自愿為前提,事先征求群眾就業意愿,包括就業地區、行業工種和崗位、培訓需求等,群眾自愿報名后對崗位所需技能再進行培訓,這樣的工作流程在政府文件中都得到明確闡述和強調。
報告指出,新疆積極響應國際勞工組織倡議,有力促進少數民族群眾最大程度實現體面勞動,主要體現在:外出勞動就業收入較高、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享有有尊嚴的生活、幫助少數民族婦女解放思想以及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等。報告綜合分析認為,新疆和內地省市各級政府部門、有關企業積極幫助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勞動就業,充分保障了各族群眾的勞動權、發展權等基本權利,各族群眾自愿勞動、自主擇業、自由創業,完全不存在所謂“大規模強迫勞動現象”。▲
環球時報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