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改革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我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缺乏反映公益性的績效評價指標和績效評價主體單一化、績效指標的篩選與考核標準的制定缺乏科學性等問題被指出。在建立績效管理體系時,應注意篩選指標,兼顧經濟類指標和公益性指標,績效管理主體應多元化,根據不同科室、崗位的特點,建立科學、規范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
關鍵詞:體制改革 績效考核
近年來,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深化醫療體制績效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2015年發布了《關于加強公共衛生機構績效管理報告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堅持以公益性為導向,堅持維護健康,堅持轉型。轉變職能,簡化管理和分權,堅持綜合制度管理、分類分級,堅持“激勵”的原則,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機構績效管理機制。為了適應醫療改革的需要,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提高醫療水平、服務質量和效率,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一、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管理的內容
醫院績效評估管理是指管理,金融和數理統計的應用方法。對醫院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效益、經營狀況和經營者的績效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評價。衛生主管部門對公立醫院的績效及其主要責任人進行評價,掌握醫院的經營管理情況,幫助醫院維護公益性的社會取向, 醫療資源得到了合理分配,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和質量得到了提高,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公立醫院對職工的績效進行考核,對考核結果進行評估,并把結果與職業生涯發展和薪酬分配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績效管理的持續改進。
二、現階段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發展現狀
(一)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存在誤區
績效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點。目前主要存在對此的理解有兩個誤解:一是把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相混淆。全面的績效管理包括績效計劃,績效實施和改進,績效評估由評估價格和績效反饋等多個環節組成,這些環節由多個職能部門的緊密合作構成,已經形成了一個三維有效的組織管理周期,其中所有要素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連續而完整的工作鏈,我們才能真正體現績效管理和整個醫療服務研究的發展戰略始終得到執行。但是目前,許多醫院進行的績效管理和績效測試核都比較混亂。二是績效管理指標是片面的。在許多醫院中,經濟指標的評估占很大比例,導致一方面追求經濟利益,注意經濟指標和服務數量,卻忽略了服務質量和社會影響。但是新的醫療改革“意見”明確提出,公立醫院應遵循公共福利的性質,因此,社會利益原則側重于患者。醫療質量,發展與創新,服務水平等指標仍然缺乏。在某些醫院中,僅將部門的收入和支出用作獎金的主要付款,將獎金會計與績效評估等同起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二)信息化程度不夠
許多醫院花費大量的資金去直接購買現成的信息系統,并沒有考慮這些信息系統之間的關聯性。這些信息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并不能有效的形成工作配合,不能充分發揮系統本身的作用、系統的優勢和數據共享,使績效管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一方面,導致工作效率低和錯誤率高的原因是重復記錄。另一方面,導致各種績效數據無法及時傳遞回各個部門,影響各個管理部門的運作分析和判斷情況。
(三)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不高
過去,大多數醫院對績效管理人員的要求不高,其中一些來自醫療系統,他們中的大多數不具備績效管理專業知識,他們也不精通計算機操作,面對大量數據和圖表時通常無能為力,無法分析詳細數據,也沒有理由改進績效管理系統支持和創新意識,限制了績效管理的改進。隨著醫院的發展,部分醫院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引入了財務,經 濟,人力資源等相關專業對年輕員工充實績效管理崗位。但是,由于這些人經常缺乏醫療與醫院管理有關的知識和溝通技巧,一些做法偏離了醫院的實際情況,導致溝通不暢,績效管理無法充分發揮其在深度和廣度上的作用。
三、解決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問題的途徑
(一)完善績效管理體系
