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延敏 周強


【摘 要】目的:探究對亞急性顱腦損傷患者進行錐顱血腫抽吸引流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亞急性顱腦損傷患者8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錐顱血腫抽吸術)和常規組(開顱血腫清除術),每組43例。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常規組的81.4%,(x2=6.9772,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65%明顯低于常規組的32.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7.1428,p<0.0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兩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顱腦損傷疾病在沒有出現腦疝,且顱內血腫占位明顯的情況下采用錐顱血腫抽吸引流術進行治療效果顯著,手術耗時短,簡單易操作,費用低,并發癥發生率低,具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
【關鍵詞】錐顱血腫抽吸引流;開顱血腫清除術;亞急性顱腦損傷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83-01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將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亞急性顱腦損傷患者86例按隨機方式分為觀察組(錐顱血腫抽吸術)和常規組(開顱血腫清除術),每組43例。常規組患者中內男25例,女18例,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8.5±7.2)歲,打擊傷15例,交通事故18例,高空墜落1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為23~58歲,平均年齡(39.6±7.8)歲。打擊傷16例,交通事故18例,高空墜落9例。所有患者經顱腦CT檢查確診為亞急性顱腦損傷患者且均無其他疾病合并。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均無較大的差異,且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術前對患者開展常規性治療[2]。對常規組患者實施開顱血腫清除術,采取全麻方式,結合CT檢查結果確定血腫的具體部位。從耳廓上方到頂骨正中線位置于顴弓上耳屏前1cm處,游離骨瓣,旁開2~3cm與夭狀線呈現平行,旁開形狀為弧形2至3cm長的5個鉆孔,大小為12×15厘米的骨窗,將部分額葉和顳葉充分暴露出來,切開硬腦膜,將前頂葉、顳葉、額葉、顱窩、中顱窩、充分暴露出來,清除血腫并將引流管予以置入。對觀察組患者實施錐顱血腫抽吸持續引流術進行治療,使用一次性顱腦外引流系統(F10或F12型),根據CT檢查結果確定血腫的具體位置,使用立體定位器進行定位。通過顱錐將引流管準確置入血腫腔內,將陳舊血凝塊或血性液抽出,使用0.95%-10ml的氯化鈉進行沖洗,沖洗結束后吸出殘余組織或液體,固定引流管,將外引流系統接入。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頭部進行CT檢查,查看清除情況。
1.3指標判定
患者可正常生活,存在輕度神經障礙為顯效;患者勉強自理生活,但存在較重神經障礙為有效;患者生活無法自理,生存狀態為植物人為無效。治療后對患者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隨訪,使用顱腦損傷患者生活質量量表中文版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判定,分值越低說明生活質量越良好。
1.4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數據歸納整理錄入SPSS23.0軟件進行運算分析,組間數據用[n(%)]表示,用卡方進行檢驗,組間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說明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手術療效及并發癥情況
常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1.4%,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65%明顯低常規組的32.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常規組,說明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較好,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通常在臨床上對急性顱內血腫采取急性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對亞急性血腫的治療要結合患者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方式來達到減少手術損傷,促進患者的恢復的目的[4]。本次研究中規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1.4%,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x2=6.9772,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65%明顯低常規組的32.56%,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常規組,說明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較好,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顱腦損傷疾病在沒有出現腦疝,且顱內血腫占位明顯的情況下采用錐顱血腫抽吸引流術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簡單易操作,費用低,并發癥發生率低,具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呂明哲,張穎.錐顱血腫抽吸引流在亞急性顱腦損傷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9):25-26.
郝學軍,劉培霞.錐顱血腫穿刺抽吸引流15例臨床應用體會[J].甘肅科技,2015(19):139-140.
呂明哲,張穎.錐顱血腫抽吸引流在亞急性顱腦損傷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v.16(29):31-32+34.
魏超.錐顱鉆孔血腫抽吸外引流術和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腦出血的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2018(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