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桂紅
摘 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稅收體系的全面改革,對納稅人的納稅要求更為嚴格,為了制衡和統籌納稅人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依法納稅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首先對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業務處理意義進行闡述,從納稅意識問題、收入來源問題、稅收管理問題三個方面,對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業務處理技巧。
關鍵詞:事業單位? 個人所得稅? 業務處理
一、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業務處理意義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收入的快速增長,個人所得稅征收和繳納得到了各領域的重視。在個人所得稅中,包含了每個人的利益,我國稅務部門當前主要采用全員全額申報管理方式,實現對納稅人的科學管理。隨著新個稅的實施,在新個稅中添加了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子女教育、繼續教育等內容都允許在計算納稅中得到扣除。事業單位是個稅繳納的主要單位,相關納稅人需要積極履行相應職責。所以,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個稅處理,加大單位內部宣傳力度,讓每個職工都能明白稅收對自身和國家發展的必要性,從根源上確保事業單位個稅能夠順利繳納。
二、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中存在的問題
(一)納稅意識問題
個人所得稅的應繳稅額主要是從個人收入中扣除,這就使得個人實際收入削減。所以,納稅意識比較薄弱的人會希望少繳稅、不繳稅,一部分原因是企事業單位職工對個稅內容了解不全面,當個人收入沒有達到起征點要求時,對個人所得稅相關法律的理解缺失,確實不會影響到個人,但是隨著事業單位收入來源的多元化,大部分事業單位職工收入開始超過起征點,如果事業單位職工對個稅的了解依然停留在潛在層級上,將會給個稅處理工作開展帶來直接影響。
(二)收入來源問題
隨著財政體系的全面改革,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機制也發生了一定改變,職工收入來源更具有多元化,并且每個單位工資發放方式各不相同,導致事業單位將不能具體核算出個人準確收入和納稅數額。針對事業單位工資之外的收入,事業單位缺少可行性管理手段,稅務部門也不能對職工收入情況進行具體調查。通常情況下,事業單位在發放工資過程中,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由事業單位人事部門進行核算,由銀行機構將職工工資下放到各職工銀行賬戶中。第二,上一級主管部門直接經工資發放到職工手中,職工從事的事業單位自行進行工資和獎金的核算和發放。第三,針對其他單位,沒有由核算部門統一進行工資核算的,由其任職單位采取自收自支的方式進行工資核算和發放。
(三)稅收管理問題
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員和其他稅種納稅人員數量比較相對較多,征收內容比較繁瑣,征收方式更為復雜,使得個稅征收難度隨之加大。現階段,我國在個稅征收上依然會面臨各種問題,例如在代扣代繳中,因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使得代扣代繳工作效率偏低。代扣代繳主要是為了從收入來源上直接征收個稅,但是在實際代扣代繳過程中,因為在會計核算中不能精準靠接單位職工收入來源,使得個稅大量流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雖然銀聯、支付寶等線上支付比較普遍,但是現金交易依然是主流方式,這種交易形式對稅務部門個稅納稅管理有著嚴格要求。部分事業單位在發放補貼能夠薪金之外的收入時,普遍采取不計入個稅的方式,甚至以保護單位隱私為由,虛報職工實際收入,從而引發各種不合理節稅現象。
三、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業務處理技巧
(一)強化員工納稅意識
基于此,要想提升納稅人的思想意識,需要做好對納稅人的培訓工作。事業單位領導應發揮帶頭作用,首先在領導層級定期開展個稅知識講解工作,讓其能夠帶領單位所有職工進行納稅,保證納稅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可以通過采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單位職工進行個稅知識宣傳,召開相關會議,對納稅表現良好的職工提供適當獎勵,主動給納稅人員提供完稅證明,讓職工可以深入的了解,個稅繳納是每個公民需要履行的責任。針對事業單位來說,在開展代扣代繳工作前,應該對會計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含了個稅收入來源、個稅繳納計算方案及免稅范疇等,這樣作用的目的在于讓代扣代繳人員可以清楚的了解個稅基本知識和計算方式,了解國家個稅改革政策,保證事業單位個稅管理滿足國家要求。
(二)優化傳統稅收方式
鑒于當前事業單位職工收入渠道多元化特點,根據職工不同收入進行科學劃分,同時結合現有的稅法要求進行分類征收。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充分展現出稅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也能鑒于個稅繳納的科學監管。與此同時,要求事業單位個稅核算工作人員應該掌握充足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基本素養和業務能力,能夠對最新的稅法內容有全面的了解,保證事業單位和職工能夠積極履行相應職責,讓職工自身利益得到保障。事業單位內部需要科學構建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嚴格按照稅法要求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保證個稅代扣代繳工作有序進行,提高個稅業務處理水平。此外,針對一些收入比較穩定的單位,可以通過實施按月預扣預繳,年終統一結算的方式,保證單位個人所得稅能夠及時、足額入庫,從而研發出更加規范的管理方式,促進個稅征管工作的發展。
(三)加強所得稅征收和使用管理
個稅監管體系是保證稅收工作有序進行的核心要素,為了全面提升事業單位個稅征稅水平和效率,需要加強稅收管理體系建設,避免在納稅過程中發生各種問題,改革所得稅征收監管方法,在單位內部成立專業的監管部門,安排專人對稅收整個過程進行監管,全面處理職工不良納稅問題,保證單位納稅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與此同時,針對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合理設定工薪發放數量的方式,做好所得稅征收管理工作,控制稅務支出,減少職工稅收數額,在不增加職工工作強度的同時,也能保證職工收入,確保單位、職工及社會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在所得稅使用過程中,單位可以安排專人對使用過程進行追蹤和監管,保證所得稅使用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對于所得稅源分散、隱蔽性強的特點,在單位內部可以建設專門的個稅使用管理部門,對各個部門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追蹤,把個稅資料傳入到計算機系統中,加強個人所得稅稽查管理,對偷稅漏稅行為進行依法處理,強化納稅人思想意識,從根源上防止各種稅務問題出現。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個稅繳納工作是否能夠有序進行,將會受到事業單位納稅人思想意識、稅收方式、征收管理等因素影響,需要事業單位所有職工都能認識到個稅繳納的必要性,在合理合法納稅的情況下,減少職工稅務成本支出,讓職工實際收入得到提升,使事業單位職工能夠自主進行個稅繳納。在稅務核算管理過程中,需要根據事業單位實際情況,采取代扣代繳等方式,保證納稅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彭峰.新稅法下行政事業單位個人所得稅探究[J].納稅,2019.
[2]崔宏偉.行政事業單位涉稅業務的會計處理要點[J].時代金融,2018.
[3]湯燕.如何規范核算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薪酬[J].財會學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