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雨 閆景龍
【摘 要】目的:探討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對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本院在2018年02月至2019年01月期間接收治療的84例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使用抽簽方法分成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42例,觀察組采用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固定術治療。結果:觀察組有效率為95.24%,對照組有效率為76.19%,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8.689,P<0.05。手術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疼痛評分分別為(8.67±1.55)分和(8.74±1.24)分,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321,P>0.05。手術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疼痛評分分別為(3.44±1.43)分和(6.73±1.22)分,兩組比較差異顯著,t=0.321,P<0.05。結論:對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采用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方案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1.5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29-01
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的發病人群為老年人,此疾病病程比較長,比較容易反復發作,需要積極進行有效治療[1]。本文主要探究對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治療的相關情況,詳細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選取了84例患者,本次病例選取的時間為2018年02月至2019年01月,對患者分組采用的方法為抽簽方法,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3:19,年齡區間為年齡61-79歲,平均(66.75±8.64)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1,年齡區間為年齡60-78歲,平均(66.64±8.35)歲。本次研究獲得患者的同意之后展開。2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 取俯臥位,硬膜外麻醉,常規消毒鋪巾,入路方式為正中入路,根據之前影像學檢查確定好的椎間盤突出的節段,實施雙側椎板開窗處理,然后切除病椎椎板,同時將周圍的黃韌帶切除,咬除增生的骨質,并切除突出的間盤。
1.2.2觀察組? 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和麻醉方式與對照組一致,仰臥,椎間盤突出切除步驟與對照組相同,使用撐開器撐開被切除的椎間盤椎間隙,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椎間融合器,與此同時利用器械實施擴孔、攻絲等操作,接著順時針旋入融合椎間融合器,然后分別在融合節段的最上椎體和最下的椎體置入椎弓根螺釘。對患者脊椎穩定程度與融合長度進行估計,根據估計結果確定最佳的椎弓根螺釘植入方式。注意一定要保證椎弓根釘保持與椎體的上終板在平行狀態,選擇合適長度的釘棒,將其彎曲成與腰椎生理彎曲相似的狀態,然后連接釘棒與椎弓根螺釘,實施加鎖固定處理。確保妥善固定之后對切口進行止血,縫合切口。
1.3觀察項目和評價標準?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各種體征消失不見,腰部活動自如,疼痛感消失,判定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日常生活稍有影響,患肢有酸麻感,判定為有效;癥狀和體征均無好轉跡象,判定為無效[2]。(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VAS評分: 0-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的軟件為SPSS21.0,有效率采用(%)表示,疼痛評分采用“-x±s”表示,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對兩組比較,如果差異大,則使用P<0.05表示符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42例患者當中,顯效、有效和無效分別26例、14例和2例,有效率為95.24%(40/42),對照組42例患者當中,顯效、有效和無效分別15例、17例和10例,有效率為76.19%(32/42),由此可見,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8.689,P<0.05。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手術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疼痛評分分別為(8.67±1.55)分和(8.74±1.24)分,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321,P>0.05。手術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疼痛評分分別為(3.44±1.43)分和(6.73±1.22)分,兩組比較差異顯著,t=0.321,P<0.05。
3 討論
在骨科臨床上,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十分常見,主要的臨床癥狀就是腰部疼痛、活動障礙等,嚴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過去主要是采用保守方案治療,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接受手術治療。比較傳統的手術治療方式就是將突出部分切除,配合使用藥物治療,但是這種治療方式并發癥比較多,整體效果不理想。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治療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效果較好,彌補了傳統手術方式存在的不足,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比較小,預后好,有利于患者手術后盡快康復,提高生活質量[4]。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觀察組有效率為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19%,P<0.05。另外,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本文的研究結果與陳躍秦[5]再相關課題當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就說明采用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方案對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治療是可行的,可以將其作為臨床護理的優良選擇。
綜上所述,對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采用后路椎間融合器+椎弓根釘固定術方案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盧文燦,段春光,陶惠人, 等.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后融合器脫出的原因分析[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9,12(6):414-418.
盧文燦,段春光,陶惠人, 等.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后融合器脫出的處理策略[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9,12(5):356-361.
詹吉恒,王羽豐,王高蔚.腰椎后路內固定術后椎間融合器移位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
實用骨科雜志,2017,23(6):534-538.
韋瑋,李劍,黃林海, 等.選擇性后路植骨融合聯合釘棒系統內固定治療老年峽部裂性腰椎滑脫[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0):4995-4998.
陳躍秦.后路椎間融合器聯合椎弓根釘固定治療老年多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評價[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