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園林是一種表達空間的藝術形式,而中國古典園林借助空間的表達方法創造了多種多樣的優秀園林作品,本文主要是以留園為例,分析了中國古典南方私家園林在造園手法上的藝術手法與特色。
關鍵詞:南方私家園林;留園;造園藝術特色;中國古典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是由北方皇家園林、江南私家園林以及寺館園林所組成的一種園林形式,它同時也被稱為世界園林之母,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中國古典的園林營造,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境界,這一種追求在中國文化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表現出來,比如中國山水畫。本文就是以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留園來論述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以及藝術特色。
一、留園的簡介
留園的歷史非常悠久,始建于明代,經修建于嘉慶三年。面積有2萬多平方米,為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留園以建筑風格精致典雅,造型獨特著稱,石文化,水文化非常濃厚。庭院與庭院之間的組合還有空間上的劃分都是十分精巧的。
二、留園的園林藝術特色
風景式園林的構成基礎要素主要是山,水,植物。但中國園林在保留了這個基礎上要素上加以了改動。留園中的自然風景就以山和水為地貌基礎,以植物作為點綴。中國園林絕非只是簡單地模仿這些構景要素的原始狀態, 而是有意識地加以修改。
(一)入口營造
入口最初產生的原因,就是供人們進出所使用。入口是外部空間到內部空間的一個過渡。蘇州的古典園林,大部分都在市井之處,所以他們的入口大多都蜿蜒曲折并且狹窄,園子的設計者巧妙的利用它的狹長和封閉來進行處理,將不利變為有利,使狹長的入口與寬闊的園林形成充分的對比,讓人一進去就能得到豁然開朗的感覺。如此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閉塞和封閉感,也給整個園林帶來了襯托,使整個園子在視覺上更加開闊,突出園子的景點和空間。
(二)空間布局
留園是江南私家園林,園子的擁有者大多是士大夫階層的貴族,那么這部分的人的思想就承載在了他們的私人園林上,追求一種自然美感與人工建筑的美的結合。營造出一種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文氣韻的氛圍。留園是由四個部分所組成,大致分為中,東,西,北四個部分。(圖1)其中的精華部分則集中在中部和東部。中部的東南部分開辟了水池,而西北部分則放置了假山,整個中部還是以水為主,水的旁邊以石頭環繞,亭、臺、樓、閣加以點綴。東區以建筑庭院組合為主,在整個東區一帶還有很多小的空間,使整個東部的景觀變化多端。東部保存有劉氏寒碧莊時所集的十二奇石,表現了自然的奇觀與美麗,和中國人自古以來愛石,玩石的文化底蘊。北部則是布置了花圃,種植桃杏。是蘇州園林之佳作。
(三)植物配置
追求自然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顯著特征,它起源于自然,但是也高于自然。在布置植物的時候,考慮季節的變化以及植物的習性來進行布置,將植物藏于整個大環境之中。蘇州屬于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有大量溫帶的植物,所以在留園中花草樹木的布置十分的豐富,也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而且在造園的過程中考慮了氣候的變化和植物的習性因素來進行布置,將植物藏于整個大環境之中,在利用植物造景的時候充分考慮植物的形態,姿態,顏色以及香氣。
(四)山石造景
山石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園林中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在園林的設計當中,設計者根據根據山石的選擇來進行對園子的點綴,石頭雖然是一種靜物,但是如果被賦予了一種內涵,可以體現出不一樣的效果,賦予石頭新的生命力。所有的山石和建筑構成了全園的骨架,園子里無論是假山還是疊石在造景的手法上堪稱的上是中國園林的經典。一般來說,在園子里布置太多的石塊,會顯得比較分散、雜亂和擁擠,相反設計者若是在中間置一塊形態優美的石頭來作為主峰,以用來點綴空間,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1、冠云峰庭院
冠云峰庭院里置有冠云峰、瑞云峰和岫云峰三尊峰石,其中冠云峰是留園的最高峰,也是蘇州園林中最為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圖2)這三峰呈三角形圍繞中心水池設置,除此之外,還在周圍設置了幾處山石花臺,觀石臺,有的布置在池邊,有的穿插在山石之中,起到了山石連綿的效果。山石之后的建筑無論是在高低還是色調上都起到了襯托峰石的作用,將峰石顯得更加高大。在高大的山峰之下又布置了一些小的山筍,再點綴一些小的花草植物在側,營造出一種美不勝收的林泉景色。而作為最主要的峰石,在材質和造型上都有更為特別的要求,在大小上的選擇也更加嚴謹,應該分清楚主次層次,否則會沒有重點。在冠云峰庭院這一點就被營造的特別好。
2、石林小院
石林小院是一個賞石小院,院子不大,只有70平方米。院中有一組山石小品,十分精巧。首先在整個院子的營造上面采用了“之”字形的回廊,在曲折的回廊之內,身體和視線一起變化,可以將景致盡收眼底,那么人在走過回廊的時候就可以輕易的欣賞到山石的景色。在山石的選擇上,園內有一組湖石小品,名為“鷹犬斗”。石頭的姿態形狀栩栩如生,富有情趣,引人入勝,讓人不由的稱奇。在石頭的動態和周圍建筑的營造上,讓兩個毫不相關的石頭聯系在了一起,增加了院子的層次感和美感。
3、粉壁理石
單純的就看這種山石的話,山石的高度非常的高,甚至超過外面的白墻,這樣子的造型手法可以營造出一種高聳入云的感覺,就像中國山水畫一樣,再結合旁邊的水體,就感覺置身于仙境之中,是十分享受的。
4、理水
水是中國園林中造園藝術重要的要素之一,無論古典園林還是現代園林,水不僅給中國園林營造美的氛圍,也是文人們情懷的寄托,體現出的是中華民族園林的風格。留園的水景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中部的較為集中的水景和西部較為分散的水景。留園中的水景和周圍的建筑物結合在一起,組合成了一個比較開闊,明晰的水面,增加了整個景觀的層次感。水中的倒影在隨著時間或者是季節的變化又極大的豐富了園里的景觀。而且水體還作為了園子的脈絡,貫穿著園里的景物,并且也增加水中的觀賞性,比如說種植一些觀賞性的水草和飼養魚類[2]
5、建筑
留園的建筑十分有特色,它獨創一格,且造型十分精巧,在整個園林之中起到了觀賞與使用的雙層作用。留園中的建筑層層疊疊,空間變換無窮,十分有層次感。空間與空間之間采用廊連接,提供了觀賞的線路。建筑除了功能上的作用,還與環境相結合,虛實相間。建筑在營造的時候,既可以組合成庭院,圍成天井,又可以與室外的景色結合的很好,很有韻律但是也很整體。(圖3)
四.結束語
中國園林經過幾千年的變化,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居住的形式了,它也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寄托。它有著深深的文化底蘊,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園林集功能性,美觀性,工藝美與一身,表達出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哲學思想,為我們現代園林的建造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秀云.中國園林造園藝術特點及應用分析[J].農業科技與裝,2014,(05),13-14
[2]徐夢螢,魏勝林,張輝.中國四大園林理水藝術手法與現代園林理水思索[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11(03),20-23
作者簡介:
徐李馳(1999-),女,漢,籍貫:湖北宜昌人,武漢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