公立醫院是一個復雜的專業結合體,不同的科室和崗位的工作內容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不同類型的指標,根據不同科室和崗位的特點,建立多層次的績效考核體系。同時績效評價應充分考慮社會效益、綜合管理、服務提供和可行性人員的績效評價,包括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服務對象等,并滿足滿意度和其他方面部分評估,包括在常規評估,年度評估和就業期評估中,員工滿意度的內容可以添加到負責人的績效評估中。各級成就有效性指標應基于醫院的總體發展目標,并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就可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改進:
(1)制定科學,客觀的績效計劃,即根據醫院的策略目標設定績效目標,員工可以通過該目標定義工作方向并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
(2)建立科學適用的績效評價指標,即根據新醫改和醫學要求根據學院發展的實際情況,采用先進的績效考核方法突出重點,并兼顧各方面,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自己的動態調整需求,不能一成不變。
(3)注意績效溝通和反饋。通過績效評估和反饋,找出工作中的缺陷,并部門和員工進行溝通以幫助他們不斷改進,然后通過有效的溝通,他們可以掌握很多方面,面對面的信息,不斷提高績效管理水平。
(4)合理使用評估結果。考核成績它可以應用于薪水,晉升,評估,選擇等。通過這些激勵措施,我們可以更好使員工接受績效管理的概念并提高他們的主動性。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
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信息系統。大量指標需要準確,詳細的數據支持是績效管理的基礎,例如藥物配比、住院時間、手術難度等醫療質量和經濟效益指標。因此,必須明確并梳理清楚各系統之間的關聯性,便于系統之間的工作配合,實現數據共享,同時為各部門制定嚴格的系統和統一的公共信息管理,以規范信息系統管理流程。有了自動收集和分發績效管理數據,就可以使績效管理部門人員從繁瑣的手動輸入中解放出來,并大大改善數據及時和準確,以確保信息數據的公開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具體來講,應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進:
(1)提高病歷首頁質量。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公立醫院加大力度投入,填寫病歷首頁必須按照統一的國家規定,對于臨床資料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必須加強。各地要加強對病歷首頁的質量控制和對病歷首頁上載數據的質量管理,以確保評估數據客觀,真實。
(2)使用統一的代碼和術語表。國家衛生委員會從2019年3月開始,將推動實施國家統一疾病分類規范、醫學術語集和操作規范。國家衛生委員會到2019 年 8 月底,組織公立醫院完成電子病歷的編碼和術語轉換,推行使用統一的疾病分類代碼、醫學術語和操作代碼。
(3)完善滿意度調查平臺。國家建立公立醫院滿意度管理體系,根據滿意度調查結果,不斷完善公立醫院的建設、發展和管理。
(4)建立評估信息系統。該系統與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評估信息系統互連,主要基于數據和信息,并進行必要的現場審查,并以“網絡+評估”方法。收集客觀評價數據,對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評價。
(三)提高績效管理人員素質
從醫院層面看,可以采用短期培訓和外部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以提高績效管理人員的素質,包括國家政策,專業知識,計算機操作等。從個人層面上,我們應該努力成為復合型人才,一方面,我們應該建立終身學習思考,擴展知識,不斷學習會計,經濟,統計,人力資源,醫院管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并建立標準化意識,建立標準化和基于數據的過程,培養分析,判斷,歸納和總結,能夠滿足醫院發展的需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的醫療機構正在發展,公立醫院工作和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決定了它的能力,為公眾提供安全,有 效,方便,廉價的醫療保健服務。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以適應新形勢下醫療改革和醫院發展的需要。建立公立醫院的動態和多維績效評估醫院績效管理體系,應以客戶為基礎,只有觀察現實,結合各醫院的特點和發展需要,我們才能實現事半功倍。標準化績效管理系統,它可以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患者提供更好,更有效的醫療服務,為醫院與衛生服務學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鐘明霞,楊懷玉,張秋君.新醫改背景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激勵機制對醫院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的影響[J]. 實用醫技雜志,2019,26(10):1347-1349.
[2]李泓.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2,41(08):861-863.
[3]王東梅,李玉民,范穎飛,馬磊,王曉丹,李振洋.新醫改背景下大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4):137-139.
[4]徐甜甜 . 淺談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J].中國西部,2019(0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