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杰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體育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地的體育場館數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很多體育管還存在有對運營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的問題,經常性出現入不敷出的問題,對于體育館的長期運營跟發展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本文主要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效率跟對策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體育場館 ?經營管理效益 ?對策
一、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很多體育場館都進行了運營管理體制改革,其管理模式也開始從傳統的城府主導型朝著事業型以及企業型的方向進行發展,也就形成了多種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但是很多體育場館因為以往管理理念的影響,在自身經營管理工作中還存在有比較多的問題,比如很多體育場館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還是由政府部門作為主導,在經營、運營以及人員調動過程中的最高決定權均是在政府手中,一些管理人員空有頭銜但是無法做出任何的實效成績。此外我國很多大型體育場館還存在有基本公共服務不夠規范的問題,在基礎設施、基礎管理以及基本服務上面均存在有一定的問題,難以很好的滿足居民們的體育鍛煉需求。其中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場地設施、交通設施以及安全設施等方面,對于體育館效能的發揮也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基礎管理的主要體現在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以及風險控制的不完善上面,使得體育館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風險無法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有效處理。基礎服務則表現為開放程度跟服務內容難以滿足社會的具體要求,對于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制約。
除此之外,運營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不足也是目前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因為體院場館具備有公益性的特征,多是由事業單位進行直接管理,也就需要在管理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期公益性跟公共性,但是很多運營管理人員多是注重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對于社會效益的發揮重視力度不足,直接影響到體育場館經濟效益的發揮。
二、優化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的幾點措施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體育事業作為公益性事業,同時具備有公益屬性跟公共屬性,外加上我國大部分的體育場館都屬于國有資產,因此還需要將以人為本作為重要的運營管理理念。很多體育場館在運營過程中因為我國體育發展歷史的影響,認為體育場館只是體育行業的產物,主要用來開設一些盈利性的活動,比如承接一些比賽賽事來賺取門票費用,導致了體育場館的公益性逐漸被利益所取代,場館建設資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少。近年來我國對于體育場館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少,也就需要體育場館能夠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下,加強對社會的開放力度,讓自身的公益性跟公共性屬性得打充分的發揮。為了滿足群眾們多樣化的體育需求,各體育場館還可以積極引進一些現代化的體育娛樂項目,為人們群眾提供更加健康跟舒適的體育娛樂場所。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下,還要突破傳統體育館管理模式的影響,進行長遠規劃的制定,讓體育場館的職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面向大眾、開放服務
我國體育總局在關于體育場館運營管理體系的通知上面,要求體育場館的開放能夠達到社會需求,具體體現在開放面積、開放天數以及開放時間三個方面。因此在進行體育場館的運營管理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國家體育局的相關要求,來對開放時間、開放面積以及開放天數進行管理,滿足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說體育場館的建設是為了提高我國的體育水平以及全民身體素質,在建設過程中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也就要求體育館的管理人員能夠將面向大眾、開放服務作為重要的經營管理理念,讓體育場館的基本功能得到發揮,對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三)進行體育場館綜合功能的挖掘
體育場館自身還具備有功能多元化的特征,只有進行體育館綜合功能的深入挖掘,才能夠讓其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體育場館最基本功能是體育賽事的承辦,我國體育總局規定了不同規格的體育場館每年均需要承辦一定數量的體育賽事,來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除了體育賽事的舉辦之外,各體育場館還可以承辦一些重大的群體互動。比如大型高校招聘會、電競賽事以及大型的商業演出等等。除了賽事以及活動的承接之外,體育場館還有著其他的功能,也就要求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加強對該方面的重視力度,對體育場館的綜合功能進行深入的挖掘,來為體育場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跟社會效益,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該體育場館的社會知名度,對于該場館的后續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四)進行經營管理機體制的創新
我國很多體育場館還存在有運營管理體制過于陳舊以及運營管理能力不強的問題,對于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及經營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比較大的阻礙。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還要求各體育場館能夠在結合自身特點基礎上,進行管理體制跟運行機制的不斷優化與完善,來讓體育場館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跟使用。首先需要體育場館的領導層能夠進行運營管理機制的革新,通過適當的激勵機制進行運營管理隊伍的建設,促進所有運營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還要進行體育場館資源利用模式的創新與挖掘,積極探索適合體育場館持續發展的運營管理模式,通過事業單位自主運營模式、合作經營模式以及企事業并行等多種運營管理模式,讓體育場館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獲得良好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效果。
(五)做好運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訓工作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體育場館的規模跟數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也就對運營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構建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運營管理人才隊伍,才能夠保障體育場館各項運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首先要求體育場館在進行運營管理人才招聘過程中提高招聘的難度,并積極吸納一些有著豐富工作經驗或者優良工作素質的人才,為后續運營管理工作提供足夠多的人才儲備。此外還要通過技能培訓的模式不斷提高運營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要求所有管理人員的職稱以及綜合水平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最弊標準。通過內部管理工作交流、經營管理知識講座以及外出交流等諸多模式,均能夠促進體育運營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體育場館作為我國體育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體育場館在運營管理工作中還存在有比較多的問題,也就難以獲得良好的公益性跟經濟性效果,無法為公民們提供優質的體育服務,也就需要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加強對該方面工作的重視力度。本文主要就我國體育場館的運營管理現狀進行了闡述,然后提出了幾點優化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工作水平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體育場館管理人員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房雯.我國大型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體制的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前沿,2019.
[2]包勇.當前我國體育場館運營現狀及管理研究[J].長江叢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