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摘 要】目的:評價重癥監護室行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效果。方法:本次時間選取2018年1-12月內,對象選取重癥監護室患者50例,在科室內開展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觀察質量改進效果。結果:本組50例患者活動前后護理缺陷發生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行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效果顯著,即可減少各種護理缺陷,從而顯著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2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CU.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50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selected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Department. Observe the effect of quality improvement.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efects before and after activity in 50 patients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b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CU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reduce all kinds of nursing defects, so as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nursing quality; effect evaluation
近幾年,由于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社會的飛速進步,人們對臨床醫療服務和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需求,且在滿足患者需求、促進患者康復、提升醫療水平方面,加強護理質量管理發揮著關鍵作用。對于重癥監護室患者,由于其病情危重復雜,護理風險高,所以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尤為太關鍵【1】。本文本次時間選取2018年1-12月內,對象選取重癥監護室患者50例,即分析了重癥監護室行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效果,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次時間選取2018年1-12月內,對象選取重癥監護室患者50例,年齡值為20-68(42.3±2.8)歲;男/女為24/26。該科室護士共30名,床位15張。其中護士15人、護師10人、主管護師3人。
1.2方法
在科室內開展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具體為:①成立品管圈小組:由護士、護師、主管護師等組成,小組經頭腦風暴確定以“護理質量持續性改進”為活動主題。②把握現狀:即對重癥監護室2017年1-12月護理缺陷發生情況進行分析。③分析要因:即小組討論分析確定患者發生護理缺陷的原因。④制定對策與實施:即針對要因改善,以迫切性、重要性、可行性為原則,制定并實施完善床邊交接制度、改善口腔護理、規范呼吸機管理制度等措施。⑤持續改進:即定期組織小組會議,一般1次/w,分析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反饋和評價,以癡線持續質量改進。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活動前后(2017年1-12月與2018年1-2月)各種護理缺陷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處理中,使用工具為SPSS 19.0,結果以P<0.05進行差異評定,卡方可分析處理計數資料,而T值可處理分析計量資料。
2 結果
如表1,本組50例患者活動前后護理缺陷發生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重癥監護室護理主要特點為難度高、強度高、工作量大等,一旦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效果欠佳,則極易導致各種護理差錯、護患糾紛、患者并發癥等事件發生,從而嚴重影響醫院形象和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有效的護理管理對于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尤為關鍵。而品管圈活動主要利用科學方法對文化、? ? ? ? ? ? ? ? ? ? ? ? ? ? 管理、工作現場問題加以解決,是一種高效的團隊協作模式。將此種模式應用于重癥監護室持續質量改進,可促使管理模式更加標準化,且可調動成員積極參與,從而確保有序、有效的開展各種護理和治療工作,還能實施常態化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從而促進質量持續改進【2】。本文的研究中,本組50例患者活動前后護理缺陷發生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可以發現,重癥監護室行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和價值。
綜上所述,重癥監護室行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效果顯著,即可減少各種護理缺陷,從而顯著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陸永珍,岳彩霞,方立沙等.品管圈在呼吸重癥監護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醫學,2015,9(5):215-216.
史芝璟,黃瑾,姚麗文等.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重癥監護室護理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5):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