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薩如拉
摘要:伴隨著科學發展的逐漸完善,在經濟建設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已得到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群眾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也逐漸提高。因此,作為群眾文化前沿陣地的文化館,需要適應當前新時代背景,利用科學合理的創新理念及發展規劃,讓文化館事業得以全面持續發展。
關鍵詞:脫貧攻堅;決勝小康;文化館;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2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188-01
一、前言
文化館隸屬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國家對于文化館事業的發展其重視程度相對較高。當前,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轉型階段,給文化館事業挑戰帶來巨大挑戰,同時也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會①。本文將針對在新時期下,文化館事業怎樣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二、創新意識及理念
在新時期背景下,文化館的運營管理模式應符合現下的時代發展,以及群眾對于文化服務的真實需求。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過程當中其核心應放在創新即創意上,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重點主要包含內容創新和思路創新以及活動形式創新②。在新時期,一成不變會失去發展空間,而對文化館而言墨守成規的管理理念也終會失去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參與性以及積極性。
三、文化館創新發展的策略
(一)在發展規劃中以創新為主體
當前,群眾文化事業迎來了一定發展機會,己逐漸步入到發展時代。如今的文化館已不同于往日,無論是在硬件和軟件以及社會環境上均有了較大改變。基與此,在文人館的整體發展當中,要將創新發展放在首選地位,無論是展示展演,還是藝術輔導,甚至是各類比賽等等文化活動均要有創新思想,以此更好的迎合新時期下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需求,從而使文化館事業的發展得到有序的進行。
(二)在建設過程中重視現代化以及體系化
要在自己本身的制度上以及發展規劃上融入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當前法人治理結構和總分館制以及數字文化館等模式均是比較前沿且效果較好的創新途徑,部分地區也在積極探索實踐當中。與此同時,在進行實踐探索總結新方法的過程當中,應充分結合本地自身的現實情況,突出本地特色并形成制度化和體系化,以此推動本地群眾文化事業的更好發展。
(三)提升服務理念
在服務理念當中要重視以群眾為中心,以群眾作為根本服務對象,以此充分體現出服務于大眾的特點。文化館是由政府部門進行投資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它的日常運營和設施以及活動經費等均是由政府部門承擔,因此理應履行好為基層人民服務的職責。在相關文化活動進行實施的過程當中都應將服務人民作為基本服務理念,所有文化活動的基本標準是讓群眾滿意,所有的文化活動均要將社會主義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和群眾性突顯出來,以此進一步推動黨及政府對于群眾的關心愛戴、希望群眾能夠安居樂業以及幸福的美好生活愿望得到有效實現。
(四)創新服務形式
在服務形式上,要將設施服務和流動服務、數字服務以及志愿服務進行有效結合。現下,伴隨著科技文化的迅速發展,給傳統生活模式帶來了巨大改變。基與此,我們也要在服務模式上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隨著文化館為群眾免費開放的政策落實,以及文化館相關制度的促進,各地市政府部門歷經多年投資建設,使文化館的基礎設施以肪技術人員均得到了顛覆性改變。基于此種原因,當前文化館事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可以滿足于群眾文化的基礎要求。那么怎樣更好的將現代化場館的作用發揮出來,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們可以應將網上預約功能以及訂單式服務進行開通,將常規形式的服務模式與臨時性服務模式,以及公益免費與有償收費進行有效結合,讓文化館可以穩定運行。在此過程當中,要杜絕政府在進行設備投資后出現閑置的情況發生,在相關管理上要積極到位,不違背政府投資的真實目的,從而使群眾可以在使用的過程當中獲取到滿足感。在此基礎上,還要大力推廣群眾文化流動服務,例如文化藝術培訓工作以及展示展演等基層活動。普通群眾一般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前往文化館享受文化熏陶,那就需要我們將這些文化送到民間當中,以此滿足于更多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和渴望,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群眾文化的真實作用。
(五)加強服務手段,突顯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應用
要將服務手段逐漸多元化,突顯出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重要作用。將文化的課堂和展廳以及劇場挪動到互聯網之上。在互聯網+時代,讓群眾文化服務彰顯出方便貼心的特點。數字文化館的運行,讓群眾感受到了更為先進的文化體驗,在數字文化下,讓人們可以更加直觀的認識到各種歷史和文化。數字文化服務平臺的創建,很大程度的滿足了群眾對于公共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六)重視產品及服務的提供方式
在產品及服務提供方面應追求對象化和分眾化以及高端化,文化館直接面對的對象是群眾,由于文化水平與經濟的多方因素影響,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下,需要我們依據不同需求的群眾,提供不同的服務方式,既要有針對文化水平較低且經濟實力較弱的群眾提供援助性服務,還要滿足于高端人士的創作性服務。通過持續的創新服務,讓公共文化服務可以滿足于不同階層群眾的文化需求。
(七)重視服務效能的持續提升
現下,上級部門對于文化館都制定了相關考核管理制度,對于各項政策的實施和落實工作進行實時監控。例如,文化活動臺賬式的管理模式,即年初時上報年計劃,每月報進度情況,半年時做一次總結工作。在假日期間的服務人數要進行上報,服務效果實施數字化管理③。這種考核管理制度需要文化館在進行各項工作時都需要穩扎穩打,按步進行并持續提升服務效能,以此達到社會與群眾滿意的根本目標,從而將公共文化服務在社會文化當中發揮出積極作用。
四、結語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群眾的生活水平已得到明顯提升,對于文化的需求也逐漸升高,對于文化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發嚴格。在此背景下,需要文化館勇于面對挑戰,將運營模式積極創新,只有創新才有更好的發展。在新時期,要創造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讓文化館工作可以發揮出應有的重要作用。
注釋:
①肖向.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發展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 (07):236-237.
②馬玉潔.新時期文化館創新發展方向初探[J].中國民族博覽,2019(14):50-51.
③陳澤琦.淺議新時代文化館的發展策略[J].大眾文藝(理論),2009(0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