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秀梅
摘 要:在企業合并環節,合并商譽是影響企業合并的重要因素。在國際范圍內,如何處理應用合并商譽,各國會計界所采取的理論不盡相同,其在實際實施環節也存在著很大的區別,本文簡要論述國際范圍內各國會計界合并商譽處理手段的異同。
關鍵詞:合并商譽 ?會計處理 ?國際比較
合并商譽也被稱為購買商譽,是指企業在合并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獲利能力超過當前預估價值的資本化價值。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動,如何處理合并商譽問題,將關系到企業的未來發展。
一、歷史成本積淀法
各國的經濟結構不同,市場經營模式存在差異,其對于合并商譽的定性也不盡相同。隨著合并商譽的處理要求越發嚴格,部分國家開始使用“歷史成本積淀法”進行合并商譽會計處理工作。這種會計處理手段也被稱為永久保留法,與傳統的會計處理方式相比,其具有更強的主觀意識,在經濟活動中,將合并商譽視為“無形資產”,并認為其能夠伴隨企業整體始終存活,且價值不會攤銷轉移。合并商譽是由被并購企業所創造的資產價值,在企業兼并重組后,合作商譽能夠使企業獲得超額的經濟利益,而歷史成本積淀法認為,合并商譽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耗,其具有極強的“保值性”,合并商譽在企業合并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不減反增”的經濟態勢。歷史成本積淀法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企業固有資產的市場價值,并為被并購企業提供了更為豐厚的參與后續經濟活動的市場成本。但其也存在較為明顯的漏洞——合并商譽一般具有較為明顯的主觀性,很難根據當前的市場估值來確定其合理性,“分攤”并不能對企業的合并商譽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會計處理人員更愿意采取不攤銷的處理方式。歷史成本積淀法將合并商譽視為固定資產,其處于無形狀態,不會出現持續貶值,更不會使企業在并購活動中承受損失,基于其基本特點,歷史成本積淀法只適用于穩定發展的合并企業,在應用歷史成本積淀法的過程中仍需謹慎處理,及時對合并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調整商業價值,降低減值損失。
二、分期攤銷法
分期攤銷法是一種應用于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合并商譽會計處理方式。在合并商譽的處理環節,其將合并商譽視為一項單獨資產,在已設定的受益期或法律規定的年限內進行攤銷,在均衡沖減受益的同時,使合并商譽資產與其他資產具有相同時的時效性,并承認其“價值不斷減損”的客觀市場規律。在企業合并環節,如果收購企業想要在未來的發展環節獲得超出于當前成本的受益,按照收入與費用配比的原則,其應對合并商譽進行攤銷。對于發展勁頭正盛的并購企業來說,分期攤銷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商譽與未來商譽相配比的商業目的,并能夠引導各個會計期間的經濟收益形成經濟流,降低商譽攤銷的商業風險,目前,為了滿足當前的市場形勢,實現最大化收益,大部分國家對合并商譽進行會計處理時都會采取分期攤銷法,其已經成為一種應用廣泛、收益較高的會計處理手段。
三、一次沖消法
如果企業不贊成將商譽作為資產看待,其一般需要采取一次沖消法對合作商譽進行處理——在企業取得合作商譽并確定其完全入賬后,立即沖消其全部減值,減少所有者權益。與其他會計處理手段相對比,一次沖消法認可合并商譽在企業收購環節所存在的價值,但其并不認同“將合并商譽視為獨立資產”的觀念,與分期攤銷法相對比,一次沖消法將合并商譽視為企業在參與市場活動中所產生的財政損失,允許其在參與特定資本交易時產生價值差額。當企業的收購價格高于被收購企業賬面資產價值凈額時,一般采取一次沖消法進行會計處理,目前,持有該種會計處理手段的國家較少,如英國、尼日利亞等國家。
四、我國采取的合作商譽會計處理
1955年,我國仍將合作商譽劃分到“合并差價”的范圍內,其出發點在于簡化經濟結構,降低會計處理壓力,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合并差價所包含的內容愈發復雜,我國會計開始著手工作,將合并商譽沉淀在合并企業的賬面上。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合并商譽處理環節,我國采取“單獨確認,定期測試”的會計處理手段。在會計期末判斷資產是否存在發生減值的可能,并將其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對其已經表現出的經濟活動形式進行記錄,并按照年期進行減值測試。修正后的會計準則對合并商譽的會計處理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取消“合并差價”,進行合并商譽的減值測試,保障會計處理方式的先進性。
五、結束語
根據經濟結構的不同,國際上的合并商譽的會計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只有結合當前的國家會計市場準則進行綜合修正,才能確保合并商譽處理的高效性、規范性。