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月19日文章,原題:美國需要討論對華政策重啟此次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至少在一個問題上幾乎沒有分歧,那就是中國。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拜登批評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不力,并誓言要對北京更加強硬。
美國現在急需重啟有關中國的討論。華盛頓和北京目前的緊張若繼續下去,肯定會造成雙方都后悔的破壞。
下一屆政府必須快速地、正面地解決美中競爭問題。它不必帶來和平和善意,也不必結束與中國的“冷戰”。華盛頓和北京在一系列問題如南海、貿易和意識形態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分歧。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決——只能努力去解決。相反,必須為兩國當前的競爭緊急制定規則,防止軍事敵對行動或網絡沖突意外爆發,威脅全球和平與穩定。
過去4年來,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關系急劇惡化。這種情況太危險了,不能讓它繼續下去。以冷戰作類比,1962年前,美國和蘇聯都在不停地試驗原子彈,兩個超級大國的關系十分緊張。古巴導彈危機事件向雙方表明,核對抗是非常真實的——雙方都不想讓那種對抗重演。他們凝視過深淵,厭惡所看到的一切。因此,危機過后,雙方簽訂了禁止核試驗和其他軍備控制條約,美蘇領導人建立了直接熱線,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峰會也得到了加強。
1962年之后,冷戰并未結束,根本性問題也未得到解決。但美蘇雙方確立了更多的規則,使冷戰不再那么危險。這就是我們目前需要在中美之爭當中著力的地方。因此,美國下一屆政府必須與中國領導層坐下來,安排一個定期峰會的日程,這個過程會迫使他們各自在一系列問題上提出進展目標。必須努力就網絡沖突程度的上限進行談判,加強在有爭議海域的海軍接觸規則。雙方必須相互承諾,即每一方都將努力克制自己,不在沒有事先通知對方的情況下輕率行動。
無論現在候選人在他們的競選活動中怎么說,這都是絕對必要的。▲
(作者羅伯特·卡普蘭為美國知名記者和地緣政治分析家,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