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應用能力的培養為目標,簡單介紹了高職院校傳統的機械CAD課程教學方法,分析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探索MOOC教學新模式下課程帶給老師、學生的改變,尋求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理念和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豐富教學過程,有效促進教與學。
關鍵詞:MOOC;機械CAD;高職;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TH1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232-01
一、前言
《中國制造2025》中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新領域。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又稱“慕課”,是一種互聯網+教育的產物,起源于美國,依托網絡平臺,將名校、名師開發效果很好的短小視頻呈現在網絡上,供不同層次的學員進行選擇學習。MOOC課程主要由教學視頻、階段性在線測驗和互動交流等組成,目前的課程資源較多,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E平臺”、社會力量參與的網易云課堂、騰訊大學、百度教育、高教出版社的愛課程、職教云等,具有多元化、開放性、易于查找等特點。當前高職教育發展迅速,課程建設百花齊放,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教學形式多樣。在新的就業壓力下,把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突出職業院校辦學特色,狠抓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關鍵點,全面提高了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MOOC模式下的課程學習以其靈活多變的親和力,使得《機械CAD》課程的實用性和趣味性變得越來越強,使得教師與學生線上與線下的交流更加方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MOOC模式下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級培養,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學習變為學生自身的興趣,讓其自主學習,使得學生感到更多的信任感與更少的學習壓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傳統模式的《機械CAD》課程教學
《機械CAD》是高職院校機制專業的專業核心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實踐的綜合性課程。傳統模式下的課程教學存在以下不足:
1.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實訓學時不夠。傳統的主流的教學模式的中心是“課堂、教材、教師”,課堂上玩手機,打游戲,睡覺現象嚴重。加之學生缺乏有效和有趣的具體實訓內容而無法達到活學活用,導致創新性不夠,教學效果不佳。
2.師資力量不夠。當前職業教育發展較快,教師需求量大,新老師較多,他們接受新鮮事物較快,但因為教學任務較重,又沒有到過工廠鍛煉,照本宣科,對知識點和技能的應用講解不夠,不符合高職院校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3.教材選擇跟不上技術主流的發展,有的三維繪圖和繪圖設計內容技巧不夠,有的缺乏技能培養模塊,沒有將行業標準、職業素養融入到教材中;還有一類教材是以項目或任務為依托,將知識點和技能培養精心融合到任務中,適合職業院校學生。但《機械CAD》教材還是缺少將軟件在企業中的應用融入到職業院校教材中去,學生只掌握了軟件的操作,并沒有二次開發內容,缺乏職業規范和職業素養的內容。
此外還有教學設備、硬件設施、軟件的更新不及時、考核方式不靈活、課程資源雖多但比較凌亂等。
三、MOOC模式下《機械CAD》課程教學新探討
《中國制造2025》強調創新人才的培養,MOOC模式下高職《機械CAD》課程,研究MOOC平臺和教學內容,錄制關鍵知識點視頻,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向設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綜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發展,更好地為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標服務。
(一)課程團隊的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學團隊的建設,團隊理念、素養、知識面和能力水平對提高教育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MOOC模式下的《機械CAD》課程教學,要體現教師的職業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夠用為度,強調應用性。多鼓勵教師參加教學技能大賽,以賽代練,可以定期召開課程教學研討會,交流經驗,豐富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團隊優勢。定期派教師下廠掛職等鍛煉,規范管理,真正起到鍛煉的目的,把主要崗位職責、素養、知識能力帶到課程建設中來,帶到課堂教學中去。
(二)加強教材和課堂資源庫的建設
課程團隊加強反映職業能力的教材編制,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行動導向為原則,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的匯總,實現知識點的建構,使得培養目標更加清晰,課程定位更加準確,教學和考核方式更加靈活,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充分利用已有的課程標準、教學視頻、多媒體課件、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開放課程等前期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做好碎片化處理,保持好課程的完整性、實用性和單元的相對獨立性、趣味性,配套相應的課件、習題集等。
(三)注重過程考核,靈活評價機制
MOOC模式下《機械CAD》的教學,學生大多是獨立自主的學習,但如果教師僅從觀看課件和視頻的時長和次數給定平時成績,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學習的真實性。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檢查學生的聽課情況和通過作業反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學習效果,調整線上線下教學。教師要注重過程考核,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作用,靈活評價機制。針對不同層次對象,最后綜合考試卷面成績,最終形成學生評價結果。
四、結語
社會科技在不斷進步,教學方法在不斷發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要滿足社會和企業的不同需求,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同行們也正在積極努力探索和實踐。MOOC模式下課程的教學模式,給當代高職學生提供先進快捷的學習平臺、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和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提供給教師更大的工具和寬廣的平臺。教師采取靈活、適度、適用準則,對教學內容采用差異化教學手段,相得益彰,相互補充,為課程教學改革的數據分析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朱修傳.MOOC模式下高職院校《機械CAD/ CAM》課程建設[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7 (06).
[2]胡偉鋒.優化《機械CAD》工作任務型課型,提高教學效能[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9 (03).
[3]陳佰江.以“游戲”為載體的“機械CAD”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06).
[4]茍燕,趙希武.基于MOOC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建設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 (03).
作者簡介:荊凱,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