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杰
摘要:近年來,農業類企業造假事件時有發生。農業類企業的業務審計較為復雜、生物性資產盤點不易進行、農業企業存在大量的現金交易等為農業企業造假提供了便利。本文從內控角度出發,對獐子島事件進行深入分析,探索如何完善農業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減少企業財務造假的現狀。
關鍵詞: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農業上市公司
農業類上市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在生產過程中面臨較多的自然災害,再加上大多農業類企業處于農村,生產管理相對落后,這些因素使得公司內部控制缺失較為嚴重。本文以獐子島為例,深入分析目前農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公司內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分析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企業,主要經營產品為蝦夷扇貝、海參、海膽等。
2019年11月11號晚上,獐子島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底播扇貝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的死亡貝殼比例約占80%以上。12號,獐子島的股票開盤跌停,創上市以來新低。早在2014、2017年獐子島就曾兩次宣布扇貝大量逃跑。這些扇貝“逃跑、死亡”事件不僅揭露了獐子島公司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也暴露出目前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不足。
二、獐子島事件的分析
(一)公司股權結構過于集中
獐子島公司是由鄉鎮企業發展而來,董事長吳厚剛同時兼任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的法定代表人,企業的股權較為集中,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大會形同虛設,“內部人控制”嚴重。由于企業內部缺乏對控股股東的制衡機制,可能會增加決策的失誤性。
(二)董事長、總經理二職合一
吳厚剛兼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這會造成公司高度集權,增加公司決策失誤的可能性,使內部存在較大的獨立性風險,也有可能削弱監事會的監督作用。
(三)發展戰略過于依賴養殖海產品
從審計年報看出,2018年獐子島營業收入的構成比例中水產養殖、加工和貿易業占比90%以上,企業過于依賴養殖業獲得收益。由于前些年養殖蝦夷扇貝收益較好,養殖者瘋狂無序擴大養殖規模,過度養殖,導致扇貝養殖生態環境遭受極大破壞,海水養殖的荒漠化問題嚴重。這將會對過度依賴養殖業的獐子島造成嚴重威脅。再加上集團進苗資金緊張、信譽每況愈下,公司買不到好的扇貝苗,收成大打折扣。這些都是獐子島不可逃避的問題。因此該公司亟需調整發展戰略,不可過于依賴養殖業。
(四)融資結構不甚合理
2018 年度年報披露的獐子島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了87.58%,且流動負債大于流動資產,這表明獐子島公司存在嚴重的運營風險。而且獐子島的融資活動過度依賴于短期借款。對比2016年至2018年短期、長期借款占總資產比例可以發現,短期借款占總資產比例一直大于35%,且在2018年達到42.94%。巨額的短期借款所承擔的融資成本較高,這會造成較大的財務風險。
(五)存貨管理不善
獐子島十月底檢測時還未出現問題的扇貝,卻在短短不到十天內就出現了大面積異常死亡。董事長吳厚剛稱扇貝養殖主要受天氣的影響。而獐子島周圍海島養殖戶稱,蝦夷扇貝是冷水性貝類,近期天氣變冷適宜蝦夷扇貝生長,在十一月以來也沒觀察異常天氣。由此對比可以看出,天氣變冷不是導致扇貝突然大量死亡的原因。據央視財經報道稱,集團進苗資金緊張、信譽每況愈下,所以公司買不到好的扇貝苗。還有直接負責投苗的船員告訴央視記者,“有很多扇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經死了。”針對上述情況,結合獐子島實際情況推測扇貝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點:其一,獐子島信譽下降、資金不足,導致采購的扇貝幼苗質量較差;其二,公司內部控制失效,存貨管理問題嚴重,導致存貨數量弄虛作假,最終造成期末存貨大幅度計提減值。
三、對獐子島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優化股東結構
獐子島是由村鎮集體企業改制而來,管理層多為鎮級、村級干部,企業的大多數股權掌握在少數股東手里,導致“一股獨大”。這種相對集中的股權結構會限制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的有效發揮。適當減少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到股東之間相互制衡的新格局,從而加強董事會內部制衡與監督、提供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
(二)董事會與經理層相互分離
一人兼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很有可能導致集權獨裁的嚴重后果,董事會與經理層的職權相互分離可以達到各司其職、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避免雙方的利益沖突。
(三)適當調整盈利模式
由于農業發展不可避免會遭遇自然風險,再加上農業發展技術水平較為欠缺,農業類上市公司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風險。因此農業企業不能依賴單一的盈利模式,企業要學會跟進時代,與時俱進。獐子島公司可以利用國際物流,發展國際高端海洋食品;公司應該建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注重環境保護,發展生態養殖技術。
(四)優化融資結構
獐子島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流動負債大于流動資產,公司內部存在嚴重的運營風險,而且獐子島的融資活動過度依賴于短期借款,因此在接下來,獐子島應該減少短期負債,適當增加長期借款。鑒于農業投資項目回收期較長的原因,公司可以增加長期借款的比例,適當緩解短期負債帶來的償貸壓力。
(五)改善存貨管理方式
獐子島扇貝大量死亡和不合理的存貨管理方式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公司要完善存貨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對于員工職責進行明確分工、職責分離,確保事無巨細責任到人。同時要做好內部監督工作,保證不相容職務做到相互分離。同時公司要積極進行科學養殖,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提高持續發展能力,不能盲目追求短暫利益。另外,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監測預警系統和存貨盤查系統,時刻關注生物存貨的發展動態,不能將存貨盤查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陳艷利,方鴻斌.關于“獐子島”內部控制整改措施的剖析與完善[J].財務與會計,2015,(24).
[2]唐大鵬,王雅琪,池清旭.新時代內部控制框架下的農業上市公司內控改革——基于獐子島公司的案例分析[J].財政監督,2018,(18).
[3]章琳.水產養殖業消耗性生物資產內部控制研究--以“獐子島”為例[J].財會月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