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昀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本文以典型案例埃斯頓的融資之路展現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面對不同情境時的融資需求、融資約束以及融資決策之間的關 系,以期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提供借鑒 ,推動科技創新力的發展。
關鍵詞:融資需求,融資決策,埃斯頓
1研究背景
本文選取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其進入制造行業的時間較晚,但卻在技術創新和生產經營中取得了較大發展,并成功在中小板上市。埃斯頓的融資之路較為代表性地展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面對行業發展、市場需求、國家發展導向等情境變化時的融資需求、融資約束以及最終融資決策之間的關系。本文的研究結論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處理自身融資需求與融資決策的關系,獲得創新活動所需的持續融資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償債能力弱、輕資產(輕資產運營模式,是指企業緊緊抓住自己的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比例較高、可擔保性較低、財務規范性較差、經營風險高等特點、其融資的渠道和規模受到較多限制,約束了其創新活動和成長 。
2 公司簡介及融資方式
2.1 投資方境內利潤再投資
2003年12月 ,primest inc 公司將其分得的境內企業埃斯頓工業 2002年度凈利潤計68萬美元用于認繳埃斯頓有限增加的注冊資本金。2010年6月, 新增注冊資本888萬美元 由派雷斯特和primest inc 公司按原有持股比例增資。其中primest inc 公司出資222萬美元,派雷斯特實際繳納出資666萬美元。 其增資歷程如表1所示
在增資的過程中,埃斯頓有限公司經歷了四次轉股,如表2所示
2.2 政府資金補助
為了引導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髙新科技研究發展以及獎勵表彰企業,南京市政府、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國家和政府部門給予了南京埃斯頓有限公司一定的資金扶植,如表 3所示。
3案例分析
3.1 出現融資需求后的分析
3.1.1 融資需求的來源
自變革為股份公司以來,埃斯頓面臨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宏觀上,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產業結構進步以及技術升級首先會作用 于市 場需求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2010 年,我國宏觀經濟逐步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回暖; 2012年至2013年,宏觀經濟“二次探底” 后又緩增;2014年經濟發展則進入了新常態。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影響,公司2011—2014年經營業績變化如表4
3.1.2相應融資對策
隨著業務范圍、經營規模、供應商和顧客群體的增加,企業的融資方式不斷多元化,包括抵押借款、保證借款、政府支持、信托公司長期借款等。公司十分重視產品技術研發,在創新生產研發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使得研發費用 呈逐年上升趨勢。 政府的各種資金支持逐年累計上升,包括獎勵資金、專項經費補助、市場開拓資金、補助資金、高效電機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等,各項合計2011年達 106 萬、2012年達738萬、 2013年達1374萬、2014年達925萬,其中除2014年外,政府投資總額均呈逐年增加狀態。資金的及時到位為企業創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提供了極大的支持,使得企業在不利條件中將不可控 的損失最小化,最大限度地實現穩步發展。
3.1.3融資需求、融資約束與融資決策的關系
埃斯頓股份公司的融資歷程能夠反映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融資約束與融資決策的 關系。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規模擴大的不同階段對融資有著不同的需求。在初創期,企業需要發展資金開展業務,為將來的規模擴大或深度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形成足夠的規模后,針對特定的發展方向或前景,企業需要融入更多資本,側重于自主品牌、創新等方面的 發展。如果時機成熟,條件具備,企業會有較強的上是動機。不同時期的融資約束限制著融資的方式和結果, 決策者只 能根據企業的具體時期和情況擇優選擇融資決策。
4研究結論及啟示
本文將南京埃斯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代表,深入討論了其不同 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及其影響因素、融資決策的選擇等問題。研究發現,融資需求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生命周期、產業升級發展、企業市場份額等因素的影響,需要適合的融資方式提升其技術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融資需求與實際融資決策接軌時會遇到各種束縛。 信息不對稱使其難以得到大中型企業多元化的外源融資,難以衡量的信用信息 也限制了其規模的擴大。圍繞各種融資約束條件,企業要尋找適當的方式實現需求與資源的有效對接,實現其融資決策。通過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啟示。
4.1內源融資的有限性
科技型中小企業僅依靠內源融資發展壯大較為艱難,可以憑借自身的發展潛力向政府尋求融資幫助。在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下。順應行業發展的趨勢,充分發揮自主創新,挖掘有利因素,積極尋求國家產業政策扶植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選擇為落實十九大精神,已有更多省市大力宣傳科技型中小企業政策、加強工作部署、完善精準的扶植力度,這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很大的發展契機。企業需要順應宏觀經濟的趨勢, 積極地支持產業發展,尋求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進一步增強實力。同時,政府對科技型中 小企業的行業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有著較高的標準。為此,企業要始終保持其較高的科技要求,不斷自主研發新的技術和產品,發揮科技企業的技術優勢,夯實基礎。
5 參考文獻:
[1] 《銀企關系、制度環境與中小微企業信貸可得性》,《金融研究》,何籾 ,劉兵勇、王婧靖 :2012年第11期,第103期
[2]《企業現金流量與融資決策關聯性的實證研究》,《管理世界》,李濤 、黃曉葙 :2008年第6期,第 182—183頁 。
[3]《民營中小企業非正規融資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羅丹陽、殷興山第142頁—150 頁 。
[4]《小企業融資理論及實證研究綜述,《經濟研究 》,2004年第5期,田曉霞第9-19頁 。
[5]《企業規模與融資來源的實證研究:基于小企業銀行融資抑制的視角》,《金融研究》,譚之博、趙岳.2012年第3期,第166—17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